6.65亿元收购黄酒厂,能否疏解青岛啤酒“第二曲线”之困?|并购一线

2025年05月09日,20时22分18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6.65亿元收购黄酒厂,能否疏解青岛啤酒“第二曲线”之困?|并购一线

(图片系AI生成)

收购兼并对啤酒巨头们来说轻车熟路,但如今被选中的标的已不再是啤酒厂。

5月7日,啤酒巨头青岛啤酒(600600.SH)抛出一起并购计划,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简称“即墨黄酒”)100%股权,以拓展非啤酒业务跨产业布局。

笔者注意到,除了追求产业协同外,青岛啤酒跨赛道“买酒”还折射其“第二曲线”焦虑。在啤酒消费触顶之后,啤酒巨头正面临销量、收入双双下滑的困境。如此一来单讲高端化的故事就远远不够,多元化亟须推上牌桌。

但前有华润啤酒(00291.HK)施展“啤白”战略两年不见成效,如今黄酒又能否为青岛啤酒纾困?

斥资6.65亿元进军黄酒赛道

酒圈又将诞生“啤黄”融合案例。

根据青岛啤酒披露,公司与新华锦集团、鲁锦集团及即墨黄酒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从新华锦集团和鲁锦集团处受让其合计持有的即墨黄酒100%股权,相关对价为6.65亿元和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收购完成后,即墨黄酒将成为青岛啤酒全资子公司。

资料显示,即墨黄酒始建于1949年,1980年成立即墨县黄酒厂,生产销售“即墨”牌即墨老酒,代表性注册商标“即墨老酒”于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穿透股权,即墨黄酒注册资本为5500万元,由新华锦集团持有45.45%的股权,鲁锦集团持有54.55%的股权。

经营上,即墨黄酒拥有黄酒、气泡酒、白酒等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覆盖多个价格带。

比如在其线上旗舰店中,即墨老酒花开富贵三十年陈酿5L珍藏礼盒坛装券后价格为2969元,即墨白酒鼠年生肖酒清香型礼盒68度券后售价1484元,即墨老酒御雕二十年陈酿2L坛装手提礼盒全收售价467元,而即墨老酒嗨酷泡气泡黄酒冰饮6度微醺咖味黄酒290ml*6瓶券后价格为89.1元。

公告显示,2024年即墨黄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3047万元,同比增长38%。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即墨黄酒总资产为9.08亿元,净资产为2.03亿元。

对比来看,目前黄酒龙头古越龙山(600059.SH)规模在20亿元左右、会稽山(601579.SH)为16亿元,即墨黄酒体量远不及两家上市公司。但以净利润率衡量,2024年即墨黄酒达到了18.31%,比其他黄酒上市公司还要高,同期古越龙山净利润率约10.67%,会稽山为12.11%,金枫酒业则仅为0.79%。

在公告中,青岛啤酒以“推动多元化发展”为本次交易定调,其表示,即墨黄酒与青岛啤酒同属发酵酒类行业,随着即墨黄酒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拓宽市场渠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在品牌及产品宣传推广、销售网络与渠道等方面与公司现有优势市场和资源进行协同,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

另一方面,从市场销售淡旺季上,“即墨老酒”与啤酒产品可以形成市场销售的互补效应,构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跨品类产品组合,在巩固公司传统产品市场地位的同时开辟新的增长点,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能否解决四季度亏损难题有待观察

很明显,青岛啤酒瞄准黄酒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二者淡旺季互补。

同样作为消费品,啤酒旺季集中在夏季,而黄酒集中在春、冬季节,这对青岛啤酒而言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作为啤酒巨头之一,青岛啤酒营收、净利总体上一直保持了稳定增长,但第四季度常年报亏成为公司面临的难题。梳理来看,因为啤酒的季节性消费较强,青岛啤酒每年一二三季节盈利能力较好,但连续12年在四季度亏损。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4年,青岛啤酒四季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21年—2023年公司四季度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4.55亿元、5.56亿元、6.40亿元。

对于这一现状,青岛啤酒在最新的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啤酒行业消费的淡旺季非常明显,淡季的产能利用率会下降较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公司在2024年4季度的消费淡季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控制成本和费用。

的确,2024年啤酒行业在成本端迎来利好,受益于大麦麦芽等原料成本和铝罐、玻璃瓶等包装成本降低,带动成本下行,去年包括青岛啤酒在内的几家啤酒企业吨成本普遍下降。

但这显然难抵淡季销量下滑的冲击。数据显示,青岛啤酒第四季度营收31.79亿元,同比增长约7.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6.45亿元,公司四季度亏损额持续扩大。

反观黄酒,四季度却是消费旺季。从黄酒上市公司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古越龙山四季度分别实现营收4.99亿元、6.24亿元、6.45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为0.71亿元、2.63亿元、0.71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5%、66%、34%。另一黄酒上市公司会稽山近年四季度走势与此基本一致。

但即便如此,青岛啤酒能否借黄酒实现淡旺季互补仍有待观察。因为黄酒本身受品类和地域局限较强,且目前整个黄酒市场逐渐萎缩。这一趋势下,即使是古越龙山、会稽山等头部都面临业绩压力。2024年古越龙山净利润近乎腰斩,会稽山净利润则常年徘徊在2亿元以内,难以突破。

在行业整体不乐观的情况下,青岛啤酒寄希望于黄酒,胜算面有多大还要看企业后续如何跨赛道运作。

“第二曲线”之困

归根结底,不管黄酒是不是一门好生意,青岛啤酒也有必须尝试的理由。

回顾公司过往的并购之路,在跑马圈地、争夺市场份额时期,青岛啤酒也曾加入到兼并收购的浪潮中。截至2024年,公司在国内拥有57家全资和控股的啤酒生产企业,2家联营及合营啤酒生产企业,分布于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青岛啤酒确立了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全国性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产品行销全球超120个国家和地区,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啤酒巨头之一。

过去大规模的收购让青岛啤酒跻身全国性啤酒公司之列,但其主营业务也只有啤酒一条线,这无疑削弱了公司的抗压能力。尤其随着国内啤酒市场规模见顶、竞争加剧,没有“第二曲线”傍身的啤酒企业均面临业绩增长压力。尽管都早早开启了高端化,但显然不够。

所以到2024年,啤酒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叠加极端天气和消费疲软的影响,啤酒头部可谓集体遭遇“水逆”,出现销量、收入下滑现象。

青岛啤酒也未能幸免,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年报显示,2024年青岛啤酒主力产品青岛品牌和其他品牌的产量、销量、营收均同比下滑。

具体而言,去年青岛品牌产品销量同比下滑4.84%,销售收入同比下滑5.07%;以崂山啤酒为代表的其他品牌产品去年销量同比下滑7.2%,销售收入同比下滑6.38%。
6.65亿元收购黄酒厂,能否疏解青岛啤酒“第二曲线”之困?|并购一线

(来源:青岛啤酒2024年报)

按区域来看情况也并不乐观。2024年,青岛啤酒在山东、华北、华南、华东、东南、港澳及其他海外地区的营收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东南地区、港澳及其他海外地区的下滑幅度超过24%。

在业绩倒退情况下,高端化、多元化是当前啤酒行业的共识。实际上,青岛啤酒早已行动。笔者注意到,今年3月,青岛市国资委发布消息称,青岛饮料集团与青岛啤酒控股股东青岛啤酒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青岛饮料集团整体划转给青岛啤酒集团。

对此,青岛啤酒亦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直言,“未来在集团层面会进行深度整合”。彼时,这已被外界视为青岛啤酒获得“第二曲线”的信号。

青岛饮料集团是青岛市属大型国有企业,旗下不仅拥有崂山矿泉水、青岛葡萄酒两个百年“中华老字号”品牌,产品囊括了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等多个品类。这意味着,若接下来青岛啤酒与其进行深度整合,结合公司此前已经布局烈酒产能,青岛啤酒非啤酒业务可能还将拓展到烈酒板块,届时公司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

业内认为,若能借此实现1+1>2的品牌协同效应,青岛啤酒市场覆盖率和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业内已有“啤+白”的案例,青岛啤酒与其他酒种,比如与黄酒能否碰出火花还是未知数。同样作为啤酒巨头,华润啤酒的“多元化”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公司斥资超百亿元切入白酒赛道,实施“啤白”融合战略。

但并表白酒两年,华润啤酒白酒业务仍不理想,2024年仅录得4%的营业额增长。同期华润啤酒还交出了近十年以来第一份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降的成绩单。啤酒巨头能否做好白酒或黄酒,目前尚无法判定。可以肯定的是,前方并非一片坦途。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欢)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