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2025年07月11日,19时30分09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摘要:

“如果最后有不错的结果,证明作为中国出生的创始人,也能在新的环境下做好全球化的产品,那就太好了”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董雨晴

7月11日,AI Agent产品Manus官方账号清空了发布在微博、小红书的内容。

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两天前,Manus刚刚陷入裁员争议。消息称,Manus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进行了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了新加坡。当日晚间,凤凰网科技从Manus内部了解到调整属实,“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这个从北京、武汉两地出发的企业,虽是纯正的中国公司,却从一开始做的就是全球化的生意。但不巧的是,它属于AI这个在当前全球博弈格局里最敏感的赛道。

今年5月,随着Manus获硅谷风投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5亿美元)消息传出,隐忧也浮出水面。因美国《对外投资安全计划》限制,该交易不得不接受财政部审查。这项政策禁止美国资本投资可能增强中国AI技术的项目。

媒体报道,Benchmark要求Manus必须迁出中国。另外,Manus的新加坡实体早在2023年8月就已注册。6月,Manus AI合伙人张涛即在一场分享中表示,公司已把总部从中国迁至新加坡。

清空社交媒体似乎预示着Manus已经进一步做出决策,留给人们的疑问是,作为一个本土孵化的中国企业,它必须走向海外吗?

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非去新加坡不可吗?

今年3月,Manus在发布当天引爆社交网络,产品最初采用注册制,因为一码难求,相关邀请码还曾在二手平台炒出天价。

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正因此,Manus在诞生之初就充满争议。核心围绕两点:其在模型能力上主要采用Claude 和 Qwen(进行额外后训练),意味着自身在AI底层技术研究上并无突破。其次,有人认为邀请制是饥饿营销,其关注度名不副实。

凤凰网科技在爆红之前和Manus就已有接触,这是一个由三个年轻人构成核心管理层级的创业团队。创始人之一肖弘,人称red,为连续创业者,更早之前扎根移动互联网,在Manus之前的最后一段经历是基于海外大模型做的浏览器插件Monica。多位与肖弘有过接触的行业人士都曾对凤凰网科技表达过对red的肯定态度。

凤凰网科技曾向肖弘发出过采访邀请,但彼时其对我们表示,“我们还比较早期”,希望在更合适的时机和大家见面。多位与肖弘有过接触的人士告诉我们,他长期呆在武汉。

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图|季逸超,Manu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在肖弘的连续创业经历背后,一直站着几个投资方,其一是真格基金,其二是腾讯。“一直拿的是美元”。Manus从一开始发布面向的也是海外用户,连介绍视频都是英文的。

据aiwatch.ai报告显示,Manus目前的流量来源top5分别是巴西(12.52%)美国(10.81%)中国(9.56%)印度(7.29%)和埃及(4.55%)。

过去几个月,也几乎是肖弘、张涛、季逸超(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等人最高频出现在海外的时期。凤凰网科技了解到,Manus团队先后在美国、法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巡展,甚至在海外的高速路、地铁、公交站投入了大量线下广告。不久前,肖弘还在社交媒体晒出了一张照片,照片是他和张涛一起和微软CEO Satya Nadella(萨提亚·纳德拉)的合影。

几乎是同一时期,Manus 也宣布了和微软 Azure AI Foundry 达成合作。

可以确认的是,自爆火以来,从合作方到投资机构,Manus在海外吸纳了最顶级的资源。在国内,Manus唯一官宣过的合作方是阿里旗下的通义千问,凤凰网科技了解到,这次合作由阿里集团CEO吴泳铭亲自推动,此后双方就共同开发Manus中文版。之前中国用户点开Manus链接,会看到“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字样,但现在,打开Manus官网,显示则是,“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似乎宣告着这段合作的中止。

突发,聊聊Manus“删博跑路”

产品怎么样了?

自3月爆火之后,Manus曾因注册制备受质疑。许多人并未真正使用过该产品。

直到5月中旬,Manus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从5月12日起,Manus向所有人开放,无需等待名单;所有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消耗300积分,所有用户一次性获得1000积分奖励。

两天后,Manus就爆出了融资传闻,称其拟以15亿美元估值开启新一轮融资。当manus方面就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此消息严重失实,目前公司正专注产品研发和用户体验”。

在这之后,Manus的功能更新就极其频繁。仅6月期间,就先后推出了视频生成功能,强化图片搜索功能,宣布集成veo3、OneDrive,推出playbook功能,推出免费无限制的聊天模式。

6月中旬,Manus官方还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在新加坡招聘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软件开发经理等岗位,月薪8000美元起步。此前,其在加州、东京也设有办公室。

但与此同时,Manus从诞生到壮大背后,还与两地密不可分,北京和武汉。分别对应的是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红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目前这两家公司还处于存续状态。

毫无疑问,无论是创始团队的早期经验,还是后来所走的路径,都清晰的表明了Manus从诞生之初就定位于全球市场。但其创始团队又是全华本土背景,肖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很长一段时间创业都是在国内互联网环境下。季逸超在大学休学创业,后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读完了研究生,其创办的Peak Labs后推出了猛犸浏览器,也凭此拿到了真格和红杉中国的投资。张涛则是前神策数据副总裁,在2023年时曾加入王慧文创办的AI公司光年之外。

当前,留给这支全华队伍的,是一个全球化难题,“想要在全球化的竞争里做好产品,有很多不是来自业务本身和用户价值本身的烦恼”,肖弘说,“但这一切是值得的,一方面因为旅程本身就有很多开心的、让自己和团队成长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如果最后有不错的结果,证明作为中国出生的创始人,也能在新的环境下做好全球化的产品,那就太好了!”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