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股份“回扣门”发酵:内部审批单直指甲方前采购人员,600万元订单纠纷成导火索

2025年07月11日,12时16分4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7 views 次
百合股份“回扣门”发酵:内部审批单直指甲方前采购人员,600万元订单纠纷成导火索

近日,有“营养保健食品代工第一股”之称的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02.下称“百合股份”)被曝出在业务合作中涉嫌商业回扣。作为一家营收高度依赖代工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次风波直指其赖以生存的合同生产模式。

7月8日以来,新黄河记者通过多方求证,从知情人士处获取了更多细节。作为核心证据的百合股份内部《合同评审表》内容显示,该笔“费用”被明确指向支付给甲方公司的时任采购经理,并详细记录了公司高管的审批流程。

“案中案”:上市公司自行提交“回扣”证据?

该事件的戏剧性在于,这份关键证据来源于百合股份自身。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东海莱云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莱云视”)在与百合股份的一起合同纠纷诉讼中,意外发现了百合股份作为证据提交的这份内部《合同评审表》。该表格显示,在一项主要用于“直播带货渠道”的燕麦麸代餐产品合作中,百合股份方面提议给予甲方采购人员每盒0.6元的费用。

百合股份“回扣门”发酵:内部审批单直指甲方前采购人员,600万元订单纠纷成导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该评审表中的“年任务”一栏明确写着“600万元”。按此采购量估算,前述“费用”总额将高达数十万元。

海莱云视的律师于今年6月初发现了这一线索,并于6月17日前往荣成市人民法院,通过阅卷程序对这份文件进行了带水印的拍照取证。这起“案中案”的发现,让原本的民事合同纠纷,蒙上了刑事犯罪的阴影。

副总、审计均“同意”,评审表细节公之于众

这份《合同评审表》暴露了合规审批流程的漏洞。

文件“负责人”一栏清晰写着甲方“采购负责人刘某某”。而在“销售激励政策(公司或个人)”一栏中,文件直白地写道:“可供货价格是0.65元,给采购经理刘某某每盒0.6元的返利”,并明确表示,期望通过此举能“会逐渐把有销售量的产品转移到我们公司生产”。

百合股份“回扣门”发酵:内部审批单直指甲方前采购人员,600万元订单纠纷成导火索

其审批流程显示,该份评审表经过了百合股份内部多层级的审批,包括公司副总经理王某、审计负责人张某、公司股东岳某在内的多位高管均签署了“同意”,最后一步状态显示为“已打印并盖章”。

广东兆睿佳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江多分析,如果审批表中的内容被查证属实,无论“返利”最终是否支付,百合股份相关人员的行为都可能涉嫌商业贿赂罪,或将面临刑事追责。此次事件的发酵,无疑给正在积极布局新赛道的百合股份,带来了严峻的治理与声誉挑战。

导火索:一笔报废原料引发的“罗生门”

“回扣门”的曝光,源于一场持续已久的合同纠纷。

7月10日上午,知情人士向记者还原了纠纷的始末。海莱云视与百合股份双方于2020年12月签订代工合同,2021年1月和3月,百合股份按订单进行了生产。但自2021年3月底起,海莱云视便不再下达新的生产指令。

矛盾在沉寂了两年多后爆发。2024年,百合股份突然找到海莱云视,称当初为这份合同准备的一批原料已经过期报废,要求海莱云视承担损失。由此,双方对簿公堂。

海莱云视方面称,官司打得“非常曲折”。“我们委托生产,支付定金,这是明确的模式。但对方如何证明那些原料是专门为我们备的?他们代工几千种产品。”该知情人士表示,在一审过程中,因百合股份无法提供有力证据,法院曾建议协商,海莱云视同意承担约20%的损失,但对方要价更高。

目前,该合同纠纷案已进入二审上诉阶段,并已立案,预计最快两个月后开庭。在这场围绕报废原料的“罗生门”中,百合股份为证明双方合作的情况,自行提交了包括《合同评审表》在内的内部文件,最终让上述“回扣门”细节大白于天下。

截至发稿前,新黄河记者多次尝试联系百合股份董事会办公室,但其公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发送的采访邮件亦未获回复。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