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哨】三家連鎖餐企上市飄紅,老鄉雞赴港勝算如何?原創

2025年07月08日,15时03分45秒 港股动态 阅读 30 views 次

IPO前哨】三家連鎖餐企上市飄紅,老鄉雞赴港勝算如何?

原創

日期:2025年7月8日 下午2:36作者:毛婷 編輯:Lily

2023年以來,有三家連鎖餐廳完成了上市,包括:

2023年3月上市的達勢股份(01405.HK,為「股神」巴菲特愛股達美樂披薩(DPZ.US)在大中華區的運營商,現價99.70港元已較其IPO發售價46.00港元高出116.74%。

2024年12月上市的徽菜連鎖餐廳小菜園(00999.HK,現價10.68港元已較其IPO發售價8.50港元高出25.65%。

今年5月16日上市的綠茶集團(06831.HK,現價9.46港元較其IPO發售價7.19港元高出31.57%。

上市表現均不錯。

【IPO前哨】三家連鎖餐企上市飄紅,老鄉雞赴港勝算如何?原創

最近,大本營在安徽的老鄉雞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計劃赴港上市,會不會像其他上市連鎖餐廳那樣取得好成績呢?

老鄉雞背景

大本營在安徽的老鄉雞創立於2003年,當時家禽養殖戶束從軒在合肥開設第一家「肥西老母雞」快餐店,隨後擴大門店網絡,打造以雞湯及雞類菜品為核心的家常菜單。最開始,該連鎖品牌以直營店為主,專注於供應鏈管理和門店運營,但是從2020年開始探索加盟模式,並形成「直營+加盟」的門店擴張模式。

到2025年4月30日,該集團在中國58個城市擁有1,564家門店,包括911家直營店和653家加盟店,覆蓋9個省。

從其近幾年的拓展來看,我們留意到其加盟店的擴張速度已超越自營店。

其自營店數目從2022年末的1,007家減少至2025年4月末的911家,而加盟店數目由2022年末的118家,增加至2025年4月末的653家。

其中在2024年和2025年前四個月,直營店新店數目分别為138家和33家,但卻分别有146家和23家自營店轉為加盟,另外還分别有51家和13家直營店關店,也就是說直營店呈現的是負增長;而加盟店則在持續擴張,尤其在2024年之後,加盟店的2024年和2025年前四個月新店數目分别達到210家和75家,關店數分别為17家和10家,外加自營店轉加盟店的,2024年和2025年前四個月的加盟店淨增數量分别達到339家和88家。

【IPO前哨】三家連鎖餐企上市飄紅,老鄉雞赴港勝算如何?原創

老鄉雞的優勢在哪里?

該連鎖餐飲企業的優勢或在於其供應鏈。

以養殖業起家的老鄉雞表示,其已建立了一條一體化供應鏈,涵蓋了養殖、採購、加工、倉儲和物流。當前,其供應鏈網絡包括安徽三個養雞場,位於合肥和上海的兩個中央廚房,以及八個能為其餐廳運營提供支持的配送中心。

就2024年業績而言,與上述三家新上市的連鎖餐廳相比,老鄉雞的增長和盈利表現不算太差。

2024年,老鄉雞的全年營收總額為62.8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經調整淨利潤為4.39億元,意味著淨利潤率為6.99%,低於綠茶的經調整淨利潤率9.40%、小菜園的11.25%,但高於達勢股份的經調整淨利潤率3.04%。

業務方面,老鄉雞2024年直營店的翻座率為4.8,加盟店為3.6。同樣是徽菜菜繫的連鎖餐廳集團小菜園(00999.HK),2024年整體翻台率為3.0次/日,綠茶整體翻台率也是一樣。

2024年,老鄉雞的同店銷售整體增長率為2.6%,稍微高於達勢股份的2024年同店銷售額增幅為2.5%。相比之下,同樣從華東起家的綠茶2024年同店銷售額增長率為-10.3%,小菜園的同店日均銷售額同比增幅為-12.23%。

【IPO前哨】三家連鎖餐企上市飄紅,老鄉雞赴港勝算如何?原創

不過,老鄉雞的問題也不少。

老鄉雞的潛在風險點

美團(03690.HK)、阿里繫的淘寶閃購和京東(09618.HK)掀起的外賣大戰,不僅影響到外賣業務,也影響到堂食,或對線下餐廳業務構成競爭。與此同時,雖然這是平台補貼内卷,但也會引發餐廳品牌為把握流量低價吸客和增加優惠的競爭,老鄉雞等連鎖餐廳也將受到波及,影響到收入與盈利能力。

老鄉雞的市場較為單一,主要業務集中在内地,且以華東地區為主。2025年4月末,其於華東地區的門店總數佔了餐廳總數的86%,其中在安徽省的門店數有750家,佔了總數的48%,過度依賴這一地區市場,若出現市場變化影響,其業績可能受到衝擊。

更嚴重的是,老鄉雞的財務狀況並不理想。2025年4月30日,其流動比率只有0.74倍,也就是說,當前的流動資產並不足以支撐其流動負債。其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約5.72億元,長期銀行存款僅63萬元,但應付款卻高達6.55億元,一年内應償付的計息銀行貸款達1.06億元。財務狀況有點緊張。

該公司計劃通過這次赴港上市募資,用於加強一體化供應鏈佈局、擴大門店網絡、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和升級智能設備與數字化繫統、加強品牌推廣和營銷活動,以及用於營運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

只是,由於近期港股IPO活動較多,該公司無論概念還是基本面似乎沒有特别出彩之處,未知港股投資者是否對該公司的前景買賬。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19小時前
【IPO前哨】醫養業務能否成為同仁堂第四家上市標桿?
22小時前
【IPO前哨】用友能否靠港股上市破解虧損困局?
7月4日
黃金賽道再添新軍,紫金礦業分拆國際金礦有何看點?
7月3日
【IPO前哨】石頭科技在港股市場能否改命?
7月2日
【IPO前哨】豪威集團憑啥成為「過江龍」?
4月23日
【IPO前哨】打印機廠商容大合眾轉戰港股,業績不佳分紅忙
4月7日
【IPO前哨】含著金湯匙出生,明基醫院業績穩增長
4月7日
再闖港股市場!「含科量」爆表的腦動極光仍需「補血」?
10月28日
【IPO前哨】百強縣走出的IPO,過度依賴供應商的交運燃氣,可期嗎?
10月9日
韓束、一葉子及紅色小象上半年收入倒退,上美集團再遞表,謀突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