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恒大拖累,安徽省两家国企启动风险处置
(转自:不良资产行业观研)

日前,安徽国贸集团公告:受恒大集团债务危机影响,公司下属子公司安徽省安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 安粮集团 ")下属三级公司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简称 " 合肥建工 " ) 巨额工程款无法收回,同时受整个地产行业深度下行调整影响,合肥建工大量非恒大项目工程款也长期逾期,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转,进而连带安粮集团发生债务风险。
安徽国贸制定了 “ 安粮集团金融债务庭外重组,合肥建工庭内破产重整”的债务风险处置方案。
其中,安粮集团已完成债务重组,涉及重组的24家银行及4家一致行动银行的金融机构债务总金额为111.1亿元,债务偿还期限统一调整为15年,平均年利率 1.5%,自2025年起逐年还本,利息按季支付。而合肥市中院已发布公告,裁定受理合肥建工破产重整申请,合肥建工 " 庭内重整 " 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管理人已接管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债权清册、清产核资、银行账户解封等工作。
这家拥有67年历史、获得多个荣誉奖项的老牌国有建筑企业将退出历史舞台。

负债162亿,67年历史建企破产
安粮集团由安徽国贸集团100%控股,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合肥建工则是安粮集团核心子公司,后者是拥有67年历史的老牌建筑企业。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资产总额127.3亿元,负债总额162.29亿元,净负债缺口3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27%。

合肥建工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合肥市建工局,历经改制、合并,2008年并入安徽安粮集团,2018年成为海螺集团旗下企业。作为安徽省建筑业龙头,其注册资本达10亿元,业务涵盖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领域,曾参与大量重点项目建设。

作为老牌建筑企业,合肥建工曾获得3项“鲁班奖”,并进入全国建筑业500强、中国承包商80强,2024年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先进工业企业”等荣誉。

曾为恒大大量垫款
合肥建工和恒大有着非常深的合作关系,高峰期甚70%以上的项目都依赖于恒大,2021年其2.7亿元的工程款无法收回,成为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合肥建工集团曾于2024年2月内部通知:“受恒大债务危机及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据统计,恒大2万亿负债中,除了3000多亿的金融欠款和1万亿的合同欠款,剩下的基本上来自于建筑公司。除了合肥建工之外,南通三建、南通六建民营等均受牵连。
供应商方面,4月2日拥有38年历史、470项专利、多年蝉联中国门窗百强榜第一名的嘉寓集团被申请破产清算,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该案。这是继三棵树、广田集团后,又一供应商被大型地产公司牵连坠入深渊。

多家特级建筑企业破产
除了合肥建工之外,南通三建、南通六建民营等均受到恒大牵连。
4月8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江苏华昊建设集团及关联企业招募投资人公告》,江苏华昊建设集团被破产清算。
华昊集团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等多个一级资质,此外“华昊”也是为“中国驰名商标”。
除此之外,还有多家知名建筑企业于2024年破产重整、清算。
2024年7月9日,江苏建工重整招募投资人公告:溧阳市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统称“江苏建工”)破产重整,并指定江苏建工清算组为管理人。为实现江苏建工重整价值,需要进投资人,管理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拟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

江苏省建工系公司是全国知名的建工企业,拥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等六个一级资质等资源,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近年来因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资金链断裂等原因陷入困境导致资不抵债。截至2023年12月15日,已有1281户债权人申报了债权,申报债权总额177.4亿元,这也是2023年常州地区受理的申报债务规模最大的破产重整案件。
2024年6月,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投资人预招募公告发布。重庆中科建设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建筑业百强企业,是重庆市首个获得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民营企业。
2024年1月,河南省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发布。该建设集团成立于1987年,1996年在河南省建筑行业首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46000万人民币。国基集团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两个特级资质,市政行业及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两个甲级资质,其他壹级资质三个,贰级资质资质三个,参级资质一个。
2024年1月,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批准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计划,中达建设集团创建于1980年,原为“象山二建”,于1999年后经整体改制、变更设立。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和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建筑企业困境的核心
多家特级建筑企业破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因素:
一、房地产行业连锁反应,多家特级企业与恒大等房企深度绑定,导致大规模工程款拖欠。
二、资金链断裂,包括低价中标、成本超支、建材价格暴涨(如钢材、混凝土)加剧亏损,合同约定的付款比例低、节点延迟,使项目长期处于负现金流状态。
三、高负债与资不抵债多家企业负债率远超警戒线,例如云南某路建集团负债率277%;山西某建设子公司资产负债率418%;南通六建涉司法案件超3000起,失信金额庞大。
四、部分企业盲目追求规模,如温州中城建设集团因摊子铺得过大导致成本失控。缺乏有效的现金流监控和成本控制,会计实践不规范加剧资金风险。
五、家族式管理,决策一言堂、缺乏制度约束,加剧经营风险。
传统“包工头”模式逐渐被淘汰,高耗能、高杠杆建筑模式难以为继。行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筑企业也要及时更新到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