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科技股在下半年担任行情的主角是大概率事件
A股市场2025年上半年的交易在本周落下帷幕。虽然这半年来走势颇为反复,但最后上证综指还是站上了3400点,并以上半年的次高点收盘。从月K线来看,也呈现出多头排列的态势。特别是6月份的月K线实体还比较长,从而引发了投资者不少联想。
去年秋季,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出了大量有助于活跃股市的政策,直接引发了“9· 24”井喷行情。进入2025年,虽然有美国对世界各国发动贸易战等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国内实体经济的复苏与人们的普遍预期也存在某些落差,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而在科技领域,更是出现了不少新的亮点。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不断推出各种增量政策,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的平稳运行。3月份,上证综指突破3400点,进而摸高到3439点。从当时的局面来看,大盘有望以此为基础,在整固一番后再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但此后的贸易战令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在此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韧性无疑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家级别的资金强势入市,稳住了市场,避免了暴跌行情的出现。
广大投资者也十分热切地盼望整个市场能够均衡有序地运行,特别是让那些作为经济新亮点在股市上映射的科技股,能够有更好的表现。特别是在贸易战有所缓解的背景下,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等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创出了新高,几只代表性的科技股更是一骑绝尘。这一方面提示出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兴的科技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诫人们,在当今世界上,科技股具备广阔的上行空间。
这样一来,投资者似乎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A股市场要有好的表现,没有科技股的参与是不可能的。而监管部门最近在IPO以及资产重组等方面对科技股给予了新的制度倾斜,也是发出了很明确的支持其发展的政策信号。
回眸上半年的A股市场,尽管说稳中有升,但真正形成行业性上涨的主要还是大金融板块,其中的银行板块功不可没,有的还创出了历史新高。在这里,大资金的积极入市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于高分红题材的青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难免形成了跷跷板现象,以致有的时候虽然行情看上去还不错,但盘面上多数股票却是下跌的。这样一来,也就导致指数很难有效向上突破。一段时间来,大盘反复徘徊于3400点下方的小箱体内波动,其一大原因也就在此。
不过,这种局面在6月下旬出现了某种改变。主要是大金融行业的股票虽然仍表现不俗,但前段时间的那种凌厉的上攻势头有所收敛。与之对应的则是,几经沉浮的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受控核聚变、固态电池、自动驾驶、创新药等科技股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而融合了科技与金融的稳定币概念,虽然市场对它的认识存在不小的分歧,但不管怎么说,因为题材方面的独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市场的一大热点。这里的林林总总,虽然谈不上具备强大而统一的主题,但是能够为科技概念的最大公约数所覆盖。在吸引各路资金参与的同时,也不断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在5月中旬,A股曾经凭借银行股的发力,一下子站上了3400点,但毕竟是群众基础不够扎实,很快就跌回去了。到了6月下旬,市场上的三条阳线把股指重新推到了3400点上方,并且不断地稳步向上,在7月初还触碰了3463点。显然,这里科技股集体分头上行的态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人说这是“一鲸落而万物生”,当然这并不符合实际,但市场热点的变化,以及投资者关注点的调整,也是切切实实可以见到的。
对于下半年的A股市场,投资者普遍抱有很高的预期,7月份最初几天的行情,也在某种程度上在印证这种可能性。而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分析,科技股在下半年担任行情的主角是大概率事件,这不仅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也是未来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的基础,也凝聚了众多投资者的期盼。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