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现状:有的楼盘15年也卖不完,房企不拿地怕没活干!

2025年07月01日,21时28分30秒 国内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转自:中时财经)

楼市现状:有的楼盘15年也卖不完,房企不拿地怕没活干!

CET FINANCE

昨日,房企上半年销售业绩出炉,从数来看,有忧有喜。

同日,经过106轮竞价,今年武汉新地王也宣告诞生。该地王位于江岸区,最终被绿城中国以27920元/平方米楼面价夺得,创造了武汉住宅成交楼面价历史录第二高。仅次于2020年11月,华润二七滨江地块创下的30558元/平方米最高录。

在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排行榜上,销售逆势增长的企业不多,由民企变身为央企为第一大股东绿城中国销售也出现萎缩不过排名还是跃居第二位。事实上,有不少房企销售下滑,有的甚至出现断崖式下降,面临的挑战不小。万科和招商蛇口消失在千亿房企之列。

专家示,楼市在止跌回稳之中,展望下半年,房企销售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楼市现状:有的楼盘15年也卖不完,房企不拿地怕没活干!

记者:周雪松

编辑:李   捷

制图:乔寒云

PART 1

房子很难卖,只能拿去顶账

楼市现状:有的楼盘15年也卖不完,房企不拿地怕没活干!

现在房企卖房到底有多难,普通人很难体会到。陈先生是一位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山西从业多年,他近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他开发的一个楼盘,卖了15年还没有卖完。

最初,记者问陈先生,最近楼市稳住了吗,陈先生聊起了他的开发商生涯,他对记者说,“我这个项目是15年前建的房子,盖了794套,卖了600多套,至今还剩100多套没卖出去。”

记者追问之下,陈先生道出了为何不便宜卖出去的原因“现在单价卖到3000元左右,已经接近成本了,但是旧的也卖不掉。” 陈先生告诉记者。

对于陈先生来说,靠平常的手段很难卖房,“有人在我这里拿货,拿房子去顶账,那个可以做。” 陈先生补充道。

根据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2025年16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5月扩大1个百分点。6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8.5%,较5月单月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16月销售总额超千亿房企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记者,上半年房企销售仍在明显调整,整体上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从销售节奏来看,一季度销售额降幅缩小,二季度销售额降幅再现扩大态势。

在销售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百亿房企4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另外,个别房企销售表现较为亮眼,比如越秀、建发、华发、象屿地产等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0%左右,中国金茂等增长20%左右,厦门国贸地产、中国中铁等增长超过了30%。这些数据表明,部分房企实现了销售的逆势增长。

PART 2

部分房企面临不小挑战

楼市现状:有的楼盘15年也卖不完,房企不拿地怕没活干!

从研究结果来看,今年上半年房企销售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有的企业逆势而上,或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华发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502.2亿元,比去年多50.2亿元也比去年同期多卖了23万平方米房子。在销售普遍下滑的情况下,绿城中国上半年仍实现了超过1200亿元的销售额,算是基本稳住了。忧的是,有的企业销售断崖式下滑,使得房企分化愈加明显。

根据上述研究数据,今年上半年,部分房企明显掉队了。譬如建业集团、兴耀房产集团、上海地产、仁恒置地、大家房产跌出了百亿房企阵营。此外,新城控股、万科、旭辉集团等虽未跌出百亿房企队列,但销售额下滑幅度惊人。

以万科为例,排名从前三跌到了第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68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67.2亿元,下滑了45.8%,实现销售面积525.5万平方米,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925万平方米。

新城控股销售下滑幅度之大,也堪比“坐过山车”。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排名从去年行业20强下滑到了40强之外,实现销售额104.1亿元,同比下降55.7%;销售面积为130.7万平方米,和去年同期的316.5万平方米相比,降幅高达58.7%。

旭辉集团今年上半年虽然保住了百亿房企的荣耀,但在百亿房企中垫底,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202.1亿元下滑到了今年的101.4亿元,出现销售业绩腰斩。其销售面积也从去年同期的163.1万平方米,下滑到了今年上半年的96.6万平方米,排名也随之下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还在高速扩张的大家房产,销售业绩也跌宕起伏。去年上半年,大家房产实现销售额118.9亿元,位列百强房企第37位,今年同期销售额仅为40.1亿元,行业排名降至第85位;去年同期销售面积为45.4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跌到19.1万平方米,降幅也超过50%。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销售业绩下滑的房企,未来面临的挑战不小。业内人士刘芳多年从事海外房地产销售工作,她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其实现在不仅是国内房地产销售困难,海外地产市场也不太好。

“现在全球消费力都在降低,国内客户海外投资转淡,国外环境现在也各种不太平,海外地产销售不太好做。”刘芳对记者直言道。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楼市积极信号。

专家预计,下半年政府或通过加大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力度等举措,推动购房需求释放;同时进一步完善与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改善企业资金状况。

从市场趋势看,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波动调整过程中,市场全面止跌回稳仍需政策进一步发力。

PART 3

稳健发展须严控风险

楼市现状:有的楼盘15年也卖不完,房企不拿地怕没活干!

今年以来,部分房企频频拿地,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明显升温。拿地企业方面,目前央企、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地方国资占比持续降低。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22城累计拿地金额中,央企、国企占比为58%,其中北京、上海、厦门央企、国企拿地金额占比均超成;地方国资占比14%,较2024年全年降低18个百分点,地方平台托底乏力;民企占比21%,较2024年全年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滨江补仓力度较大,带动民企整体拿地占比提升。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告诉记者,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是房企重要进驻或深耕城市。根据中指监测,15月共8家房企拿地金额超200亿元,其中5家房企拿地最多的城市均为北京,3家房企在杭州拿地居首位,中海在北京和杭州拿地金额占比达73%,建发、华润也超成,绿城中国在杭州拿地金额占比超50%。

有房企相关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央企、国企持续拿地而且比较积极,主要是市场有所企稳,也是为了保增长、保岗位,且不拿地又怕没活干。只要房子能卖出去,老百姓得实惠,企业能活下去,少赚点也可以,可以得民心,只要能够穿越周期,哪怕亏点钱,从长周期中赚钱也行。

最近,刘芳去上海杨浦看了一个新房项目开盘。“这个楼盘位置很好,但基本没什么客户来。”刘芳对记者说,现在卖房确实比较难,但即使生意难做,房企的钱还得花出去,必须拿地,还得维持经营,不然干等着就得出局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房企来说,不拿地怕无米下锅,拿地则比以往谨慎。不过,今年房企拿地也有一些亮点。截至6月25日,300城宅地成交面积虽然下降约7%,但出让金同比增长24.5%。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叠加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力度加大,带动300城出让金明显增长。

厦门国贸地产是发展比较稳健的一家房企,该企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国企做房地产在融资、品牌背书等方面有些优势,但要持续增长,风险控制很关键。除此之外,严控负债率也非常重要。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