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2025年07月01日,07时39分48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1日报道,6月30日晚间,上海GPU企业沐曦股份、北京GPU企业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双双获上交所受理。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两家均为2020年成立的明星AI芯片企业,沐曦的多位创始成员曾就职于AMD,而摩尔线程的多位创始成员曾在英伟达任职。

沐曦成立于2020年9月,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其创始人陈维良,控股股东为上海骄迈。混沌投资董事长、知名投资人葛卫东也在其股东之列,与混沌投资合计直接持股7.48%。

其多位创始成员及高管均曾任职于AMD上海和华为海思:

董事长、总经理陈维良,曾在2007年至2020年任AMD上海公司的高级总监;

董事、副总经理、CTO彭莉,曾在2007年至2020年任AMD上海公司的企业院士;

董事、副总经理、CTO杨建,曾在2007年至2019年任AMD上海公司的企业院士,2020年4月至9月任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架构师;

董事、资深研发总监王爽,曾在2009年至2013年任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2013年至2021年任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根据招股书,目前沐曦的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包括以海光信息、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为代表的通用型计算架构(GPU)芯片设计企业,和以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燧原科技等为代表的专用型计算架构(ASIC/DSA)芯片设计企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在商业应用方面,沐曦是国内少数真正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并正在研发和推动万卡集群的落地,目前已成功支持128B MoE大模型等完成全量预训练。

截至报告期末,其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已在多个国家AI公共算力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实现规模化应用。

本次IPO,沐曦拟募资39.04亿元,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AI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一、去年营收逾7亿,三年累亏超30亿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沐曦营收分别为42.64万元、0.53亿元、7.43亿元、3.2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2.33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6.48亿元、6.99亿元、9.01亿元、2.18亿元。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2022年~2025年1-3月沐曦股份营收、净利润、研发支出变化(智东西制图)

同期,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4.10%、62.88%、53.43%、55.26%,主要受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动的影响。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2022年度沐曦销售少量智算推理GPU板卡产品,综合毛利率即为当年实现销售的智算推理GPU板卡的毛利率;2023年度,其综合毛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当年毛利较高的IP授权类业务收入及占比较高;2024年度,该公司训推一体系列产品销量及收入大幅增长、智算推理系列产品以及IP授权业务收入占比均下降,综合毛利率主要受训推一体系列产品毛利率的影响。

2024年,沐曦的综合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截至2025年3月末,沐曦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分别为-10.48亿元、-9.88亿元,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其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存在,导致一定时期内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报告期各期,沐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65亿元、-10.17亿元、-21.48亿元、-5.31亿元,现金流持续为负。

沐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经营情况、市场地位及关键业务数据对比如下: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二、专攻三类GPU,今年前3个月训推一体收入超9成

过去三年,沐曦的费用主要花在研发上。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根据招股书,沐曦的GPU产品基于自研GPU IP与统一的GPU计算和渲染架构,在通用性、单卡性能、集群性能及稳定性、生态兼容与迁移效率等方面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综合性能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单卡性能方面,沐曦是国内首批具备先进制程GPU芯片设计能力和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企业之一,单卡性能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除交付内嵌GPU芯片的板卡/模组外,沐曦亦可向客户交付集成多个板卡后的服务器、一体机/工作站,以及由多个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组成的智算集群。

在集群性能方面,该公司自研的MetaXLink具备国内稀缺的高带宽卡间互连能力,可实现2-64卡多种互连拓扑,并在智算集群的线性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强的产品表现。

2025年前3个月,沐曦来自训推一体系列产品的收入占比高达97.87%。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其主要产品覆盖AI计算、通用计算、图形渲染三大领域,先后推出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N系列GPU、用于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曦云C系列GPU,以及正在研发用于图形渲染的曦彩G系列GPU。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沐曦在2023年推出首款训推一体GPU芯片曦云C500,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曦云C550;该系列基于国产供应链的产品曦云C600已完成流片。

通过与新华三等服务器整机厂通力合作,其GPU产品已在多个智算中心中获得规模化应用。这是驱动沐曦收入大幅增长的核心因素。

曦思N100系列是沐曦2022年推出的首款产品,是面向云端和边端多种传统AI应用场景的智算推理GPU,于2023年4月量产。曦思N系列的后续产品如曦思N260、曦思N300(在研)均主要面向生成式AI下的云端AI推理场景。

智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训推一体GPU芯片曦云C500系列分别和2024年2月正式量产。

曦彩G系列是面向图形处理和智算推理的通用GPU,采用沐曦自研的自定义图像增强指令集,相关产品已完成GPU IP设计和验证。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截至报告期末,沐曦拥有共652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74.94%;已取得境内授权专利共计255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245项。

其中核心技术人员数量为4名,均为集成电路或AI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三、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沐曦GPU板卡产品的产销率分别为21.67%、39.00%、39.82%、132.02%。2025年1-3月,其GPU板卡产品产销率为132.02%,销售情况良好,产销率较高。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沐曦深度构建“1+6+X”生态与商业布局,基础算力底座方面相继交付9大智算集群,算力网络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区域横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中国香港等地区,并逐渐向更多区域延伸。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该公司重点布局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应用场景。

报告期内,沐曦对前五大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00%、91.58%、71.09%、88.35%,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2022年度,沐曦产品尚处于业务拓展初期,主要产品尚未实现量产,仅实现对上海东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少量销售,因此当年对该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因此沐曦不存在严重依赖单一客户的情况。

从采购来看,沐曦2025年1-3月有超过50%的开销花费在HBM内存上。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报告期内,沐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情况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95.67%、95.01%、91.30%、93.87%,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相对稳定。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其中,公司D、公司E、公司C为芯片供应商,沐曦向其采购晶圆及委托加工服务;公司A为HBM内存等产品知名供应商,沐曦向其采购HBM内存。因此沐曦对上述供应商采购金额相对较高,不属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情况。

四、上海骄迈为控股股东,葛卫东直接持股3.98%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沐曦共有15家控股子公司、1家控股孙公司、3家参股公司。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其控股股东上海骄迈直接持股13.30%。鉴于上海骄迈、上海曦骥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陈维良,上海骄迈、上海曦骥以及陈维良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2.94%,持股比例远高于沐曦其他任何股东。

混沌投资董事长、知名投资人葛卫东直接持股3.98%,混沌投资由葛卫东实际控制并直接持有沐曦3.50%股权,二者合计持有沐曦7.48%的股份。

沐曦的股东阵容庞大,共有124名股东,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前十名自然人股东里,只有陈维良在沐曦有任职。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沐曦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及其近亲属直接或间接持股情况如下:

上海GPU独角兽IPO获受理:三年亏30亿,拟募资39亿

2024年,沐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最近一年从沐曦及其关联企业获得收入情况如下:

结语:本土AI芯片市场渗透率显著上升,但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生成式AI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AI芯片需求不断扩增。目前AI芯片产业呈现由英伟达和AMD组成的“一超一强”寡头垄断格局,其中英伟达独占超过80%的全球市场份额。

受中美科技博弈和国产替代政策推动,近年来我国本土品牌AI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已呈显著上升趋势,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相对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较明朗的竞争格局。

面对旺盛的高性能计算需求,沐曦计划重点聚焦云端和边端广阔的市场,研发下一代用于智算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的高性能GPU产品,打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