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哨】「機械茅」再戰港股,三一重工要講什麽新故事?
A股赴港上市近來景氣度高漲,被譽為A股「機械茅」的三一重工(600031.SH)也加入了衝刺「A+H」上市的大軍。
于5月22日,三一重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于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實際上,三一重工早在2011年就已衝刺港交所,當年通過港交所聆訊後選擇了終止上市進程。
熬過連續幾年的行業低迷後,這家工程機械巨頭終于迎來復蘇曙光——2025年業績強勢反彈,海外市場更是捷報頻傳,為三一重工注入新的增長動能。而此次奔赴港股市場,三一重工意在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打通全球資本「輸血」通道,為海外「攻城略地」提供彈藥。
對于港股上市募資額用途,三一重工計劃用于進一步發展全球銷售及服務網絡、擴大海外制造能力和優化生產效率以及增強研發能力等
全球挖掘機一哥
在A股及港股合計近30家工程機械股中,三一重工以超1600億元人民幣的市值遙遙領先于其他企業,其市場地位之高不言而喻。
成立于1994年的三一重工,專注于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及路面機械等全系列工程機械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覆蓋多個細分行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三一重工突破卡特彼勒、小松制作所等國際巨頭的圍堵,打下了屬于自己的一片江山。數據顯示,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機械的累計收入計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
在細分賽道上,三一重工堪稱「雙冠王」:不僅連續四年穩坐全球挖掘機和混凝土機械銷量榜首。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三一重工僅在核心工程機械領域位居全國第一。實際上,國内的徐工集團憑借在起重機、壓路機、攤鋪機等細分領域的出色表現,成為國内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
以三一重工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近幾年才真正實現了全球化突破。目前,三一重工的產品已遠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其海外市場收入佔比高達62.3%,彌補了國内銷量的不足。
收入增長乏力,利潤逆勢穩增
工程機械常被視為經濟的「晴雨表」,因為工程機械能直觀反映基礎設施建設的活躍度,以及上下遊產業的聯動情況。
2022年至2024年期間,受國内房地產市場疲弱以及宏觀經濟承壓因素衝擊,以挖掘機、混凝土機械為代表的工程機械步入寒冬期,三一重工的產品銷量拐頭向下,2024年行業逐步復蘇帶動公司銷量小幅提升至9.77萬台,但與2021年超17萬台的銷量仍有較大差距。
三一重工的產能利用率也直觀地反映了其面臨的增長壓力。2022年,公司產能利用率為64.3%,到2024年降至38.5%。
三一重工的收入表現與產品銷量趨勢基本一致,2022年至2024年,公司總收入分别為800.39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740.19億元、783.83億元。不過三一重工盈利能力較強,上述期間年度利潤分别為44.33億元、46.06億元、60.93億元。
三一重工的毛利率也逐年提升,從2022年的22.6%增長至2024年的26.7%,高于徐工機械(000425.SZ)等大部分工程機械上市公司。這主要得益于三一重工較為完善的產業鏈佈局。2024年,其整體零部件自給率已達到約60%,部分零部件(如挖掘機驅動輪、導向輪等)的自給率更是高達90%左右,這使其在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穩定性方面具有優勢。
進入2025年,在設備更新補貼政策、基建投資加碼以及行業更新周期啓動等多重利好因素下,國内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勢頭提速,三一重工經營業績也顯著回升。
以挖掘機為例,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25年前4個月,挖掘機主要制造企業共銷售挖掘機83514台,同比增長21.4%。挖掘機是三一重工收入主力軍,其次是混凝土機械及起重機械,因此受益行業復蘇明顯。
三一重工在上交所披露的一季報也明顯改善,一季度營收及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别為19.18%及56.4%。
在衝刺港交所前,三一重工持續分紅,且分紅金額持續提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别派息38億元、13.5億元及18.6億元。
未來看點:出海+新能源
全球工程機械市場是一條萬億級的大賽道,2024年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到2135億美元。
在過去,由于與國際廠商存在技術差距和產品競爭力不足,沒有哪家工程機械廠商能在海外市場分的一杯羹。如今,伴隨著技術突破(如核心部件國產化、電動化等)以及全球化戰略升級,徐工集團、三一重工及中聯重科(01157.HK)等廠商具備了出海挖掘市場潛力的實力。
上述三家廠商跟隨卡特彼勒「全球化+多元化」的戰略步伐,依靠本地化生產和運營戰略,在海外市場逐步站穩了腳跟,已有過半收入來自于海外市場。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中國龍頭企業的海外收入佔比已從2020年的9.6%大幅上升至55.8%,海外市場已成為企業營收的重要增長引擎。
三一重工佈局海外較早,2002年產品開啓出海進程,2009年在印度建廠,隨後相繼在美國、德國、巴西投資建設研發和制造基地。
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房地產與基建市場保持增長,持續拉動了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的採購需求,為三一重工等中國制造商創造了重要市場機遇。2022年以來,三一重工海外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由2022年的367.8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488.62億元,年復合年增長率達15.2%,大幅優于國内市場表現。
2024年,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比重達62.3%,為三一重工的主要收入來源。海外市場已成為支撐收入的「頂梁柱」,有效對衝了國内行業的周期性波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銷售額計算,三一重工核心工程機械產品在海外市場的份額從2022年的3.8%提升至2024年的4.6%,未來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除全球化外,低碳化亦是未來行業發展方向。受各國環保要求趨嚴及執行速度提升影響,工程機械電動化轉型已迫在眉睫。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工程機械新能源產品的滲透率預計將從2024年的1.5%提高到2030年的9.1%。
三一重工在新能源領域也有佈局,資料顯示,以2024年的銷量計,三一重工的電動攪拌車及電動自卸車銷量的市場份額均位居中國市場第一。于2024年,公司推出了40餘款新能源產品,來自于新能源工程機械產品的收入約為40.25億元,收入貢獻比例大幅超過全球行業平均水平。
總結
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格局重塑的關鍵時期,三一重工的「A+H」佈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海外市場的高佔比雖然帶來了業績穩定性,但也使其更直接地面對國際巨頭的競爭壓力。
在電動化轉型的賽道上,技術叠代速度將決定企業能否持續保持領先優勢。未來,三一重工能否真正實現從"中國龍頭"到"全球領導者"的跨越,既要看其國際化運營的深度,更要看其在核心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上的突破。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 前天
- 【IPO追蹤】醫藥巨頭來了!恒瑞醫藥上市首日一度飙升37%
- 5月6日
- 【IPO追蹤】恒瑞、寧德通過聆訊,港股年内「募資王」來了?
- 4月23日
- 【IPO追蹤】光伏巨頭通過聆訊,鈞達股份業績繼續回暖?
- 4月17日
- 「豬茅」擬赴港上市!業績持續復蘇,牧原股份首季已賺逾40億
- 3月11日
- 【IPO前哨】東鵬飲料擬赴港IPO,哪些地方值得關注?
- 2月8日
- 【A股解碼】又一家A股龍頭謀求赴港!天嶽先進成色如何?
- 1月23日
- 【IPO前哨】股價飙升580%!赴港二次上市,百利天恒前景向好?
- 1月17日
- 【IPO前哨】又一只A股赴港!「買買買」的均勝電子值得關注?
- 1月15日
- 又一家公司佈局「A+H」,峰岹科技遞表港交所
- 1月15日
- 【IPO前哨】科創板虧損藥企闖關港交所!邁威生物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