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年造芯 或开启手机业新一轮角逐
最近,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发微博说,小米自主研发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大规模量产,小米将成全球第四家发布自研3nm手机处理器芯片企业,此前已投入超135亿元,团队超2500人。他还称小米的造芯路已经走了十余年。
小米方面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澎湃项目立项。2017年,小米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正式亮相,定位中高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暂停了SoC(系统级芯片)大芯片的研发,但还是保留了芯片研发的火种,转向了“小芯片”路线。再后来,小米澎湃各种芯片陆续面世,包含了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线增强芯片等,在不同技术赛道中慢慢积累经验和能力。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告诉记者:“其实小米造芯还是比较靠谱,因为其用资本的力量来推动这个事情,而且芯片并不是小米体系内部的一个操作,更多将其作为投资,这样其实会降低很多风险,其投资并让芯片公司独立成长,而小米体系会给很多支持。”
十年造芯路
“2021年年初,我们做了一个重大决议:造车。同时,我们还做了另外一个重大的决策:重启‘大芯片’业务,重新开始研发手机SoC。”雷军公开表示。
所谓SoC芯片,是指将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基带(通信模块)、ISP(图像处理器)等多个关键部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是整部手机最核心的器件。各家手机厂商常提及的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都是SoC芯片,被称为半导体技术上的皇冠。
雷军说,经过四年多时间,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元。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雷军表示,这个体量,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在行业前三。
“如果没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玄戒走不到今天。同时,(公司)制定了长期持续投资的计划:至少投资十年,至少投资500亿元,稳打稳扎,步步为营。”雷军表示。
不过,孙燕飚称,其实放在大环境中来看,在全球经济贸易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小米逐步成为中国的一个国际大品牌,那么其最终可能会遭遇到美国的重点关注甚至限制。其实之前美国有过一次类似的举动,只是当时得到了很好的应对和化解,未来遭遇类似事件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因为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类似小米这样的优秀企业。
“现在,我们终于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雷军说,小米芯片已走过11年历程,但面对同行在芯片方面的积累,我们只能算刚刚开始。“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层核心赛道,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雷军说。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