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普惠金融引擎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构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2025年05月23日,19时40分17秒 投资建议 阅读 7 views 次

民营经济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创新之核、繁荣之基,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正式施行,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机制筑基、服务下沉、产品赋能、生态共创”四维发力,全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普惠金融动能。

机制筑基,构建政策落地长效机制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充分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激励作用,扩大客户服务覆盖面;跟随降息降准、LPR调整等政策变化,动态调整减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利用区域贴息及融资担保贴费等政策工具,为符合条件的小微民营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与贴息手续办理服务,确保企业应报尽报、补贴应享尽享。

同时,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解决“敢贷、愿贷”问题;用足、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政策以及小微企业信贷奖励政策,最大化叠加政策效用,激发普惠金融服务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而推动更多信贷资源流向民营小微企业。

服务下沉,拉近金融服务距离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协同创建信息对接共享机制,织密普惠金融服务“立体网络”。线下深入推进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与上海16区、216个街镇部门持续对接跟进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及专班事项,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工作,加强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排摸。截至4月末,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1.85万户,累计为7600余户小微企业给予授信支持超277亿元,发放贷款超242亿元。

线上依托服务网络、风控体系和科技支撑,针对民营小微企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先后推出“新一代经营快贷”、专精特新专项贷款产品、场景定制化融资产品和线上化融资服务。此外,全面升级“无还本续贷”服务机制,通过优化系统模型,结合企业征信、经营状况、还款记录等数据,精准识别符合续贷条件的客户,为企业提供“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的连续性金融支持。

“传统皮革行业亟需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但资金缺口成为难题。”F公司从事高端皮革制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远销海外市场,然而近年受全球消费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面临流动资金紧张、技术改造投入不足的困难。工行长宁支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经过综合评估,第一时间为该公司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服务,300万元贷款资金直达企业账户。“有了资金支持,我们计划年内建成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预计产能将提升20%,碳排放降低15%。”公司负责人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工行的感谢溢于言表。

产品赋能,支持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立足行业特性,向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民营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专业性金融服务。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领域,工行上海市分行为该类民营小微企业制定‘小微客户兴科贷’信用贷款产品,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在研发投入、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合理融资需求。截至今年4月末,“小微客户兴科贷”已累计服务超500户科技型小微客户,提供贷款资金支持超12亿元。

通过不断创新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合作模式,打造中小微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政银保担”农担批次贷款、养老批次贷款等特色产品,在强化融资担保风险分担功能方面的同时,为小微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融资产品选择。

“没想到凭借技术和订单流水就能贷款!”S公司车间的机器本该轰鸣运转,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抵押物导致原料采购资金断链,陷入半停滞状态。正当公司负责人万分焦虑之际,工行漕河泾开发区支行走访了解到情况,第一时间成立专班,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以企业稳定的订单流水、绿色科技专利及纳税信用为核心授信依据,为企业提供兴科贷产品,从提交材料到135万资金到账,只用了5个工作日。“这笔贷款对我们来说,不止是钱,更是支持我们发展的信心,证明了我们的技术价值!”

合作共创,构建民企普惠服务生态圈民企普惠服务生态圈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进一步依托“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工商银行“园区、商会伙伴计划”,构建民企普惠服务生态圈。通过举办银企专场对接会、搭建商会协同发展平台、发布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普惠金融线上融资平台等多种形式,聚合政府机构、产业资源、资本市场等力量,促进形成多元保障、资金畅通的金融环境,把民企融资的“独木桥”改造成综合服务的“立交桥”。

未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构建并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升级和拓展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优先配置 精准直达”的金融资源支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