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研究:银行向私募信贷提供信贷构成“系统性风险”

2025年05月22日,11时05分18秒 国内动态 阅读 7 views 次

华尔街见闻

波士顿联储研究显示,私募信贷市场从2000年的460亿美元扩张至2023年约1万亿美元,背后是监管套利:银行被限制高杠杆贷款后,转而为私募信贷基金提供资金。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银行向私募信贷基金提供的循环信贷额度,若多数基金同时提取资金,可能在经济衰退期对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

隐形炸弹?美国的银行与私募信贷机构的深度联系可能引爆下一轮系统性风险。

5月21日,波士顿联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由Blackstone、Apollo和Ares等机构主导的私募信贷行业与传统银行业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这可能在经济衰退期间对美国金融体系构成系统性风险。

波士顿联储经济学家José Fillat、Mattia Landoni、John Levin和Christina Wang在报告中警告:"银行与私募信贷市场的广泛联系可能令人担忧,因为这些联系间接使银行面临与私人信贷贷款相关的高风险。"

据介绍,美国私募信贷市场近年来呈现爆炸式增长,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460亿美元扩张至2023年约1万亿美元,尤其在2019年后增长更为迅猛。

美联储研究:银行向私募信贷提供信贷构成“系统性风险”

这一现象背后实质上是后2008金融危机时代的监管套利,银行被限制直接提供高杠杆贷款后,转而为进行这类业务的私募信贷基金提供资金,从而绕过了针对传统银行业的严格监管。

此外,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最新警告私募股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而华尔街见闻此前曾提及,在后疫情时代的交易和IPO减速中,私募基金发现自己坐拥大量资产,却难以找到出口。对于依赖资产退出来兑现回报的私募模式,这是一场生存危机。

银行资金推动私募信贷市场膨胀

评级机构惠誉本周早些时候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私募股权公司和私募信贷基金)的贷款已跃升至约1.2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

波士顿联储的研究报告证实了一个日益明显的事实:监管规定和银行共同帮助推动了私募信贷行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蓬勃发展

报告称,当时实施的监管规定限制了银行向高负债企业或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债务的公司提供贷款。结果,银行转而向承接这些贷款的私募信贷基金提供资金,从而推动了该行业的爆炸式增长。

分析指出,银行不再直接承担风险,而是通过为私募信贷基金提供资金间接参与高风险贷款,这种做法形成了监管套利的状态。这一演变表明,尽管2008年后实施了众多金融改革,资本仍能找到规避监管的途径。

同时提款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

波士顿联储在报告中指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来自于其向私募信贷投资基金提供的循环信贷额度。这些信贷额度允许基金随时提取数亿或数十亿美元,用于为企业承销私募贷款。波士顿联储经济学家在报告中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顿联储承认,银行提供给私募信贷基金的融资仍被视为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提供的杠杆收购贷款更安全。当前,银行对基金的贷款由数十或数百笔较小的贷款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他们对任何单一业务的风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顿联储也指出,银行向私募信贷基金提供的信贷额度往往属于这些基金"最优先的负债",这意味着只有在"严重不利的经济条件下,例如深度且持续的衰退"中,银行才会遭受损失。

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敲响警钟陷入困境的私募股权行业

据报道,在5月21日举行的多哈卡塔尔经济论坛上,管理着1万亿美元资产的科威特投资局(KIA)负责人Sheikh Saoud Salem Al-Sabah指出,私募股权行业已多年难以向投资者返还资金。他警告称:

由于买卖双方之间持续存在的估值差距,许多私募股权基金通过销售或IPO实现资产货币化变得困难。

所谓的延续工具使这些被称为普通合伙人(GP)的公司能够将其表现最佳的资产保留超过通常的任期。这些工具允许收购基金在大多数投资者(有限合伙人)急需回收资金的时期产生回报,而这一趋势使得该行业难以筹集新资金。

此外,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根据贝恩咨询公司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私募行业在29000家未售出的投资组合公司中持有约3.6万亿美元的未实现价值。去年,投资者分配到的资金占资产净值的比例降至创纪录的11%,而长期平均水平约为25%。

埃及实业家、亿万富翁投资者Nassef Sawiris5月5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表示,"私募股权行业已经度过了它的黄金时代......他们无法退出。退出太困难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