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腰斩,众吃货抄底夜宵顶流小龙虾

2025年05月21日,15时44分23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文 | 互联网那些事儿

对小龙虾爱好者而言,每年5月可谓是他们最期待的日子。

原因无他,这时候上市的小龙虾不仅肉质鲜美,价格也十分诱人。正如近期众媒体争相报道的那般,部分地区的小龙虾市场已经出现了价格腰斩的情况。

夜宵顶流小龙虾价格腰斩

气温的日渐升高,也让各地的“夜宵经济”得以全面激活。而小龙虾作为在各餐厅长期霸榜的“夜宵顶流”,近期和它相关的各消费数据也自然呈持续走高之态。

有意思的是。

虽然当下小龙虾的销量迅速抬头,但它的售价却接连下降。在相关报道中,来自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交易中心的批发商曾表示,之前其小龙虾销量约为2-3千斤/天,而近期小龙虾的销量则为3-5万斤/天。与之相应的,中青品种的售价也从上市早期的42元/斤左右,一路降到了今天的13元/斤。

红星新闻在走访途中也发现,部分商家的小龙虾已经来到了9元/斤这一价格区间。“现在买中虾和小虾的人比较多,当前的中虾单价基本在15元一斤左右,而小虾现在已经降到了11元一斤,傍晚的时候甚至9块钱一斤都能买得到!”在报道中,某水产商家如此说道。

针对上述情况。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曾在复盘小龙虾价格走势后指出,在2025年1-4月,小龙虾的全国批发价最高为超70元/公斤。而当日历翻到5月时,小龙虾的全国批发价却变成了38元/公斤。且小龙虾当下的降价幅度虽已接近50%,但其售价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未来大概率或延续当下的降价趋势。

小龙虾售价何呈走跌之态

小龙虾价格为何持续走低?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物以稀为贵”这句经典的商业公式里。

上文我们提到,小龙虾消费升级的核心原因是气温升高激活了各地区的宵夜经济。把“气温”这一共性环境因素带入到生产链里,我们就会发现气温的升高也激活了各产区小龙虾的成熟曲线,导致各地的时令鲜虾正大批量流入市场。

除此以外,预制菜市场快速崛起,也对当下的小龙虾消费群体起到了分流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的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466亿元,预计在2026年接近10720亿元。另在从事者层面,2021年,我国的预制菜企业数量共有186家;当时间来到2024年时,这一数字则变成了10661家。

而在单品选择层面。

由酸菜鱼、烤鱼、小龙虾所领衔的水产类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销量占比达27.6%,同比增速超35%。该数据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水产类成为了增速最快的预制菜品类,还意味着部分吃货在选择小龙虾餐品时,会因为“不想下楼”“价格对比”等原因放弃线下就餐,转投小龙虾预制菜的怀抱。

联系到目前小龙虾市场的价格走势,我们就会发现“小龙虾大量上市+小龙虾预制菜崛起”带来的主要影响,便是让食客们在面对小龙虾时的选择更多,让市场价格因“供大于求”四字呈下降趋势。

除此以外,《中国小龙虾产业调查分析报告(2025)》也指出我国去年的小龙虾养殖面积约有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随着广大农科人的持续研究,未来小龙虾苗种的自给率也有望提升到80%。届时不仅市面上的小龙虾品质会愈发优秀,养殖成本、消费价格也有望进一步下降。

对小龙虾上头的不止中国吃货

在国内,小龙虾养殖面最大、加工出口第一的省份是湖北省。

2024年,湖北省内部的小龙虾养殖产量高达143.7万吨,同比增长15.6%。而潜江作为湖北省内的“养虾明星”,其品牌价值、综合产值也分别突破了422亿元、870亿元。在交易层面,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的服务范围除覆盖全国内超600个城市外,其旺季的日交易量更是达到了2000吨这一巨量数字。

为丰富自己的小龙虾产业。

潜江除开发冻虾尾、即食虾仁生产链用以丰富产品模型,帮助小龙虾在北方市场持续推进外。他们还依托预制菜产业链将麻辣虾尾、蒜蓉虾等产品远销国际市场,送到了众欧洲国家居民的餐桌上。在数据层面,以工人日报的报道为例。在2024年1-7月,湖北省的小龙虾制品出口额高达6390万元,且法国订单同比增长50%。

该地区的产销模型,也为不同省份的小龙虾企业提供了新的经营思路。即在中餐、中式预制菜被海外市场快速接受的前提下,可充分利用各自的养殖、制作优势,开发出有地域风味特色的产品进军海外。

除国际市场一片虾香外,近年来短视频的快速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国内小龙虾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各连锁小龙虾餐饮品牌可借助线上营销渠道增加门店获客途径;另一方面,众烹饪爱好者也在优质内容的助力下走上了品尝、DIY小龙虾这条路。

以抖音为例,目前话题“小龙虾”“小龙虾做法”的内容播放量已分别达到376.1亿次、1.2亿次。而这些内容的出现,也在无形中深度激活了小龙虾市场的固有消费群体及潜在消费群体,承接了本轮成熟季带来的售价波动。

毕竟对消费者而言,能有物美价廉吃鲜虾的机会总是好的;对养殖户而言,能有万千吃货用食欲化解成熟季的价格波动,让市场处于一个“物美价廉遇上薄利多销”的状态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参考:

(来源:钛媒体)

  • 红星新闻:价格腰斩!成都小龙虾重回10元时代,九成货源来自湖北
  • 工人日报:湖北以“一只虾”撬动千亿级产业
  • 工人日报:政策技术双护航,预制菜追求更新鲜、更健康
  • 界面新闻:小龙虾价格暴降近50%,短期内将继续下探
  • 封面新闻:封面有数|国内预制菜相关企业约6.7万家 酸菜鱼小龙虾等品类最受欢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