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經不住股東套現?雲工場股價一度暴跌近40%原創

2025年05月19日,20时52分14秒 港股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捉妖記】經不住股東套現?雲工場股價一度暴跌近40%

原創

日期:2025年5月19日 下午7:13作者:遙遠 編輯:Anna

IDC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雲工場(02512.HK)自去年6月上市以來遭投資者「抛棄」,上市首日即破發。去年10月開始,公司股價持續下挫,不斷刷出歷史新低。

5月19日,雲工場股價上演「高台跳水」,早盤一度大跌逾37%,最終收跌15%,市值縮水至7.82億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

這場暴跌的導火索,是一則關于控股股東減持的公告。

控股股東擬減持套現

5月19日早間,雲工場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接獲Ru 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下稱「Ru Yi IT」)通知,其擬進行出售不超過6900萬股公司股份(相當于本公告日期公司已發行股本約15.0%)的計劃。

【捉妖記】經不住股東套現?雲工場股價一度暴跌近40%原創

公告指,出售計劃一經落實完成,Ru Yi IT所持股份數目將由3.45億股(相當于本公告日期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75.0%)減至2.76億股(相當于本公告日期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60.0%),而孫濤先生(其全資擁有Ru Yi IT)及Ru Yi IT于出售計劃後仍將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當前孫濤持有雲工場的股份高達75%,已屬于股權高度集中。這種股權結構,本來就容易導致公司的治理結構、市場信心和中小股東權益產生一定負面影響。此次孫濤將會通過何種方式出售股份,最終會不會增加公眾持股量,還是未知數。

在IDC行業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大股東選擇套現,難免被解讀為對公司前景投下「不信任票」。

孫濤是雲工場的董事會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其曾擔任過網宿科技(300017.SZ)的銷售經理,還曾在廣東力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2013年創辦了江蘇如意(雲工場的前身),2015年12月正式創辦了雲工場。

企查查資料顯示,孫濤除了控股雲工場外,還控制著江蘇意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江蘇瀚舉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

此外,孫濤還曾在2015年被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人民法院判決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55.5萬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失信行為是「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

【捉妖記】經不住股東套現?雲工場股價一度暴跌近40%原創

增收不增利,毛利率僅13%

雲工場主要為中國内地的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計算服務以及ICT解決方案服務及其他服務供應商。按2022年收益計,公司在互聯網數據中心行業的運營商中立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11,市場份額為0.6%。

其中,IDC解決方案服務為雲工場核心業務,業務貢獻收入九成以上。近年來,得益于雲計算、物聯網以及AI等技術的快速發展,IDC解決方案服務迎來黃金發展期,雲工場也取得了一定發展成果。2021年至2023年期間,雲工場的收入及淨利潤均保持穩健增長。

但在2024年,雲工場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營收微增至7.08億元,年内溢利卻下滑13%至1237.2萬元。

【捉妖記】經不住股東套現?雲工場股價一度暴跌近40%原創

年内,公司核心業務IDC解決方案收入不增反降2.2%,公司表示這是市場需求疲軟的結果。

但與雲工場同處一賽道的A股上市公司——數據港(603881.SH)在同期的業績表現亮眼,其年内收入及淨利潤分别增長11.57%及7.49%。數據港表示,隨著終端客戶的業務需求逐步提升,公司已經投入運營的數據中心機櫃逐步上電,推動了收入增長。

另一方面,數據港的造血能力相較于雲工場更強。2024年,數據港核心業務IDC服務業毛利率提升至32.12%。雲工場的整體毛利率僅為12.7%,IDC解決方案服務業務毛利率則同比小幅下降至11.6%,遠低于數據港。

兩者雖同屬IDC行業,但商業模式本質不同,導致盈利能力差異顯著。

據悉,數據港的高毛利率源于重資產模式(自建數據中心)+大客戶綁定+技術降本。雲工場的業務模式是採用輕資產模式,不自建數據中心,而是向電信運營商採購帶寬和機櫃資源。

雲工場的這種業務模式的弊端也較為明顯。一方面,雲工場高度依賴上遊供應商,2021年至2023年期間,其帶寬採購成本佔銷售成本的比重高達80%-95%,這使得公司在議價方面處于劣勢,進而影響了毛利率表現。

【捉妖記】經不住股東套現?雲工場股價一度暴跌近40%原創

另一方面,雲工場的客戶以中小型互聯網公司為主(而數據港深度綁定阿里雲),訂單分散且周期短,穩定性較差。

根據年報,2024年公司IDC解決方案服務業務新增客戶達19家,但該業務收入卻不增反降,這或說明有幾大原因,一是新客戶多數是小型企業,二是來自某些大型客戶的訂單減少或喪失某些大型客戶,三是公司降低價格擴大市場所致。

總結

雲工場的未來,取決于其能否打破「輕資產低毛利」的魔咒。在AI算力需求爆發的背景下,若繼續依賴運營商資源、缺乏核心技術壁壘,恐難擺脫「夾心層」困境。而此次大股東減持引發的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或許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對于投資者而言,或許更該問的是:當潮水退去,這類商業模式還能剩下多少真實價值?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3小時前
【A股收評】創業板小幅調整,港口航運「漲停」不斷!
前天
【熱點】「新冠感染」話題衝上熱搜!抗病毒概念股異軍突起
5月16日
【A股收評】三大指數調整,人形機器人逆勢上漲!
5月15日
【A股收評】三大指數收跌,美容護理概念異軍突起!
5月14日
人氣翻倍牛股紅牆股份現分歧,龍虎榜驚現多家機構博弈身影
5月14日
【A股收評】三大指數韌性收漲,金融板塊強勢異動!
5月13日
這些銀行股創階段新高,機構: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5月13日
多重利好來襲,光伏板塊久違的集體大漲,未來可期?
5月13日
【A股收評】三大指數高開低走,航運、光伏板塊崛起!
5月13日
【焦點】港 A 航運股走勢分化現分歧,行業上漲邏輯正悄然重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