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智能化业务新变动:廖杰重回地平线,辅助驾驶、座舱团队整合

2025年05月16日,20时57分00秒 科技新知 阅读 6 views 次

持续两年多的调整后,比亚迪智能化业务架构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文丨司雯雯

编辑丨龚方毅

人事变动最直接地体现着比亚迪最受关注的智能化业务的每一次决策、路线和投入:2 年前,智能辅助驾驶首次成为比亚迪核心战略,多位外部技术人才密集加入、寻求新机会。自研业务从内部赛马到合并,管理职位出现又被缩减。最近,在一系列调整后,比亚迪智能化业务组织架构相对稳定——由此又伴随着新的人事变化。

我们独家获悉,比亚迪为辅助驾驶引入的技术人才之一廖杰已于 2025 年春节后离职。他 2023 年 8 月前后加入比亚迪新技术院,参与智能辅助驾驶算法自研,曾任总监岗位。加入比亚迪前,廖杰是地平线的智能驾驶研发总监。现在他将回地平线担任原职位。

另外,比亚迪新技术院智能化国内产品管理中心主任唐旻昕 4 月底离职,这个中心的主要业务包括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产品等。

比亚迪对智能辅助驾驶业务寄予厚望——2023 年上半年,比亚迪的一场内部会议上,董事长王传福将智能辅助驾驶升级为比亚迪的核心战略之一。廖杰最初加入时担任比亚迪智能辅助驾驶上海团队负责人,牵头比亚迪基于地平线芯片的算法研发项目,也参与自研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比亚迪随后继续加大对自研辅助驾驶的投入,快速招人、内部赛马,希望最短时间实现最快追赶。2024 年 6 月前后,比亚迪组建两大辅助驾驶自研团队 “天璇”“天狼”,分别投入,廖杰团队加入 “天狼”。9 月底,比亚迪改变策略、集中资源,两大团队开始陆续整合为一支自研团队。“天狼” 负责人李锋成为自研总负责人,整体管理比亚迪辅助驾驶自研软件业务。

智驾整合完成后,新一轮整合发生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间。

我们了解到,李锋现任比亚迪新技术院智能驾驶软件研发中心主任,韩冰任智能驾驶系统交付中心主任,但两人管理范围都已包括智能座舱业务。李锋目前管理辅助驾驶、座舱等智能化软件自研业务,唐旻昕曾负责的座舱产品、辅助驾驶产品等由韩冰统一管理,韩冰由此负责辅助驾驶供应商、产品及座舱产品等硬件业务。

这是比亚迪新技术院智能化业务划分最清楚、资源最集中的一次。但更重要的是,辅助驾驶与座舱业务交由一人管理,便于打通辅助驾驶、座舱业务,降低合作成本。

舱驾一体是新的技术趋势,将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集成于一颗计算芯片以提升体验、降低成本。一位主机厂管理层曾告诉我们,在实现同一水平的功能基础上,舱驾一体模式可节约上千元。

不过,比亚迪智能化团队眼下更要紧的任务是实现天神之眼 B 平台方案的自研、量产,这一方案包括 1 颗或 2 颗激光雷达,可实现基于端到端的城市领航功能,主要应用于比亚迪、腾势 20 万元左右车型。 用自研方案替代供应商,这也是智能化业务降低整车成本最直接的办法。

比亚迪已经在天神之眼 C 平台上验证过这一策略——去年底到今年初,比亚迪通过自研 “攻坚” 快速替代了供应商方案,将高快领航下放到 7 万元车型上。今年 4 月中旬,天神之眼 B 项目自研团队也开始相似的攻坚。

和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从辅助驾驶到 AI 汽车公司的热情不同,比亚迪是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今年销量目标 550 万辆,它对智能化有对技术领先性的渴望,但更多的是成本和回报的平衡。

题图来源:《白日梦想家》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