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2025年05月14日,00时13分16秒 国内动态 阅读 49 views 次

(转自:智超讲财商)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2025年5月7日,蜂巧资本一纸公告震动资本市场:通过三次大宗交易清仓其持有的泡泡玛特全部股份,累计套现约22亿港元。

这场始于2013年的投资长跑,以372%的回报率写下中国新消费领域最经典的退出案例之一。

话题“泡泡玛特股份被创始股东高位清仓”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据一位接近泡泡玛特的知情人士称,此次连续减持并非公司管理层减持,从减持节奏来看,大概率是基金到期发生的自然减持,和公司基本面无关。

5月7日,蜂巧资本发文称,“由于蜂巧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蜂巧资本于近一周内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买入的泡泡玛特股份,至此基金将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玛特股票。”泡泡玛特5月7日收盘跌5.43%,报收于184.5港元。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据了解,蜂巧资本是泡泡玛特2020年在港股上市前的投资机构之一。蜂巧资本介绍,公司此次出清的泡泡玛特股份,均是在泡泡玛特上市之前获得

14年陪跑,

从天使轮到千亿市值

2013年1月,当屠铮以启赋资本合伙人的身份第一次见到王宁时,泡泡玛特仅有2家北京线下门店,货架上摆满潮流文具、数码配件等杂货,年营收不足千万。

彼时正值电商大战高潮,线下零售被普遍视为“夕阳产业”,但王宁对“线下体验不可替代”的坚持,让屠铮捕捉到潜在价值。

经过三个月尽调,屠铮主导启赋资本以700万元完成天使轮投资,占股15%这一决定在当时备受争议,但屠铮认为:“潮流零售的核心在于对年轻消费趋势的把握,而王宁的敏锐度远超同龄创业者。”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与王宁数次接触后,屠铮觉得,王宁或将成为中国线下零售领域新一代 85 后领军人物之一;在其引领下,泡泡玛特假以时日,或许能够成就百亿美金量级的规模。

由屠铮主导,启赋资本以 8000 万的估值独家投入 600 万元资金。初次投资过后,屠铮始终对泡泡玛特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积极参与到其后续的多轮融资进程之中,并在关键节点引入大华、中赢等重要投资方。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2018 年,屠铮创立蜂巧资本。成立不久,蜂巧资本便携手黑蚁资本、华强资本,共同向泡泡玛特注资 4000 万元。此后,屠铮几乎参与了泡泡玛特在Pre-IPO前的每轮融资(包括五轮增资),其中四轮直接投资,三轮关键时刻引入所有紧密合作投资人。

期间,屠铮带资本与泡泡玛特共同经历了两次关键转型。

屠铮(右)

第一次是2015年的“去代理化”危机。当时泡泡玛特代理的日本Sonny Angel玩偶贡献了单店30%的销售额,但版权方拒绝开放更多区域代理权。

屠铮力主转型自主IP开发,推动泡泡玛特签约香港设计师Kenny Wong,于2016年推出首款自有IP“Molly星座系列”,以59元定价和1/144隐藏款概率设计盲盒模式,首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第二次是2018年的全球化布局。蜂巧资本在自身新基金成立后,继续参与泡泡玛特Pre-IPO轮融资,帮助其建立越南、墨西哥供应链基地,为海外扩张奠定基础。

投资回报的爆发始于2020年港股上市。

蜂巧资本通过上市前多轮增持,最终持有2.85%股份,成为第七大股东。

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同比暴增375%至50.66亿元,LABUBU系列在北美售价提至27.99美元仍供不应求,推动股价两年内上涨1700%。

屠铮的退出策略精准踩点:2024年5月以35.1港元/股减持套现5.62亿港元,10月以58.8港元/股再套现2.94亿港元,最终于2025年4-5月以均价190港元清仓,累计回报率372%,创造中国消费赛道单项目退出金额纪录。

减持持续一年

回顾2024年泡泡玛特股东减持记录,屠铮的套现早已开始。

2024年5月,泡泡玛特海外市场增长捷报频传,公司股价逐渐从低谷回升。屠铮首次进行了减持,单次减持规模为1600万股,出售价为每股35.1港元,套现约5.62亿港元。

同年10月,泡泡玛特股价稳步增长屡创新高。屠铮再次减持500万股,出售价为每股58.8港元,套现约2.94亿港元。

两次减持后,屠铮的持股比例从泡泡玛特招股书中的2.85%一举下降至0.89%。

对于历时一年的清仓举动,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表示:“从天使阶段第一次投资到最终出售,陪伴公司整整14年,First in Last out, 过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坚守至今,万分不舍,心存感激。”

实际上,2024年由于管理层套现,泡泡玛特的股价也曾一度跳水,但随着公司业绩增长消息不断披露,泡泡玛特股价又再次回归增长趋势。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85.9%。尤其是公司的出海业务,实现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

在业绩数据的带动下,公司全年股价从每股20.71港元激增至97.67港元,累计涨幅达336.6%。前所未有的股价涨势带动了不少外部机构、个人投资者入局。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蜂巧资本清仓式减持之际,泡泡玛特的股价承压。4月30日至5月7日,泡泡玛特累计跌幅达6.77%,其中5月7日跌幅达5.43%。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港股挂牌上市。上市以来股价接连上涨,累计最大涨幅已超过10倍。2024年,泡泡玛特的营业收入为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同年,泡泡玛特的股价累计涨幅达349.60%。今年,公司股价继续大幅上涨,多次创历史新高。

据2025年一季报显示,泡泡玛特整体收益同比大增165%至170%,其中,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5%至100%,海外市场更是爆发式增长,增长475%至480%。

据第一财经4月29日报道,随着旗下LABUBU3.0系列的发售,泡泡玛特在全球持续引起抢购热潮。在海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出现了排队长龙。在美国洛杉矶,排队购买LABUBU的队伍被消费者称“找不到队头也看不到队尾”;在英国伦敦,牛津街门店的队伍排到了“转角再转角”。

泡泡玛特遭清仓式减持!机构潜伏14年狂赚了22亿!

近期,泡泡玛特APP还首次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报道还提及,泡泡玛特的海外市场增速较快。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近四成。

今年一季度,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480%。其中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达到895%-900%,欧洲市场增长600%-605%,亚太地区增长345%-350%。

这次减持值得在中国风险投资的历史中记上一笔,7年时间、10年时间,可能只是一家伟大消费品牌的起点,就算VC再长期主义,再耐心资本,但LP的钱永远有期限。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基金报、界面新闻、第一财经、科创投资研究  上海陆家嘴并购联盟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