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2025年08月22日,18时27分4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6 views 次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一个产值高达四千亿的行业,头部企业连续数年利润微薄,众多中小工厂在亏损边缘挣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过去几年中国造纸行业最真实的内卷写照。

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24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造纸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88%;协会统计的2572家生产企业中,营业收入合计达到8296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领先制造业平均水平,但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2.71%,亏损面也达到26.21%,资产负债率仍处较高水平。

“这个行业已经快七年不怎么赚钱了,其实不是我们主动去卷,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被迫卷入其中的。”某个头部造纸企业高管在与「子弹财经」的交流中坦言。

这句话,道出了行业龙头们共同的困惑与无奈。

然而,困局之下,以山鹰国际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并未选择躺平,他们正在探索一条穿越周期、破除内卷的道路。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这可能对整个行业都很有意义。

1

内卷,

一场“非自愿”的棋局

实际上,造纸行业的内卷,并非简单的供需失衡或价格战,其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形成的复杂局面。

严格来说,从2019年开始,整个造纸行业便进入了下行调整周期。

在2017至2018年的行业高光时刻,行业可观的利润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许多中小规模的造纸项目纷纷上马。这直接导致了行业产能在短期内急剧膨胀,为后来的过度竞争埋下了伏笔。

然而,比产能扩张更致命的,是原材料格局的颠覆性改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纸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同时也是一个原料相对短缺的国家,行业约有50%的造纸原料依赖进口。过去,一种性价比极高的重要原料——进口再生纸(俗称“外废”),扮演着稳定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角色。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再生纸,纤维质量高,几乎等同于优质木浆,是生产高档包装纸的理想原料。随着国内对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标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自2018年起,这一延续多年的进口渠道被关闭。

这一变化带来了双重冲击。

其一,国内造纸企业不得不转向采购价格高昂的进口木浆,或是质量参差不齐的国内回收废纸,导致高端产品的成本大幅飙升,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其二,当中国市场关上大门时,东南亚、印度等地的竞争对手却可以继续使用这些价廉物美的全球再生纸资源。他们生产出的成品纸,再以低价倾销至中国市场,进一步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

行业观察显示,这部分新增的进口量,一度占到中国总需求的10%到15%。

现在造纸龙头企业的窘境其实非常明显,某行业高管表示,“我们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艺,因为原材料的性价比问题,做不了最高端的产品,只能被迫降维,跟那些做中低端纸的中小厂去竞争。”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这种被动的局面,最直观地反映在企业的数据上。尽管各大纸厂的机器依然在高速运转,开工率居高不下,但利润表却异常惨淡。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出现了:产能很高,开工率也很高,但几乎没有企业能赚到钱。

有统计显示,目前行业的平均开工率在60%左右。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因为在2017年行业最赚钱的时候,统计的开工率也仅为74%左右,而当时的市场体感,是所有产能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

因此,真实的行业开工率可能在70%~75%之间。即便如此,对比高点,行业开工率的下滑也反映了市场的寒意。

更重要的是,开工并不等于盈利。许多小厂之所以停机,不是因为不赚钱,而是因为“亏现金流”——每生产一吨纸,流出的现金比收回的还多。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而像山鹰国际这样的头部企业,虽然还能维持运转,保证现金流的基本平衡,但利润空间已被压缩到极致。以2024年的情况为例,山鹰国际因阶段性的流动性问题,曾主动停产以保证现金流,开工率一度降至85%~90%。这正是整个行业艰难处境的一个缩影。

也因此,当规模效应不再是盈利的充分条件,当整个行业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一场深刻的变革已是箭在弦上。

2

破局,

从龙头自救到行业共识

面对共同的困境,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造纸行业的头部企业们,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行业能重回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场由内而外的破局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从2025年4、5月份开始,一个积极的信号出现了。行业内几家头部公司开诚布公地探讨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走向,这可以看作是行业“反内卷联盟”的雏形。这种高层级的直接沟通,虽然还未形成强制性的约束力,但其意义非凡。它标志着龙头企业正在从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试图用集体的理性来对抗市场的非理性。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然而,他们也面临着现实的难题。淘汰落后产能和稳定原料供给。

所谓“落后产能”,并不仅仅指环保不达标的工厂,也包括那些技术老旧、效率低下的生产线。例如,行业内普遍认为,纸机幅宽在4.6米以下的设备,在能耗、效率和产品质量上已不具备竞争力。

如何通过市场化或政策性引导,比如提供一次性清退补贴等方式,让这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是行业汰旧立新的关键一步。这些小厂主们目前经营艰难,但仍心存侥幸,若有合理的退出机制,他们或许愿意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让路”。

在原材料端,行业也在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近期,行业正在努力推动将海外优质再生纸浆纳入新的原料名录,以合规、环保的方式重新引入。

如果这一通道能够打通,将极大地缓解国内优质纤维原料短缺的困境,从根本上降低成本,重塑行业的成本竞争力。

3

造纸头部企业的努力

在这些急于破局的头部企业中,山鹰国际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2025年一季报,山鹰国际营业总收入67.66亿元,同比上升1.45%,归母净利润3281.45万元,一举扭转了2024年年报归母净利润亏损的状态。

这在当下内卷严重的造纸行业,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毕竟,越是外部环境艰难,越要向内求索。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山鹰国际开工率的快速恢复。在经历了去年的短暂调整后,进入2025年,山鹰国际的开工率迅速回升至95%以上,长期保持在接近满产的水平。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这在行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本身就是企业运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有力证明。

一方面,山鹰国际正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原材料市场,通过各种方式锁定资源,努力将原料成本的波动影响降至最低。

相较于同行业竞争者,山鹰国际所面临的成本劣势与其在国内木浆生产线方面的缺失存在直接关联。近年地产需求疲软导致国内木片价格大幅度下滑,使得玖龙纸业及理文造纸木浆产能盈利突出,而山鹰坚持再生循环原材料的布局,当前确实吃亏。

另一方面,在生产流程中,企业大力投入科技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将每一个环节的生产成本都“压”到了极限。

最新消息显示,山鹰国际发起设立智源基金。基金成立后,即与云印技术、质子科技成立合资公司。结合云印技术在包装和造纸行业的大数据、算法及产业平台优势,以及质子科技在具身机器人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和多行业成熟应用经验,专注为造纸和包装行业提供工业具身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服务。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合资公司成立后,助力山鹰国际打造标杆智能工厂,三方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叉车已在山鹰国际部分工厂落地。

后续,结合合资公司技术优势与山鹰国际行业经验和数据资源,将共同开展适用于其他制造业场景的具身产品解决方案联合研发工作,推动该类解决方案在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精品包装等多种场景示范与商业化应用。

如果说修炼内功是为了“守”,那么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则是为了“攻”。

山鹰国际深刻地认识到,在低水平的价格战中内耗,没有出路。唯一的破局之道,是向上走,向价值链的高端攀登。

“我们也要卷,但要卷服务,卷技术,这才是突破价格内卷的另一条路。”山鹰国际高管这句朴素的话,揭示了山鹰国际战略转型的核心。

近年来,山鹰国际开启了一条清晰的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之路。他们不再满足于提供标准化的原纸或简单的包装,而是大举进入设计更复杂、技术含量更高的包装领域。这一转型,成功帮助他们敲开了众多国际顶级品牌的大门。

从卷价格到拼产品,山鹰国际破局造纸业内卷

山鹰国际的新客户名单,开始有了宜家、百事、微软等一系列高端客户。这些客户,对供应商的要求极为严苛,覆盖了从产品质量、设计能力、供应链响应速度到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他们也愿意为高品质、高价值的服务支付相应的价格。

实际上,从“卷价格”到“卷服务、卷技术”,这不仅仅是业务模式的转变,更是一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塑。它意味着企业必须从一个单纯的制造商,转变为一个能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这条路虽然艰难,却是规模化造纸企业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的必由之路。

另外,通过服务这些“链主”,山鹰国际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它证明了,好的客户会“逼”你变得更好。这种被“逼”出来的成长,虽然痛苦,但却是最扎实、最可持续的。

4

结语

造纸行业的内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它的破解也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行业协会的有效引导,推动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龙头企业发挥协同作用,稳定市场预期,引领行业方向;更需要每一个企业,尤其是像山鹰国际这样的头部企业,坚定地走上自我革新和价值升级的道路。

毕竟,这条路虽然难,但走通了就可能是一条长期稳定的道路,也成为反内卷一个重要的途径。

目前看,从被迫卷入价格战,到主动选择“卷技术、卷服务”;从依赖传统红利,到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创造新优势。山鹰国际的探索,无疑为深陷泥潭的同行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本。

这意味着,穿越周期的唯一路径,不是等待春天,而是主动创造春天。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