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12家公司拟套现196亿元龙芯中科多位股东拟合计最高减持15.6亿元

2025年05月13日,07时44分15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4 views 次

据本报梳理统计,上周(5月5日至5月9日)A股市场共有112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合计拟套现金额达到196.62亿元。此次减持涉及专用设备、化学原料、计算机通信等30余个行业,既有控股股东、高管等内部人士,也包括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机构等外部股东。

若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此次拟减持的金额区间跨度较大,最高拟减持金额达到15.60亿元,最低拟减持金额仅为33.27万元。

进一步分析减持比例,计划减持比例达到3%及以上的企业有38家,涉及金额高达103.41亿元,占总金额的52.59%;计划减持比例在1%~3%(不含3%)之间的企业有47家,涉及金额为62.94亿元,占总金额的32.01%;计划减持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为27家,涉及金额为30.26亿元,占总金额的15.39%。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上周发布减持计划的112家公司分布于33个证监会(新)一级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3家),合计占比达42.86%。若按计划减持上限计算,上述三大行业潜在套现规模或突破106.66亿元,套现金额占比达54.25%。

计算机通信、点子行业减持“活跃”

致尚科技(301486)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计乐宇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股东计乐强同样计划减持不超过1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股东计乐贤计划减持不超过1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特定股东计献辉也计划减持不超过1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3.15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致尚科技的业绩表现呈现出复杂态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4.07%,然而归母净利润却录得6727.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85%,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令人关注。进入2025年,公司经营情况有所改善,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52.54%;归母净利润达2358.55万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64.57%,展现出一定的复苏势头。

朗科智能(300543.SZ)股东刘晓昕、刘孝朋、郑勇、潘声旺、张和平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793.70万股,拟减持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2.59%。按公告日收盘价,合计可套现约8619.5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起,上述四位股东便开始减持公司股份。迄今为止,刘晓昕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05.8万股,累计套现约2346.26万元。刘孝朋累计减持公司股票388.15万股,累计套现约6177.47万元。郑勇累计减持公司股票64.8万股,累计套现约559.61万元。潘声旺累计减持公司股票986.38万股,累计套现约1.21亿元。

此外,公司股东潘声旺、张和平则计划清仓式减持公司股份。其中,潘声旺持有公司股份46.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5%,其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6.61万股公司股份;张和平持有公司股份14.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5%,其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4.35万股公司股份。

龙芯中科(688047.SH)股东中科百孚计划减持不超过388.62万股,占总股本0.97%;北工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358.38万股,占总股本0.89%;横琴利禾博计划减持不超过250.40万股,占总股本0.62%;鼎晖祁贤计划减持不超过118.30万股,占总股本0.30%;鼎晖华蕴计划减持不超过87.30万股,占总股本0.22%。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15.60亿元,成为本次减持金额最大的上市公司。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或经营需要。

从财务表现来看,龙芯中科目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微降0.28%;归母净利润亏损6.25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入2025年一季度,尽管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至1.25亿元,但仍未扭转亏损局面,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51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02.2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多家公司股东计划减持

银之杰(300085.SZ)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何晔(2007年12月至2023年5月任职公司董事及深圳银之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18万股(占比3%),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06万股(占比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12万股(占比2%)。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可套现约6.88亿元。目前何晔持有公司股份9218.84万股,占总股本的13.05%。

财务数据或揭示出银之杰面临的经营困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下降15.02%;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29亿元,较上一年度下降9.98%,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业绩颓势明显。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虽营业收入录得1.73亿元,同比下降17.1%,但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3139万元收窄至2562万元,经营现金流净额实现1997万元,同比增长138.7%。不过,整体营收下滑与持续亏损的局面,依然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担忧。

润欣科技(300493.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润欣信息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537.7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截至公告披露日,润欣信息持有公司股份约1.0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65%。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可套现约3.13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润欣科技近年经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20.16%;归母净利润达3636.98万元,同比微增2.07%。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增长趋势,实现营收5.86亿元,同比增长5.93%;归母净利润1269.92万元,同比增幅为4.42%。

专用设备制造业减持情况值得关注

山外山(688410.SH)发布公告称,股东大健康和力远健鲲因自身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285.26万股,本次减持比例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4%。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可套现约1.62亿元。

此外,大健康和力远健鲲在公司上市前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系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940.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12.26%。

财务数据显示,山外山业绩呈现明显波动。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67亿元,同比下滑17.80%;归母净利润7088.6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3.55%。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有所改善,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母净利润3700.64万元,同比增长8.10%。

对于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公司解释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受重症能力建设政策影响,公司高毛利率产品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销售占比下降,且营业成本降幅低于营业收入降幅,导致利润空间压缩;二是销售费用与研发投入显著增加,进一步影响了盈利表现。

减持目的多样,个人资金需求占比高

公告统计显示,在112份减持计划中,超60%的股东以“个人资金需求”(含股东自身管理需要、自身资金需求、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个人资金需求等)为由。

赛腾股份(603283.SH)公告称,因个人资金需求,控股股东孙丰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299.86万股(占比1.50%)。因个人资金需求,公司控股股东曾慧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299.86万股(占比1.50%)。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2.65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0.53亿元,同比下滑8.85%;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下滑19.30%。2025年一季度,赛腾股份营收同比下滑5.67%至7.3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7.62%至6836.02万元。

香山股份(002870.SZ)公告称,股东赵玉昆和陈博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96.23万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6%。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2.84亿元。

三超新材(300554.SZ)公告称,实控人邹余耀计划减持不超过564.72万股,占总股本4.94%。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1.15亿元。此次减持的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

国科恒泰(301370.SZ)公告称,公司股东国丰鼎嘉、国科鼎奕、国科瑞鼎、国科嘉和金源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4.7%的公司股份。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可套现约2.25亿元。此次减持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

此外,公告指出,国丰鼎嘉、国科鼎奕、国科瑞鼎、国科嘉和金源互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43,296,53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9.2003%,占公司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9.2719%。

必创科技(300667.SZ)公告称,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代啸宁及股东新华都实业集团(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约6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约1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83%)。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预计套现约1.21亿元,减持原因均为自身资金需求。

实控人、董监高等减持状况

在减持的股东类型方面,涉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的减持活动呈现活跃态势。统计数据显示,在发布减持公告的企业中,44家企业涉及上述重要股东减持,占比达39.29%。这些企业的实控人、董监高及控股股东合计拟减持金额约55.42亿元,占市场总拟套现金额的28.19%。

从减持规模分布来看,不同企业间差异显著。其中,9家企业的相关股东拟减持比例达到或超过3%,包括盛通股份、三超新材、新宏泽等,此类企业的股权结构变动可能对市场预期产生较大冲击;而21家企业的拟减持比例在1%及以下,合计拟套现金额为10.48亿元,反映出相对温和的减持需求。

佳创视讯为例,高管胡勇与黄敏的合计套现金额仅33.27万元,凸显基层核心人员以零星减持为主的特征。整体而言,尽管涉及实控人、董监高的减持数量有所增加,但当前市场的套现规模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投资快报记者将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减持进展及市场反应,敬请留意后续报道。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