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创企被曝推进超7亿融资:机器人负载是Figure AI 2倍、今年量产、35名员工

2025年05月08日,19时42分57秒 科技新知 阅读 6 views 次

人形机器人创企被曝推进超7亿融资:机器人负载是Figure AI 2倍、今年量产、35名员工

编译 | 金碧辉

编辑 | 程茜

智东西5月8日消息,今日早晨,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由赛纳普思金融科技公司(Synapse Financial Technologies )前CEO桑凯特・帕萨克(Sankaet Pathak)创立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oundation正推进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20亿元)B轮融资,计划将成立仅一年的公司估值提升至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2.07亿元)。

据The Information援引本周与Foundation创始人帕萨克沟通的匿名消息人士称,本轮融资意向方为沙特王室家族办公室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尽管Foundation刚刚实现收入零突破,且Foundation的掌舵者曾因前公司财务纠纷陷入司法调查,这一激进的融资目标仍透露出资本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狂热。

一、Phantom机器人首秀即跨界,从家庭服务到酒吧DJ的应用探索

帕萨克于2024年2月创立Foundation,目前拥有约35名员工,并在2024年初完成了1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949.04万元)的种子轮融资(Seed Round)。

此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Tribe Capital以及由Tribe Capital前合伙人塞西创立的AI领域风险投资机构Defined Capital,目前,Defined Capital正在参与Foundation的新一轮融资谈判。

Foundation的核心产品人形机器人Phantom定位为“替代人类执行危险任务”,主打劳动力短缺场景制造及家庭服务等领域。

Phantom搭载自研AI驱动系统,支持动态平衡、物体识别及任务规划,官方称其负载能力达50公斤,为竞品Figure AI机器人的两倍。Foundation计划2025年实现小批量量产,目标覆盖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30%的高危作业场景。

2025年1月,该机器人在旧金山酒吧完成DJ表演,展现出复杂环境操作能力。根据Foundation规划,其商业模式将以“机器人租赁+软件服务”为主,目前已通过汽车制造商及物流企业的试点项目和政府补助实现收入。

▲今年2月份Phantom人形机器人在旧金山完成DJ表演

二、Synapse前CEO再出发,新公司估值一年暴涨9倍

就在帕萨克创立Foundation前一个月,其掌舵的Synapse因与银行合作伙伴的账目分歧突然崩塌,导致客户数千万美元资金去向不明。

据The Information 2024年5月的独家报道及多家外媒披露,导致Synapse崩溃的核心银行合作伙伴可能为Evolve Bank & Trust。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区域性银行,在2023年与Synapse的合作中因客户资金账目分歧引发连锁反应,最终成为压垮Synapse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已于2024年针对Synapse数千万美元资金去向不明的事件启动陪审团调查,相关破产程序中的法庭文件透露出,超9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为6.92亿元)资金面临因账目混乱面临无法追回的风险。这一数字相当于Synapse鼎盛时期总资产规模的12%。帕萨克认为Synapse没有任何不当行为,称银行存在“不当转移资金”的问题。

如今,帕萨克与加密货币交易所Tribe Capital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阿尔琼・塞西(Arjun Sethi)、机器人领域连续创业者迈克・勒布朗(Mike LeBlanc)共同创立的Foundation,已成为硅谷AI机器人浪潮的代表企业之一。

三、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双重挑战:技术竞赛与资本热潮

特斯拉、OpenAI等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特斯拉计划将其Autopilot自动驾驶技术与Optimus人形机器人系统打通,试图通过大模型提升机器人动态决策能力;OpenAI则在收购AI编程公司Windsurf后,探索将语言模型转化为机器人控制指令的技术路径。

这场由资本驱动的技术竞赛中,初创企业的估值逻辑已脱离传统商业模型。即便尚未盈利,Foundation凭“AI+机器人”的想象空间,或能获得数十倍于早期轮次的估值跃升。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资本热潮下,两大现实难题正浮出水面。首先,中美贸易摩擦推高核心硬件成本,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价格普遍上涨30%,给依赖进口元件的企业带来压力。

另外,行业面临严重的数据储备不足,要训练出能处理复杂任务的通用人形机器人,需要累计百万小时的实际操作数据,但目前多数公司的数据储备仅达目标的五分之一,数据储备制约了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能力。

结语:从资本狂欢到落地生死局,人形机器人如何破圈?

Foundation的百亿估值冲刺,透露出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赛道近乎狂热的期待。AI技术的突破让机器人多任务处理成为可能,然而,创始人背景争议、行业数据壁垒及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风险,均为其蒙上阴影。

这家成立仅13个月的公司,能否在特斯拉、OpenAI等巨头环绕的赛道中撕开缺口,仍需时间验证。而帕萨克能否借机器人扭转个人声誉,或许比技术突破更具戏剧性。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