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姐妹狂飙,消费浪潮里的明线和暗线

2025年05月08日,15时58分24秒 科技新知 阅读 9 views 次

文 |湾流经济评论

港股三姐妹狂飙突进。老铺黄金在3月5日以600港元/股的价格超越腾讯,成为港股新一任“股王”,股价持续飞涨;蜜雪冰城则在3月创造了现象级IPO,成为新一代港股“冻资王”,最新市值已超过1900亿港元;泡泡玛特国内国外两开花,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最新市值超过2600亿港元。

很多人说,这是中国新一代消费方式的崛起。但《湾流经济评论》认为:

这里暗含着几条逻辑线:明线恰恰是势不可挡的消费降级大趋势;暗线是需求分化与独特的商业模式。

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不再频繁地用一瓶瓶茅台换取商业合作,而是拿着闲钱买件取悦自己的金银首饰。毕竟,都不谈业务了,还不让自己开心一点?

消费潮流浩浩荡荡

似乎从改革开放开始,国人一直在经历日新月异的消费崛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外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三大件也构成了国人对电气的初印象。

九十年代开始,空调、录像机和电脑成为新的三大件。当时,中国也已跨越长城,接入了国际互联网。

入世之后,汽车市场加速对外开放,民营及外资厂商大规模投产,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购车选择。2009年,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并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随后,房子又成为成家的必选项,并一跃成为最大消费品。

与此同时,伴随着房地产和大基建的迅猛发展,茅台、片仔癀、冬虫夏草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些商业运作里的润滑剂,激活了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效率的引擎。

直到疫情来临,消费崛起似乎被按下暂停键,伴随而来的是一波又一波消费降级:

2024年10月,70城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跌5.9%,创下2015年以来最大跌幅;

房子之外,车子也难逃宿命。2024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下跌28%;

整体消费数据上,2025年2月,CPI同比下跌0.7%,为去年1月以来最大跌幅。

短短三四年,恍如隔世。

“消费”是经济晴雨表

一边风雨一边晴。消费降级大背景下,港股三姐妹销量暴涨:

2024年,老铺黄金销售业绩98亿元,同比大增166%;

蜜雪冰城年销量70多亿杯,相当于每个中国人都喝了5杯;

泡泡玛特2024年利润大增188%。

港股三姐妹是消费降级里的异类,还是典型?

经济学中有个“口红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更愿意购买价格较低的奢侈品。比如他们会放弃购买动辄数万元的手提包或毛皮大衣,转而购买几百上千的中高端口红。

当然,“口红效应”并不局限于口红等化妆品,还包括其他种类的高端产品,比如价格较高的啤酒或者小件的电子产品。

类似的理论还有“裙摆指数”,是指经济状况好时,女性的裙子较短,裙摆也较高,这样就可以展现其昂贵的丝袜;反之,裙子较长。

老铺黄金,这个黄金首饰界的爱马仕,是在金价飙升下突具性价比的。毕竟现在黄金饰品每克单价都突破千元了,消费者再加点预算甚至不用加,就可以买到设计感甩其他品牌几条街的首饰,何乐而不为?

泡泡玛特,有人说它提供了情绪价值,跟消费降级没有多大关系。这不笑话,和成千上万买一次快乐相比,几十块钱的盲盒还不一撸到底?

况且腾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白惠天也对媒体表示,盲盒很容易在经济压力大的社会中流行,背后正是“口红经济”原理。在人们买不起房、车,无法出国旅行的前提下,这种“廉价非必要之物”可以起到替代作用。

此外,泡泡玛特经历股价过山车后重新雄起,根本原因是海外业务带来了一半左右的收入,且增速远超人们的预期。而它在国外爆红,不仅因为产品符合用户审美,更重要的是极高性价比。毕竟,盲盒的价格只有手办的1/3、1/4左右。

蜜雪冰城,不必多言,人家本就是靠4元柠檬水打下的江山。

当然,不仅是港股三姐妹,古茗、卫龙、布鲁可等茶饮、零食、玩具股,都在港股市场收获相当亮眼的成绩。

港股三姐妹狂飙,消费浪潮里的明线和暗线

由此,消费降级已将主要消费群体团团围住:

老铺黄金,围猎25岁以上中高收入人群;

泡泡玛特,拿捏初入职场的白领;

蜜雪冰城,给予Z世代大学生短暂的快乐。

只有时代的蜜雪冰城

当然,有一说一,港股三姐妹能走到今天,除了消费降级趋势这条明线外,还有两条暗线:

第一条线是需求分化。

这几年,房子、车子、大家电等基础消费品普及后,消费趋势开始从大众化过渡到个性化;个性化意味着分化;分化意味着小众;小众则可以完全摆脱经济周期;逆势增长就变得不足为奇。

这样,供需的逻辑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逻辑是“需求决定供给”,做菜需要酱油,洗澡需要沐浴露;现在的逻辑是“供给决定需求”,只有对应的供给被创造出来,消费者才会“发现”自己的需求。就像iPhone诞生之前,消费者压根想不到,没有它,工作、生活都得停摆。

正如当下的年轻人,完全有经济能力为自己的情感需求支付高溢价,用好物彰显个性、充实自己的社交货币。所以,即使另一部分年轻人看不懂盲盒和潮玩,也不妨碍它们爆火。

第二条线是港股三姐妹独特个性和机遇。

老铺黄金,用一口价打破黄金按克计价的消费惯性,并通过古法手工、夺目的设计在一片红海中杀出血路。

泡泡玛特则在疫情期间完成了腾飞。因为疫情让盲盒类产品“偶然”迎来了产能窗口期。2020年左右,海外订单取消,产能延迟,部分玩具代工厂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只能无奈接下之前看不上的盲盒订单。

说看不上,是因为当时中国玩具代工水平已经是国际顶尖,而盲盒订单制作相对简单。当然,玩具代工厂的加入,也让盲盒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并完全占领用户心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蜜雪冰城就更特别了。它不是一家普通意义上的茶饮公司,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以生产为内核,是茶饮界的比亚迪。

和比亚迪全栈自研类似,蜜雪冰城的核心本体是第一方工厂+第一方仓储物流,在此基础上的第二层本体才是4.5万个终端加盟店。

核心原材料100%自产;

饮品食材总自给率超过97%;

工厂体系基于第一方自建工厂,员工是自家全职,冷链物流车也是自己的……

只有这样,蜜雪冰城才能向生产要利润,再通过4.5万家门店的天量订单进一步摊薄成本。

所以从理论上说,当茶饮界卷无可卷时,蜜雪冰城还能拿出降价这一杀手锏,且底气十足:

“还有谁?!”

所以说,成为TOP 1,是天时、地利、人和交织的结果,正是应了那句话:

没有蜜雪冰城的时代,只有时代的蜜雪冰城。

参考资料:

(来源:钛媒体)

  • Financial Times:China’s retail sales jump but property gloom persists
  • 虎嗅:雪王登上千亿市值,茶饮圈仍然一片红海
  • 三联生活周刊:国产潮玩,情绪价值撬动的千亿市场
  • 虎嗅:玩具时代,正在消亡
  • 远川研究所:小而不倒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