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人生在世皆浮沉,人生浮沉皆浮云

2025年05月07日,16时00分40秒 加密货币 阅读 10 views 次

隔夜由于美新罕布什尔州州长签署批准了全美首个战略BTC储备法案,刚刚抹平五一假期涨幅的BTC,又“嗷”地一声涨上去,从95k水平拔到了97k一线。这些情况都汇编在了今早5.7教链内参《新罕布什尔州州长签署法案》

各路大V、KOL又如打鸡血般宣布什么史诗级的里程碑。教链相对佛系,内心毫无波澜,手上也就没有任何动作。既没有加仓,也没有减仓。

仔细思量一番,其实也不能说是毫无波澜,而是夹杂着隐隐约约的不安。既担心错过了相对低位加仓的机会,又担心牛市加仓重蹈当年牛市过度乐观的覆辙。

虽然已经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也通过自己的辛苦积累初步拿到了一定的结果,但是面对阴晴不定、浮浮沉沉的市场,教链却始终无法做到像某些大V、KOL那样,抄底逃顶,胸有成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身家数亿早自由,辛勤日更赛老狗。对于这种悖论般的迷惑行为,教链也不知道应当作何解释。毕竟,咱也没有几个亿不是?也就无从真正体会几个亿的心态。不过教链肯定是个懒人,这才刚刚吃得饱饭,就不怎么想勤奋了。

社会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把每个齿轮的旋转都严丝合缝地计算得分毫不差。你就是个孙悟空,又如何能逃得脱如来佛的手掌心?到头来还是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后再出卖劳动力给那个钦点的来自东土大唐去往西天取经的唐僧打工卖命。

如果能拿到如来佛祖亲口承诺的佛位功果,孙悟空这番打工卖命也算是值了。如果拿不到,这破工还有啥好打的?还不如好好躺平,至少还能留个健康留条命,留的青山有柴烧。说不定哪天抓住个人生复利的机会,就咸鱼翻身了。就算是到死也没抓到什么咸鱼翻身的机会,至少也是平平安安过一生。

互联网上不断上演魔幻现实主义,令最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都感到汗颜。一边是出轨戏中挖出学阀系统性安排自家后代挤占优质教育资源和上升通道,另一边是教授学者、升学专家声嘶力竭地、人间清醒地大谈阶层固化,背景决定论,力劝无背景的家长孩子彻底死了走XX专业发展道路的心。

仔细想想,这两类人都不像是什么好人。前一类人背叛了人民。后一类人则是假装站在人民的一边实则是进行劝降。

教员当年告诫人民要永远革命。他们却劝人民放弃革命。他们能是什么好人?

特权门阀之所以滋生,恰恰是因为人民被计算了。人民被算法按头起早贪黑、终日忙碌,无暇实施监督。人民被忽悠地日渐麻木,心中早已忘却了掀桌子的选项。

赛博时代的革命,更多是悄无声息地范式转移。从传统中心化金融范式,转移到去中心化的BTC,就不啻于一场伟大的革命。持有BTC,逃离传统收割体系,无异于掀了传统分配体系的桌子。

中本聪说,BTC是一场社会实验。请注意他说的是社会实验,而不仅仅是金融实验,或者货币实验。有人说,BTC有可能失败,社会实验有可能不成功。但是有网友反问的好,难道只有胜利的革命才有价值吗?

在子女教育这个问题上,教链觉得,父母还是少替孩子过度操心比较好。如果学阀父母接受自己子女平庸,放任他们做一个普通人,也就不会闹出这么多只手遮天、系统腐败的问题。如果普通父母接受自己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少听那些个培训机构、专家学者忽悠指点,也就不至于强势替孩子做主,抹杀了孩子做自己的机会。

说实话,为什么一定要出人头地?为什么一定要做人上人?就现在这个社会,就现在这个生产力,随便做哪行会饿死?如果怎么都饿不死,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对啥有兴趣就去干啥,想读什么专业就读什么专业,想换公司就换公司,想换行业就换行业?

做自己,追随自己的内心,只做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情,平平淡淡一生一世,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

在教链看来,无论是家族荫护青云直上的子女,还是父母之命精心投机的孩子,只要他们过的是长辈安排的人生,而不是自己选择的人生,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也许他们会对被安排感到满意,也许他们还会对享受到某些特权而感到爽快,但在上帝看来,不过是一坨重量几十公斤的碳水化合物在几种激素分子的刺激之下毫无意义地蠕动罢了。

何必太在乎人生的浮浮沉沉?高潮、低谷、成功、失败、困难、挫折都是人生体验。父母应该做孩子独闯天涯时的后盾,只是护他失败时不至于粉身碎骨,而不应该做拔苗助长的种秧人。

(来源:比推)

说明: 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