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购正在帮线下商家把失去的拿回来

2025年05月07日,14时25分28秒 科技新知 阅读 24 views 次

随着阿里的下场,即时零售的战争正变得愈发激烈。

作为被“围攻”的一方,美团过去一个多月动作频频,试图将护城河挖得更深。

动作之一是构建贯穿不同业务条线的会员体系。3月底,美团将会员体系升级为从普通到黑钻的6个等级,串联美团生态内的20多个业务板块,覆盖神券、酒店、出行、生活、影音及客服等六类权益。

这是美团首次将多端业务整合进一套会员体系中,用户在美团生态内消费均可积累成长值、提升等级,享受跨品类权益互通。

与此同时,美团继续提升骑手福利待遇。4月初,美团在福建泉州和江苏南通等地试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骑手自愿完成参保登记并实际缴费后,美团将给予50%现金补贴。

奔跑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骑手,是即时零售的履约主体。平台提供更多补贴,帮助骑手解决养老保险难题,可以让骑手心里“有底”、生活有保障、工作更安稳。对于平台来说,这有助于保持运力充沛,从根本上提升即时零售的消费体验。

到了4月中旬,美团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并在美团APP内开辟一级入口。根据官方介绍,闪购是“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可实现“30分钟送万物”,已覆盖蔬菜水果、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数码家电、美妆护肤等十余个主要品类。

美团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闪购部门。过去七年间,这块业务把重心放在打磨模式、接入品牌和商家、拓展闪电仓等方面。随着平台自身和供需两侧的条件成熟,美团最终正式推出独立的闪购品牌。

从用户、骑手到品牌、流量,美团为闪购叠上重重“护甲”,以抵御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而在底层能力上,美团多年沉淀的长板,也是美团闪购参与长期竞争的依仗。

外卖类似,即时零售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做”的简单生意。十余年间,围绕用户、商户、骑手、技术、生态等多个维度,美团都下了苦功夫。

以履约能力为例,美团积累了超700万骑手,平均配送时长不到28分钟,且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5%。同时,平台通过智能配送系统实时预测订单需求、动态调度运力,将骑手空驶率降低至15%,同样比对手更低。

闪购正在帮线下商家把失去的拿回来

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可以在一两个指标上追赶美团,比如大规模补贴、浇灌流量等,但短时间内很难在各个维度上均与行业老大哥比肩。

美团坐拥如今的竞争地位,背后是贯穿需求侧、供给侧和平台侧的系统级壁垒。如今,这一壁垒正在即时零售领域释放威力。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新电商模式,到底长出了什么新能力?由外卖延伸出来的闪购,到底是怎样的新物种?

A

即时零售是当前最具前景的消费赛道之一,尽管规模尚不及电商,但最近几年的增速远高于后者,且替代效应越来越明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比同期网络零售增速高出17.89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

美团等互联网大公司很早就预见到即时零售的价值,将其视为新的增长点,为之倾注大量资金和资源

其中,美团布局最早、动作最大,已将即时零售培育为业绩新引擎之一。目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突破1800万单,且保持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闪购正在帮线下商家把失去的拿回来

迅猛发展的即时零售,已成为社会消费下一阶段的潮流所向。

中国的零售进化史主要分三阶段:传统零售→快递电商→即时零售。以商超和购物中心为代表的传统零售,解决了商品的集中流通问题;快递电商解决了零售货架的线上化——淘天是百货商场的线上化,京东是家电商场的线上化,拼多多则是农贸集市的线上化。

过去二十余年,国内零售行业的发展主线是,笨重的线下批发、经销、零售链条经历互联网改造;电商平台省去大笔中间环节,将资金、资源投入到需求侧和履约侧,特别是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上,实现一周达、三日达、次日达乃至当日达,从根本上变革了消费体验。

凭借传统线下零售难以比拟的价格优势、24小时购物便利性、无限扩展的商品选择、个性化推荐、便捷的售后服务,快递电商一步步成为社会零售的主流。

但与此同时,快递电商的短板也日益暴露:基于中心化供给和履约网络的中心化供给无法面面俱到;配送速度仍然偏慢,与年轻一代消费者“马上就要”的需求不匹配。在这一层意义上,传统零售和快递电商均属于“中心化零售”。

相比之下,即时零售通过本地零售的数字化,以及商品的“分布式供给”,实现了零售效率提升、服务时效升级和供给升级。

作为这一模式的代表,美团闪购并非外卖,而是能够取代快递电商的日常购物方式,创造的是30分钟万物到手的体验。对于消费者而言,闪购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快”和“多”,这也是赛道内各大平台的比拼重点。

以3C数码为例,每当苹果、华米OV等厂商发布重磅新品,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渴望第一时间上手新机。但传统电商平台往往需要次日达,促使消费者纷纷转向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

去年9月,iPhone 16发售后,一些消费者直接在美团闪购从附近门店下单,仅用时10分钟,就从外卖小哥手中拿到了新手机。

另一方面,随着“下单后半小时送货上门”深入人心,以往从传统电商平台购买非急需品的消费者,开始转投即时零售平台,进而促使平台和商家在“多”上下功夫。

即时零售原本瞄准的是应急需求,比如深夜看球的啤酒、零食,出差在外的数据线、一次性内衣裤,或是紧急情况下的退烧药、避孕药等。但如今,许多消费者在非急需情况下,也会逛一逛闪购,把即时零售当成“万能商店”来使用。

针对需求侧的这一变化,平台纷纷扩充商家矩阵和商品类目,大都实现了主要品类的全覆盖,甚至囊括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电。

比传统商超和快递电商送得更快、SKU更多,是即时零售的突出优势。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不仅开辟了新场景、发掘并满足了新需求,也对传统零售生态构成了替代挑战。

B

除了革新需求侧的消费体验,即时零售也在供给侧带动商家捕捉新客户,并提升自身的供给能力和供需匹配效率。

即时零售是第一个同时提升线上线下零售效率的购物模式。以美团闪购为例,平台通过“海量本地商家+全国仓网+骑手30分钟履约”,同时将线上交易效率和线下供给优化提升到极致,并促使商家自我提升和变革。

从供给侧看,近年来,闪购在供给丰富程度和质量上取得显著进展。

一方面,平台不断引入大品牌,苹果、华为小米、美的、沃尔玛、迪卡侬、无印良品等知名品牌持续入驻、加码合作,带动3C家电和日用百货等核心品类快速提升,供给大幅丰富。

以苹果为例,自2020年起,闪购每年都会支持苹果新品预售;截至2024年9月,入驻美团闪购的Apple 授权专营店已近7000家,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华为门店也增至4500余家。

就连要求送装一体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闪购也通过与苏宁、美的、奥克斯等合作,实现了大家电也能闪送,并同步安装,体验已经与传统电商相差无几。

除了大型连锁商家,中小商家同样是即时零售供给的关键拼图。

目前,闪购除了与超 570家品牌商、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达成合作外,还接入了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的41万家本地中小商家。

另一方面,闪购孵化的闪电仓模式也取得了超预期进展。

闪购正在帮线下商家把失去的拿回来

美团2020年9月启动闪电仓,在人口密集区域的偏僻地点开设一两百平方米的小仓库,主要上架日用百货、快消、美妆等品类,单个仓库的SKU约为5000~1000个,远超一般中小超市的SKU规模,并根据平台数据及时调整。

闪电仓不仅缓解了本地供给不足的难题,也重塑了即时零售的供应链。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商品范围,从周边商铺库存拓展至全国各地的供应商,从“一键买三公里”延展至“一键买全国”。再加上半小时送达的用户体验,即时零售隐然具备了部分替代传统电商的潜力。

许多商家注意到了闪电仓的增量价值,并将其视为全新渠道。不少商家已经开设线上门店,如今希望再接入闪电仓。此外,许多数码家电品牌已经自建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但依然要积极开仓、入仓,以获得传统电商场景之外的新客流、新订单。

截至2024年底,商家通过闪购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超3万个美团闪电仓,预计2027年增至10万个。距离消费者三五公里、24小时接单的闪电仓,是闪购“30分钟万物到手”的基石之一。

除了中小商家,家电、日用百货等领域的品牌商均加大与闪购的合作,积极布局闪电仓。闪购也逐步超过传统电商,成为多家大品牌商最重要的线上渠道。

2024年1月,美团和名创优品以闪电仓业态开出第一家专做线上的“24 小时超级店”。10个月后,店面数量达到约500家,累计业绩破亿元。同月,名创优品宣布2024年在美团上线超过800家闪电仓形态的“24 小时超级店”。

此外,即时零售带来了更精准及时的市场需求情报,让大大小小商家能够改进SKU矩阵,提高经营效率。

以啤酒为例,一般而言,线下渠道供给侧重百威、青岛、雪花,而线上需求是精酿、大乌苏、鲜啤等,线下渠道对市场需求的反馈相对滞后。

闪购以平台为主、直营为辅的模式,一方面以更高效的闪电仓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一方面解决了“人货匹配”的难题,帮助线下商户捕捉用户需求。

闪购作为优质供给的有效补充,在提升体验和服务、培育用户即时零售的消费习惯方面,正在用需求倒逼线下供给快速适配升级。

从团购、外卖再到闪购,美团扎根线下,一直站在线下实体这一边,把汇集在线上的流量搬到线下店,再把店里的货、菜半小时内运回用户家里。外卖也好、闪购也好,美团植根本地的特点,能够让商家扩大服务半径、降本增效。和传统零售相比,美团闪购的真正价值是以帮助线下中小商家做大增量实现的。

C

过去二十余年,社会零售的大趋势是线上化;但最新数据显示,线下商业反攻线上电商的长期趋势已经开启。

线下商业线上化的基本逻辑是,房租贵、线上流量成本高,线上零售的经营成本、运转效率等长期压制线下。如今,主要城市房租下降,带来线下成本削减;反而是线上流量的价格水涨船高。

多重因素作用下,线下零售的“反击”悄然开始。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线下实物零售增速已经逐渐追平线上实物增速。

今年3月,我国社零总额为4.09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2月的4.0%,也高于4.4%的Wind一致预期,是2024年以来社零同比增速超一致预期幅度最大的单月,可见消费内需正在显著复苏。

分渠道来看,线上线下渠道均加速增长,线下渠道增速明显,便利店、超市增长高于平均水平。1~3月,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9.9%。

面对正在复苏的线下零售,商家希望依靠即时零售平台抓住机会。即时零售通过分布式供给,成为本地实体的增量渠道,而配送时长缩短至30分钟,又让商品可及性等体验远超线上传统电商。

这才有了美团闪购品牌升级之时,上百家品牌纷纷“站台”,背后是零售渠道希望从线上电商回到本地,获得实打实的来自本地的生意增量。

同时,美团历时多年、砸下重金,通过餐饮建立即时配送网络,可以应用于即时零售板块,帮助线下商家获得更多生意。那些本应在线下得到更好满足,或是在线下也能满足、却因线上虹吸而损失的生意,正在被美团闪购“交还”给线下商家。

闪购的服务边界也在扩宽。过去,由于供给相对有限,消费者主要通过闪购购买应急商品,比如数据线、一次性内裤、药品等;如今,随着闪电仓网络不断完善,闪购正在从应急走向日常,成为日常化购物平台。

同时,由于线下链条缩短,线下租金和线上流量成本趋同,加上品牌方有意识地引导线上线下错款或同款同价,线上线下价差已经缩小。即时零售不仅送得快、品类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长期来看,闪购有望帮助线下无数小商家从线上电商拿回20%~30%的生意。对于线下商家而言,这不是存量切换,不是补贴消费者,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增量。以即时零售为新的杠杆,美团正在推动的,或许是电商社会效益与线下商户效益的再平衡。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