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营收重返百亿,三只松鼠(300783.SZ)还能“燎原”零食江湖?
营收重返百亿大关后,三只松鼠(300783.SZ)启动港股IPO。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4月25日披露,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只松鼠)递表港交所主板,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三只松鼠此次计划使用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深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推进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张、提升数字化能力及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战略投资与并购及其他一般性运营资金。
三只松鼠港股IPO的融资用途紧扣业务核心,旨在巩固其在休闲零食市场的地位。从供应链降本提质,到全渠道拓展市场,再到通过创新和并购寻求突破,每一项规划都承载着企业的增长野心。然而,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三只松鼠赴港IPO能否令公司再度“燎原”零食市场,仍有待观察。
蛰伏四年重返“巅峰”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三只松鼠2012年由章燎源创立,从单一坚果品类起步,发展为中国最大中资休闲零食企业。作为零食市场的开拓者,三只松鼠营收曾从2014年的9.24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019年的10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2%。这一阶段,三只松鼠凭借较为敏锐市场洞察力,抓住互联网电商崛起的机遇,通过线上渠道迅速打开市场。其独特的品牌形象、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受到消费者喜爱,成为休闲零食行业的明星企业。
2020-2023年,受电商行业格局变迁、流量红利消退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公司营收因线上获客成本上升、线下业务拓展受阻等逐年下降至71.1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股东减持动作不断,自2020年7月首发限售股解禁后,部分原始股东开启减持进程,公司股价一度从2020年5月的90.33元跌至2024年2月的14.3元,跌幅高达84%。
穷则思变,经历低谷后三只松鼠开始采取一系列战略调整措施,包括推出“高端性价比”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全渠道销售以及积极孵化新品牌等。2024年,三只松鼠营收重返百亿大关,达到106.22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4.08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以2024年零售额计,三只松鼠为中国第四大零食公司,2022年至2024年,公司零售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在中国前五大零食公司中增长最快,达到18.86%。同时,公司为中国最大的中国本土零食公司,亦为中国最大的线上零食公司,市场份额为3.2%。
竞争白热化,再陷增利难
三只松鼠虽重回零食行业“舞台”中央,但零食是否仍是“好生意”,恐难定论。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零食行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对休闲零食的需求持续增加。据灼识咨询数据,2019-2024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从10816亿元增长至134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预计2024-2029年将以5.5%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至17558亿元。
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和多样化。健康、营养、个性化成为零食消费的新趋势。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零食的成分、品质,对低糖、低脂、高蛋白等健康零食的需求日益增长。例如坚果品类,因其富含营养,符合健康消费理念,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同时,消费者对于零食的口味、包装、食用场景等方面也有了更高要求,追求个性化、趣味性的零食产品。这些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为零食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然而,行业竞争格局极为分散。大量白牌产品充斥市场,以低价策略占据一定市场份额。2024年,国内零食市场前五名和前十大公司分别仅占总市场份额的5.9%及10.4%。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品牌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以及渠道掌控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三只松鼠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37.23亿元,同比微增2.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滑22.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减少38.31%,仅为1.62亿元。良品铺子也在2025年一季度交出了营收和利润“双降”的业绩答卷。
利润下滑的背后,或许潜藏这零食企业在战略实施与市场适应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以三只松鼠为例,其“高端性价比”战略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但成本控制与定价策略的平衡仍需精细打磨。
2024年,三只松鼠坚果、烘焙食品、肉制品、果干、综合零食这五类核心产品平均售价同比分别下降9.3%、16.5%、14.2%、13.6%、8.8%。例如坚果类产品平均售价降至4.37万元/吨,较2022年下降12%。长期维持低价策略可能压缩利润空间,而若贸然提价又可能影响市场份额,如何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优化成本结构并合理定价,是其需要长期探索的命题。
在渠道方面,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模式虽具潜力,但也面临挑战。线上,对新兴流量平台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业绩受平台规则变动影响;线下,门店布局与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加盟模式下的质量管控与利益分配机制也需持续完善,以确保长期稳定的收益。
产品创新与品牌拓展上,多品牌与新品类的布局虽有助于分散风险、挖掘新增长点,但新业务的培育需要大量时间与资金投入。三只松鼠2020年以来布局的多品牌与新品类中,小鹿蓝蓝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金牌奶爸、围裙阿姨、超大腕、第二大脑、蜻蜓教练等多个子品牌,尚处于孵化阶段。公司若无法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实现新品牌、新品类的快速盈利,可能会拖累公司整体业绩,影响长期发展的资金储备与战略布局。
此外,行业竞争环境不断变化,新的竞争对手可能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或独特的产品定位入局,三只松鼠若不能持续创新、提升品牌壁垒,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可能被逐渐稀释。消费者健康意识与个性化需求的持续升级,也要求三只松鼠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不断进化,以满足日益严苛的市场标准。
综上所述,三只松鼠启动港股IPO,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抉择,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若公司能在上市后,合理利用募集资金,聚焦解决战略、渠道、产品创新等方面的难题,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持续优化成本与定价策略,提升渠道运营效率,加快新品牌和新品类的孵化成长,强化品牌竞争力,公司有望在港股市场的助力下,再次“燎原”零食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