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间,DeepSeek在美国刷屏,股民们焦虑“这是在做空英伟达吗?”
来源:硬AI
R1模型发布一周之后,来自中国的神秘AI公司DeepSeek刷屏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站。以至于AI投资者“modest proposal”一脸问号地发推: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位网友纷纷表示“是啊是啊,确实蹊跷”,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有人猜测,可能是因为:1月20日DeepSeek发布了可以媲美OpenAI O1的R1模型。但proposal老哥很执着的追问,这是周一的事了,但为什么偏偏是今天火了?

拥有20年投资经验的大V TMT Breakout总结了可能的四个原因:

这里提到的Andreesen,显然就是指华尔街顶级风投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en,他说了什么呢?

好家伙,大佬对DeepSeek真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词。Andreesen投过OpenAI、Databricks、Shield AI,无一不是行业翘楚。聊天机器人一个Character.ai也是他投出来的。
可以说,对于AI的最前沿发展,Andreesen算得上是权威了。
现在权威大佬给DeepSeek“盖戳认证”,这分量还真不轻。
不过,DeepSeek当得起这份“盛赞”。上个月发布的V3模型,仅用550万元2000张卡做的,和OpenAI几亿烧出来的一样好。
本周一发行的R1推理模型,更是技惊四座,赢得赞誉无数。
1月24日,在专业大模型排名 Arena 上,DeepSeek-R1 基准测试已经升至全类别大模型第三,其中在风格控制类模型(StyleCtrl)分类中与 OpenAI o1 并列第一。而其竞技场得分达到1357分,略超 OpenAI o1 的1352分。

至于纽约时报对DeepSeek的报道,我们也看了下,对DeepSeek的成功,纽约时报是既羡慕又警惕:

在我们的要求下,DeepSeek最新的R1模型很贴心地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
其实,硬AI注意到,不仅是纽约时报,这两天海外主流财经媒体“不约而同”的对Deepseek进行了关注。让我们感受一下画风。
英国金融时报:

经济学人:

连线:

CNBC还做了一个40分钟的深度视频,紧张兮兮的讨论美国AI是不是受到了威胁。

第四个原因,“英伟达反身性”就有点阴谋论了。TMT Breakout在与网友的讨论中,隐隐将英伟达周五下跌的原因指向DeepSeek的爆火。

恩……上面这段话诸位是不是看不太懂?没关系,我们把它交给DeepSeek-R1,马上解释的明明白白:

那么,R1爆火和英伟达下跌之间有什么关联呢?R1的答案:

比小编解释的还透彻,这细致入微,这推理能力,真是杠杠的。
而且……恩……大佬也是这么解释的:

不过,对于这个逻辑,华尔街大厂是不认的,Meta今年原定的500亿资本开支,小扎一句话就升到600亿至650亿。

看来,英伟达的芯片还是得继续买买买啊。
责任编辑: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