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怎么走?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2024年12月17日,20时43分19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9 views 次

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政策持续提振、企业盈利趋好、估值持续修复等支撑下,景气投资或将明年逐步回归,科技成长股、内需消费股、大盘价值股等有望占优,地方化债和并购重组是值得关注的投资主题。

2024年年关将至,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先抑后扬。9月底,伴随着三大金融部委政策“组合拳”释放积极信号并持续发力,市场迎来显著反弹。

展望2025年,市场风格将如何演绎?哪种风格可能占优?多家券商发布了2025年的投资策略报告,对未来一年A股市场的可能走势以及市场机会进行了探讨。

十大券商机构普遍认为,在政策持续提振、企业盈利趋好、估值持续修复等支撑下,景气投资或将明年逐步回归,科技成长、内需消费、大盘价值等有望占优,主题方面主要关注化债和并购重组。

2025年A股怎么走?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中金公司重回景气视野,重回赛道布局

A股市场底部可能已过,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结构性机会进一步增多。

我国部分产业基本面历经多年调整,产能有望在政策引导及产业自身趋势下走向出清,景气回升产业明年有望逐渐增多。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过去3年的投资理念可能面临调整,赛道研究、景气投资有望逐渐回归。

配置机会上重点关注四条主线:

关注的主题包括:并购重组、人工智能及新质生产力、化债受益、超跌优质龙头、以旧换新政策和消费场景修复以及美联储降息。

中信建投:看好跨年行情,A500将是核心指数

随着政策逐步加码展开与见效,2025年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虽然过程中难免出现震荡分化,但市场将不会缺乏投资机会。

在中性假设(内需政策完全对冲可能的外需冲击,物价合理回升)下,预计明年下半年可确认A股盈利复苏趋势,景气投资将逐步回归。

投资策略上,预计中证A500将是核心指数,主动构建A500增强策略。

报告表示,该指数定编制方法中,三级行业龙头公司具备优先入选资格,可及时纳入部分新兴领域的龙头公司,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此外,指数编制结合互联互通、ESG等筛选条件,便利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资产。

中金建投倾向超配几大线索:资产重估与化债受益方向(金融地产、地方开支相关类)、新质生产力方向、受益财政的“两重”“两新”方向,服务消费与潜在受益供给侧改革深化主题的方向等。

中信证券:等待发令枪,关注成长、消费和并购重组赛道

展望2025年,A股当前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国内的信用周期、宏观价格、A股盈利都将迎来周期上行的新起点,A股的投融资生态、投资者生态、产品生态也站上了全新的起点。

择时与配置方面,9月以来的快速上涨只是未来马拉松行情的预演,而核心城市房价企稳和信用周期上行是年度马拉松行情的发令枪,建议关注以下三条重要赛道:

天风证券:玉汝于成,注重并购重组和投资者回报类

美国大选结果当前对A股是“外因”,后续我国自身的政策发力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甚至外因的不利会激发内因的“反身性”。

普林格周期理论认为,一个典型的周期有6个转折点,对应6个阶段,均有对应的特征与不同的资产配置。目前,A股市场正在向普林格周期的阶段2运动,通常会出现非常强劲的股票市场。

2025年A股怎么走?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主题投资可关注并购重组和投资者回报类;行业格局改善逻辑下,可关注:

开源证券:慢牛进入第二阶段,重视“以我为主”

在政策思路转变催化下,2025年国内要素呈现三大镜像:一是从2024年的低通胀到2025年的温和通胀,而是从2024年的经济低预期到2025年的经济超预期,三是从2024年风格的极致到2025年风格的分散。

预计DDM三要素(流动性、基本面、风险偏好)温和修复将支撑牛市进入第二阶段,同时2025年国内要素>海外要素,2025年股市“以我为主”,股权投资时代已开启。

在内外双驱动视角下,行业配置方面关注:

华泰证券:上半年哑铃风格占优,下半年大盘成长或有表现

得益于渐行渐近的产能周期拐点,2025年A股盈利表现有望强于收入表现及国内宏观增长。

投资策略方面,2025年上半年“小盘+红利”的哑铃风格占优,下半年伴随库存周期企稳、供给出清初现曙光,预计大盘成长或有表现。

建议把握两条全年投资主线,内外需盈利剪刀差的反转、产能周期拐点。分别对应广义内需链、先进制造的战略配置机会。

民生证券:低估值策略或重回主导地位

如果本轮跨年行情展开,那么对于明年1季度的指数我们则会非常谨慎,中国资产的修复之路确定但漫长,大国的崛起并不需要通过1-2个季度的股票市场上涨来证明。

A股自由流通市值占居民持有通货和存款的比重当下处在历史低位,加之资产端缺乏优质资产,导致了阶段性游资+个人投资者风格的盛行。

缺乏产业基础下,主题投资的热闹程度正在接近历史新高,但是不稳定性也在孕育。值得一提的是,被动基金的发行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将权重往科技行业倾斜,但历史经验表明,这一动作完成后,反而是新纳入的权重股长期跑输的开始。这两重因素或许指示在未来某一时刻,10月以来的偏科技成长的风格面临交易层面的回归。低估值策略会在明年重新占据主导。

推荐:

华创证券:小盘成长短期占优,红利价值有望强势回归

再通胀牛市的上半场更多受益于货币政策的简洁有效立竿见影,即股票(权益)相较于居民储蓄(现金)再定价,持现意愿降低;下半场料将受益于财政政策的需求回暖,经济复苏带来实物资产的再通胀。

股市长期是称重机,短期是投票器。未来6个月剩余流动性继续充裕或决定风格。

历史上5轮剩余流动性抬升区间,四大因子普遍占优:小市值、高估值、高增长、高流通盘。板块:北证&双创>主板;市值:微盘&中证2000>上证50&沪深300;风格:成长&高估值>价值&红利;行业关注TMT为代表的泛科技;主题关注军工&并购重组

拐点确立到业绩回升本就存在6-9个月时滞,M1&PPI转正之时正是EPS回归之时,双宽政策对实物再通胀的冲击不容小觑,此前被相对投资者“弃如敝履”的红利价值将有望强势回归。

存量经济下权益长牛的根本来源:稳定自由现金流创造在低利率下的复利奇迹。预计红利价值将扩充为三大板块:消费内需(白酒家电医药龙头)、周期资源品(有色煤炭交运建筑)、红利低波(银行公用事业)。

国泰君安证券:关键词在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强国”

行情的关键动力来自无风险利率下降与风险偏好提振,2025H2有望出现经济预期上修;股市中线有望走出N型节奏。

迎接“转型牛”,棋眼在成长;关注地产链价值修复,看好出海与悦己消费。2025年投资关键词在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强国”。

主题推荐:并购重组/自主可控/人形机器人/悦己消费。

国投证券:遵循杠铃策略,关注科技成长和出海主线

展望明年宏观大势的核心是:中美新一轮政策博弈。若国内政策取向以见招拆招模式,那么上半年将继续震荡思维,只有“以内为主,先下手为强”模式才能获得震荡向上的主动权。根据历史数据推测,明年全年呈现震荡向上趋势,重大转折点或在二季度后期。

A股上半年定价核心矛盾在于风险偏好,下半年或转入到基本面。基于风险偏好的定价,其配置模式遵循杠铃策略,即由流动性驱动的中小盘科技成长(以科创50指数为核心,含并购重组等)和防御避险属性较强的大盘价值高股息(以银行为核心,含市值管理等)。

半导体是下一个“汽车”与中期出海大潮定价。我们强调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科技成长领域主线迹象开始明显,后续更高的期待是半导体能在国产替代加速+Q2景气拐点+AI产业链海外映射三个推动力下形成年度产业基本面主线。其次,中期A股出海依然是非常明确的主线方向,不是β转α的问题,更多是BETA的节奏问题。

责任编辑:何俊熹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