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2024年12月14日,13时52分53秒 科技新知 阅读 32 views 次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往天上看的习惯?

如果有,那么今年你可能和我一样频繁看到这些科幻味儿溢出屏幕的画面

比如无人机带着一份生煎包在写字楼之间穿行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当然也有可能是舟山送来的当日海鲜

或者早高峰不用挤地铁,直接打个飞的去上班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新闻坊

下班后再 去外滩散个步,顺便看一场赛博风的无人机表演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上海户外直播

这就是当下毋庸置疑最火的风口, 低空经济

还是被官方认证过的,今年3月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人民政府官网

严格来说这个词不算新,却是第一次被拔到这么高的战略地位

之前我们也写过上海是怎么做低空经济的, 但其实不只上海, 几乎全国都开始抢占这个赛道了

而且往大了说,这个风口已经大到什么程度?

我查到一组来自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的数据,有点震惊

2023年国内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 5059.5亿 ,同比增长33.8%

按这个速度,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综合经济产值能达到 3-5万亿

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去年全国GDP超过126万亿,房地产占5.8%,也就是7.4万亿

相当于半个房地产体量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未来万亿级市场,当下很多城市已经开始 疯狂入局 了,而且画面真的很夸张

01

起风了,全国拼手速的时候到了

每次新兴产业风口上,总有一些跑得快的和紧跟其后的,低空经济这场争夺战也不例外

风口最大的就是4个 一线城市

没错这次跑在最前面的,依然是深圳

国庆期间的一万多台无人机表演有多绚丽,深圳的低空经济产业就有多牛气冲天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深圳新闻网

但这个画面不是今天才做出来的

早从2017年开始,深圳就开始举办世界无人机大会,到今年是第八届

目前深圳无人机上下游企业1730多家,产值960亿

这个数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对比下全国就很清晰了

2023年底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1.9万多家,年产值1520亿元

深圳一个城市产值占了全国的63%,一个夸张到掉下巴的数字

但问题也来了

这么多台无人机同时在城市空域活动,以及这么大规模的空中产业链,要怎么管理?

于是今年1月份,深圳率先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深圳人大官网

这也是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

除了深圳,离我们最近的上海,今年更是全城All in

7月份的《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中,对每个区的定位还是挺明确的

而且是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在全城形成“一张”产业网

大致布局就是这样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来源:各区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

基本上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实在不行多出政策、补贴

连存在感一贯薄弱的金山,也因为2018年抢占了无人机空港的先机彻底站到了台前

这种热闹之下,北京则更偏向发挥低空监管的领帅作用

广州也在“低空经济29条”的基础上精简取证、审批流程,从根本上提高效率

上次这种一线城市全部出动哄抢的场面是什么时候?

好像还从没见过

当然很多 二线城市 也都坐不住了

最热情的是成都

平时不紧不慢悠闲的四川老辈子,碰到正事儿手速快得电闪雷鸣

今年5月,低空经济的风头刚起,成都高新区就直接敲定了沃飞长空的全球总部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成都高新区官网

到7月份又签了一只规模高达30亿的低空经济基金

企业、投资两手抓,直接坐实了西南航空重镇的一把手地位

除了成都,还有苏州、杭州、宁波、重庆、合肥......拉企业、出政策、建配套

积极上桌的热情扑面而来

基本上这场关于速度的比赛里,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都在一路狂奔

02

但我没想到的是,这股大风竟然吹到了县城和山区

我整理了下目前全国正在布局低空经济的部分县城

体量真的不算小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来源: 各城市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江浙、安徽一带的县城

至于为什么是代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钱、有产业

所以很多江浙县城已经走在了前列

最典型的就是桐庐县,“三通一达”的发源地

目前桐庐有快递及关联企业339家,去年底营收是385亿元

接近400亿的丰厚家底,这一点是很多县城比不了的

所以站在低空经济的风口,桐庐不费吹灰之力就迅速上车了低空物流这个发展方向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桐庐新石器无人配送车,来源:桐庐发布

包括江苏沐阳县,本身就是花木之乡

靠着花木产业一路跳升到全国百强县第27位

今年也趁着风声打造了首个花海航空飞行营地,走上了低空+文旅的路线

除了这些强县,一些山区县城就是纯粹靠天吃饭了

比如安徽的岳西县

这个大别山深处的小县城,2018年才正式脱贫

但2020年因为足够出众的空域和试飞条件,成了民航局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之一

目前已经引进皓翔航空、拓攻机器人、中科翔宇等5家头部企业落地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岳西参加深圳无人机大会,图源:岳西发布

并开通了安徽首条邮政物流航线

因为低空经济的到来,一个山里的小县城顺天改命,成了企业竞逐的香饽饽

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县城,出场就足够吸睛

就是上个月“卖天”火出圈的山东平阴县

直接把低空经济的特许经营权卖了出去,成交价9.24亿,期限30年

我查了下竞买人,通过股权穿透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爱企查

拍下的企业山东金宇通用航空,其实还是平阴县财政局100%持股的国有独资企业

虽然说卖天,倒也不是真正出卖

后期通过运营维护、执照驾培的业务,依然可以持续盈利

只能说开创了一种低空经济新模式

03

所以为什么今年开始,全国都在抢占低空赛道?

而且不仅一二线城市,连县城、山区都来了?

首先根本上,我 们还是先从政策层面来找原因

也就是去年底提出的一个经济转型大背景,叫做 新质生产力

而低空经济和这个大背景几乎是绑定出现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也是今年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都扎堆入局的直接原因

从内容看,低空经济也刚好符合新质生产力对新增长引擎的定义和要求

就是新技术突破、新的产业链、新的培育成长空间

这些,刚好低空经济全都有

尤其eVTOL这个新物种的出现直接引爆了整个蓝海市场

全称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它的出现直接分岭了整个低空经济市场

我总结了这个新物种和之前的飞行产品不太一样的地方

一是结构简单所以量产成本低,不到直升机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未来利润会有多大

二是它用电,省了一大笔燃油费用,而且电动马达的噪音也更低,对城市公共居民区非常友好

所以目前全国已经有6个空管委批行的eVTOL试点城市,包括深圳、合肥、杭州、苏州、成都、重庆

其次,就是低空经济的应用门槛很低

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得多,而且细分领域非常复杂

很多人以为低空经济就只是为了送个外卖和快递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说实话最早看到这个话题我第一反应也是这个

但其实它的适用场景非常丰富, 一个就是各地力推 的低空+文旅

比如在深圳“空中的士出行”小程序上,可以预定深港珠的多条商旅航线

起降点都在机场或CBD之间,甚至可以跨越城际

我试着预约了一条商务航线, 8000块钱,只要25分钟

总裁们下班不用走楼梯,也不用走电梯, 直接从深圳的大中华CBD楼顶,就能飞到广州金融大厦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空中的士出行小程序

上海也有类似的航线,不过以旅游为主

10月初徐汇开通了一条黄浦江航线,从龙华机场到陆家嘴只要10分钟

定价1980元,当月服务了264个旅客

但除了这些高支付项目,低空经济的场景也有它普适性的一面

比如低空+物流外卖、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等

尤其各位可能已经见过的美团无人机外卖,从下单到送达只要15分钟,完全可以无视高峰期

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发力低空经济

图源:上海杨浦

至于社会服务就更多了, 包括道路巡视、农业植保、应急救援......

最让人感触的,就是今年宁波开通了市内首条绿色生命航道

从李惠利医院到宁波中心血站之间,用无人机运送血浆,只要12分钟

图源:洞察NB

而原本的车程就算不堵车也要半小时以上

所以各位发现了么,上至社会服务、农业巡查,下至民间日常消费

低空经济确实在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因为场景众多,整个 收益模式 其实相当巨大

对个人来说,那些商旅航线的服务本身就是明码标价的

而如果想驾驶直升机或操纵无人机设备,单人的考试培训费就在几千到几万不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面向企业销售或出租无人机、通用航空器的设备,以及提供数据服务

包括目前各地力度不小的政策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来说也是利好

所以一个城市成熟的低空经济产业,基本可以做到一鱼多吃

04

回想4个月前我们第一次讨论低空经济这个话题,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个词好像很遥远

和普通人似乎没什么关系

今天再看,这四个字已经走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阶段了

从我的体感上来说这一点更加深刻

就在 上周坐地铁,旁边一个大哥说现在上海市区开车接电话会被无人机巡航拍照

刚好他就是那个“幸运儿”,体验到了低空经济带来的绝对力量

虽然很同情大哥,但这恰好是当下低空经济 越来越日常化 的一个微缩景观

而未来几年,类 似的场景一定会越来越多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当中。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