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Claude集体翻车!陶哲轩等60+顶尖数学家合力提出新数学基准 | 量子位
o1/Claude集体翻车!陶哲轩等60+顶尖数学家合力提出新数学基准
陶哲轩看了也说难
让大模型集体吃瘪,数学题正确率通通不到2%!
获大神卡帕西力荐,大模型新数学基准来势汹汹——
一出手,曾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拿下83%解题率的o1模型就败下阵来,并且Claude 3.5 Sonnet、GPT-4o、Gemini 1.5 Pro等全都未攻破2%这一防线。

所以,新挑战者到底啥来头??
一打听,这个新数学基准名为FrontierMath,由Epoch AI这家非营利研究机构号召陶哲轩在内的60多位顶尖数学家提出。

这群人这次铁了心要给AI上难度,直接原创了数百道极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从数论中计算密集型问题到代数几何和范畴论中的抽象问题,涵盖了现代数学的大多数主要分支。

这些题有多难呢?按数学大佬陶哲轩对这项研究的评价说:

同时,卡帕西也表示非常喜欢这一新基准,甚至乐于见到大模型们“吃瘪”:

FrontierMath:评估AI高级数学推理能力的新基准
今年以来,大语言模型(LLM)开始在各种数学benchmark上疯狂刷分,而且正确率动辄90%以上。
宣传看多了,人也麻了,于是纷纷反思——
一定是现在的基准测试“被污染了”(比如让AI在训练阶段提前学习基准测试中的问题)。

对此,非营利研究机构Epoch AI看不下去了,于是直接联合60多位顶尖数学家(共获得了14枚IMO金牌)推出FrontierMath。
这一新基准拥有数百道大模型们之前没见过的数学题,而且难度颇高。
一番实践检验下,果不其然,一众顶尖大模型纷纷折戟(包括Claude 3.5 Sonnet、GPT-4o和Gemini 1.5 Pro等),解题率均不足2%。

而且即使有延长的思考时间(10,000个token)、Python访问权限以及运行实验的能力,相关成功率仍然低于2%。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下FrontierMath。这第一关主要解决数学题的原创性。
这群数学家们被要求按照3个关键原则设计题目:
- 所有问题都是新的且未发表的,以防止数据污染;
- 解决方案是自动可验证的,从而实现高效的评估;
- 问题是“防猜测”的,在没有正确推理的情况下解决的可能性很低;

除了出新题,为了防止数据污染,机构还采取了其他措施。
比如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问题和解决方案在网上传播的风险,机构鼓励所有提交都通过安全、加密的渠道进行。
具体来说,机构采用加密通信平台与投稿人协调,并要求对在线存储的任何书面材料进行加密(如加密文档)。
同时,机构依赖于核心数学家团队专家评审这一原创验证性方法,以识别自动化系统可能错过的潜在相似性(专家比机器更熟悉这些研究细节)。
当然也不完全依靠人力,为了进一步保证原创性,机构还通过抄袭检测工具Quetext和Copyscape对问题进行测试。
最终,数学家们提出了数百道原创题目,涵盖了现代数学的大多数主要分支,从数论中计算密集型问题到代数几何和范畴论中的抽象问题。
其中数论和组合学最多,合计约占所有MSC2020(数学学科分类系统2020版本)的34%。

接下来,为了评估大模型在FrontierMath问题上的表现,研究开发了一个框架。
简单说,这一框架具体执行任务的过程如下:
- 分析问题:模型首先分析给定的数学问题;
- 提出策略:模型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策略;
- 实施并执行代码:将这些策略转化为可执行的Python代码并自动执行;
- 接收反馈:从代码执行的结果中接收反馈,包括输出和错误消息;
- 改进方法:根据实验结果,模型会验证中间结果,测试猜想,并可能改进其推理过程以修正潜在的错误;

该框架支持两种提交方式:一种是模型可以直接给出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种是,在提交最终答案之前,模型可以先通过代码执行进行实验,以验证其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不过需要提醒,在提交最终答案时,模型必须遵循一些标准化格式。
比如,在答案中需包含#This is the final answer这一标记注释,且将结果保存在Python的pickle模块中,同时需确保提交的代码必须是自包含的,不依赖于先前的计算。
总之,这一评估过程将持续进行,直到模型提交了正确格式化的最终答案,或者达到了预设的标记限制(研究设置为10,000个token)。
陶哲轩看了都说难
为了进一步验证FrontierMath的难度,该机构还特意采访了4位数学大佬。
包括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 (2006)、蒂莫西·高尔斯 (1998)、理查德·博赫兹 (1998),以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IMO) 教练陈谊廷 (Evan Chen)在内,他们一致认为这些题非常具有挑战性。

下一步Epoch AI也计划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
- 定期评估这些领先的大模型,并观察高级数学推理能力随时间推移和规模扩大而提高的情况;
- 保持难度的同时,向FrontierMath添加更多问题;
- 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更多代表性问题,供大家研究讨论;
- 扩大专家审查、增加错误数量和改进同行评审流程来加强质量控制;
这也合了卡帕西的心意,他认为这样的新基准应该更多,尤其是为那些看似“容易”的事情创建评估。

网友也表示,能在这种基准测试中取得高分的大模型将大有裨益。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量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