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中日軍的戰略戰術
日軍偷襲珍珠港,其大本營及海軍軍部明知沒最終勝算【以美國的戰爭潛力和製造業能力】的情況下,但是為了爭取兩年左右的戰略緩衝【尤其是石油儲備,只夠一年半的情況下】日方寧願冒險,不要説美國人,美國軍政高層,連日本人自己高層都不相信一正是所有人都不相信(除了美海軍的一個情報分析師),才造成了戰略欺騙成功下的戰術大勝,兩方對比如下:
日方:
1、海軍策劃,鎖定日軍整體策略走向。海軍軍部冒險,用詳細的計畫(戰略欺騙、情報收集、武器改進)説服大本營高層,綁定日軍全體戰爭機器、國策、資源,對美國發起挑戰,不是政治決定軍事,而是典型的軍國主義,軍方左右政治(今天參考的意義在於,它仍然有可能像珍珠港和918一樣,由軍方中層高層直接實施,脱離政治掌控的軍事行動,從而綁架日本全體國策資源,走向整體軍事冒險,這不同於一般國家的政治指導軍事,為一般人所不能以常規邏輯理解);
2、成功的戰略欺騙。日本的投資和和談及民間往來,使得。美國人相信日本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沒有野心的國家,從而完全放鬆了警惕【除了海軍情報分析師擔心並有警覺,其他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高層一概覺得是玩笑];
3、完全充分的準備和冒險的決心【這些片段全部摘自於《珍珠港》的鏡頭,等同於九一八事變中石原莞爾等枕戈待旦的精神與氣質,美國人拍的抗日劇,沒有神劇的氣質,充分尊重了對手的殘忍以及專業]
美方:
1、全體國民麻痺。在日方成功的戰略欺騙下,由於日本的持續大手筆投資及形象包裝説客遊説,明年對日好感拉滿,沒有危機感;
2、軍方高層有危機意識,但沒有高級別響應[對抽調太平洋艦隊的資源支持,歐洲戰場感到不滿,但對於危機的到來,持懷疑態度,珍珠港事件發生的那一時刻,美太平洋艦隊總司令上將尼米茲正在打高爾夫]
3、美海軍中下層,毫無畏危機意識。太平洋艦隊大本營珍珠港的普通水兵,在戰列艦主炮下面賭博,其他該休的假的休假,該玩的玩,飛機艦船全部集中統一保存,密集的活靶子【這個背景是此刻美國沒有參戰,所以也有陰謀論(類似英國犧牲考文垂),説美國其實掌握了日軍偷襲,但為了統一國內的意見和共識參加二戰,所以需要一個契機(可信度低,因為一搜戰列艦下面埋了三四千美國海軍,這個成本太高了)]
日美兩方的民間政治高層和軍隊高層及普通軍人的認知和思想準備的對比就是這些,與今天有一些參考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輕估日軍的冒險的決心
視頻在以下幾個鏈接中可以觀看,其實也都是電影珍珠港裡面的錄屏剪輯,有時間還是去完整的看一下原片
《珍珠港》中日軍的戰略戰術 http://xhslink.com/o/4ZXSsWZEyAk
《珍珠港》中日軍的戰略戰術 日軍偷襲珍珠港,其大本… https://v.douyin.com/JRBGpSNmUZU/ 03/07 [email protected] KjC:/
https://weibo.com/3959127718/5235692173003085
#日本軍國主義 #偷襲珍珠港

(来源:比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