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超预期股价却大跌 H股科技股将会怎么走?|市场观察

2025年11月19日,16时08分02秒 机构观点 阅读 2 views 次

11月18日晚间,小米集团(01810.HK)公布了超预期的第三季度业绩,然而19日上午却大跌4.32%,中午报收39.02港元,恒生科技指数跌0.98%,报收5590点。

港股其他科技股也存在类似情况,包括腾讯控股(00700.HK)、京东集团(09618.HK)都是业绩超预期,然后连跌五天。

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12月降息不确定,港股进入震荡时期,降息消息落地后成交和波动幅度将会回升;另一方面,投资者对当前人工智能(AI)投资形成的资产泡沫也有一定担忧,美股科技股也出现了下滑;而国内稳增长政策对风险偏好形成支撑。

今年三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22%至113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80.9%至113.1亿元。华泰证券认为,该公司净利润超过市场一致预期12.6%。

“问题在于现在市场情况并不明确,整体避险情绪在升温。”红蚁资本投资总监李泽铭向第一财经分析,小米三季度业绩的确高于市场预期,但手机业务板块出现了同比下滑,成本上涨也不容易转嫁给消费者,再加上市况不佳导致小米19日以及最近股价下跌;跌破40港元之后,要看能否守住今年4月时36港元的低位。

关于多家科技股业绩超预期却继续下跌,李泽铭认为,现在困扰港股的因素,包括美联储12月份是否减息的忧虑,目前委员投票情况来看,赞成减息跟反对减息的票数相当接近;另一方面,市场更加担心AI投资所造成的泡沫,最近领跌的板块,基本上都是跟AI相关的,美股和港股都是类似情况,这个情绪进一步蔓延也导致了市场下跌。近日港股成交比较低迷,预计12月美联储议息结果落地后,港股成交额及波动幅度有望重新放大。

华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认为,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可能偏中性。国内短期稳增长政策预期仍对风险偏好有一定支撑;海外方面,受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影响,12月降息预期有所下降。

中金公司则分析,2025年的市场,从多个维度看,都是超出预期的,称之为牛市毫不为过。这背后,既有实实在在的产业趋势(AI)和基本面改善。展望2026年,不论是越来越多A股和中国优质资产赴港上市,还是南向资金持续涌入,对港股市场长期是大有裨益的。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