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CO2地下储存新纪元:3.83亿吨封存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2025年11月18日,12时46分32秒 科技新知 阅读 2 views 次

全球首份二氧化碳地下储存审计报告已发布,揭示自1996年以来,全球已累计封存超过3.83亿吨二氧化碳。这一重要发现公布之际,气候谈判代表正在巴西举行的COP30气候大会上,努力应对限制全球变暖的紧迫挑战。

由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主导的“伦敦地下二氧化碳储存登记处”于11月17日发布了首份年度报告。该报告追踪了从1996年挪威开创性项目至今的全球碳捕集与储存(CCS)项目。报告发布时,世界各国领导人正齐聚贝伦,参加至11月21日结束的会议,组织者称之为“实施与适应的COP”。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刻

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储存量创下4520万吨的新纪录,比上一年增加了840万吨。美国、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和中东地区的大型项目推动了年均9.2%的增长率,其中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油田和美国塞米诺尔圣安德烈斯单元贡献了2023年储存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该登记处主任塞缪尔·克雷沃尔教授表示:“该报告的核心信息是,CCS技术确实可行,它展现了经过验证的能力,并加速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势头。研究发现,工业规模的碳管理已成为现实,并能安全地将二氧化碳深埋地下。”

然而,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需要在2050年前将年储存量提升至10亿吨,这意味着当前的水平需要大幅加速。挪威科技大学(NTNU)教授、该联盟成员菲利普·林罗斯指出:“自1996年以来,全球碳储存量实现了每年17%的增长率。”

气候危机下的争议:CCS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这份报告发布时,COP30正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2024年是全球气温首次全年突破1.5°C关键升温阈值的一年。此次会议在没有美国政府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因为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在气候科学界内部,关于CCS技术的观点依然两极分化。批评者认为,包括在COP30上识别出的531名CCS游说者在内,这项技术分散了人们对减排的关注,并可能助长化石燃料的持续开采。历史上,大部分捕集的二氧化碳都被用于强化石油开采(EOR)。

然而,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内的国际机构,仍将CCS视为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在钢铁生产等难以脱碳的行业。克雷沃尔教授(他同时拥有壳牌和英国皇家工程院联合资助的奖学金)强调,CCS的部署必须“与至关重要的减排努力并行推进”。

(来源:前途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