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在静安8号,遇见颐年生活的理想模样
当社会持续探讨老龄化命题时,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愈发值得思考:什么才是长者真正需要的颐年生活?
这一问题的答案,随着中国平安旗下高品质康养品牌“平安臻颐年”的首个旗舰城芯项目——颐年城·静安8号盛大开业,变得清晰与具体。
“答案可以概括为三大关键词: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兼康养事业部总经理王宇科道出了核心答案。
这三大关键词绝非空洞的概念,它们正通过“城芯”的黄金区位、坚实的健康体系与丰富的生命体验,具象化为每一天的颐年生活。
颐年城·静安8号的启幕,不仅为中国长者增添一个标杆性的享老选择,更是中国平安夯实“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的关键落子。它宣告了高品质康养“城芯时代”的来临,也为中国养老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全新“平安范式”。
从生存保障到生活享受的养老革命
传统养老模式往往难以跳脱“照料”与“隔离”的二元困境:长者要么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机构中陷入“孤岛化”生活,要么在居家环境中面临医疗响应滞后、精神生活匮乏等现实难题。养老,似乎总与“退出社会舞台”“失去生活主动权”画上等号。
在此背景下,颐年城·静安8号的出现,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一场从“生存型养老”迈向“享受型养老”的价值重构。在开业典礼上,王宇科将其核心亮点归结为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三大维度。这三大维度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直击传统模式的痛点,重新回答了“什么才是长者真正需要的颐年生活”。
归属感,源于对城市记忆的深度连接。王宇科阐释道:“‘家’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从来不只是钢筋水泥的空间,更是情感的港湾。颐年城·静安8号坐落于上海城芯,正是为了让每位长者不必远离熟悉的生活圈。”项目打造的“15分钟康养生活圈”,让长者信步可达美术馆、剧院,转身就能在百年老店品一杯咖啡,让每一天都过得从容而丰盈。
这种归属感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养老模式将长者与社会隔离的“孤岛困境”。正如王宇科所言,在静安的街区,老建筑、梧桐树、剧场、博物馆、咖啡馆等场景不是“复古装饰”,而是与颐年生活链接的重要方式。“在这里养老,依然能与这座城市共同呼吸。”王宇科说。
安全感,则建立在全方位的健康保障体系上。上海作为中国内地最长寿的城市,平均预期寿命已达84.11岁。面对衰老和疾病,平安臻颐年以专业的医疗资源和服务队伍构建起坚实屏障。
“健康,是一切美好的基础。"王宇科介绍,静安8号创新采用"家院联盟"模式打破医疗边界,社区内设有内科、全科、中医科等诊室,并有三甲名医定期坐诊;3公里左右范围内华山、华东等顶尖医院绿色通道畅行。更重要的是,社区内"三位一体"的管家团队——终身管家、私人医生、私人护理提供7×24小时协同守护。科技赋能是另一大创新亮点。社区内的智能床垫、心脏功能贴等设备能实时监测身体变化,毫米波雷达、紧急呼叫系统等组成全屋智能护理网络。一旦发生异常,依托平安的应急响应优势,3到5分钟内医护团队就能到场。
价值感,则意味着对长者生命阅历的尊重和再创造。“每一位长者都拥有独特的生命价值与阅历光彩。”王宇科称,基于"七维健康"理念,静安8号为每一位长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精心打造颐年俱乐部,并持续推进合唱、书法、绘画等颐年大师课项目。未来,这一平台将汇聚更多专业资源,让终身学习、持续成长成为高品质康养社区生活的常态。
战略落子:平安双轮驱动构筑康养生态
颐年城·静安8号的开业,也是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这一项目是集团生态闭环的关键落子,既解决了支付与服务的确定性,更是中国平安服务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重要实践。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十五五”时期将是人口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加快提高,同时还将伴随高龄化、少子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特征,人口老龄化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变量¹。
“我们愿与政府、行业、社会各界携手,共同助力中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平安的智慧与力量。”郭晓涛称。
2023年,中国平安将战略升级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这两个规模巨大、增长性强且高度协同的赛道,在长寿社会、银发经济时代,将成为平安的核心服务,有效解决客户痛点,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面对行业日益同质化竞争,‘得服务者得天下’。”郭晓涛表示,唯有以卓越的服务构筑差异化优势,才能真正满足长者对高品质、有尊严、有温度生活的期待。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阐述了中国平安在康养领域的系统布局:“我们坚定深化‘产品+服务’战略,在持续完善保障、养老、财富产品体系的同时,依托平安强大的医疗养老生态圈,构建起‘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品质康养社区’三大服务体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颐年城·静安8号除了在城芯选址上独具优势外,另一个“标杆”性的亮点便是可以依托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下的强大生态圈资源。借助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网络,入住养老社区的长者得到了支付能力的进一步支撑,为养老服务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而依托中国平安的医疗养老网络,长者可以获得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健康服务,让养老生活变得更省心。而反过来,静安8号的开业也使得中国平安的“保险+高品质养老社区”服务体系进入到实际落地的阶段,补全了医疗养老服务链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两大板块相互赋能下,中国平安已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中国平安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在平安近2.50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资产管理规模)达6.3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的1.6倍、4.0倍。2025年前三季度,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行业创新:从“照料型”到“参与型”的养老变革
老有所养是“家事”,也是“国事”。满足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既无先例可循,更没有成熟的国际经验。
在养老行业专家眼中,颐年城·静安8号的开业,不仅是中国平安的战略里程碑,更为中国养老行业提供了创新样本。其“城芯享老”新范式,实现了从“照料型养老”向“参与型养老”的深刻转变。
“照料型养老是一种单向关系:别人提供,自己来接受。这种模式虽然能满足生理需求,却会削弱社会关系,造成精神生活的萎缩。”业内专家分析道,“而‘参与型养老’是一种双向关系:年长者不只是被服务对象,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是城市日常叙事的一部分。”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对“城芯”价值的重新发现。养老行业专家认为,上海静安具备成熟的城市纹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医疗交通体系,与巴黎左岸、纽约曼哈顿等国际知名城区有着相似的结构,这种优势让“不离城芯享康养”成为现实,也为超大城市养老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新思路。
“我们以上海城芯优质资源为依托,整合国际照护标准和本土人文关怀,为中国长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更自主、更丰盛的享老生活方式。”郭晓涛强调称。
据了解,中国平安将国际成熟的CCaH(Continuing Care at Home)模式与中国长者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相结合,构建起“居家+社区”无缝衔接的服务体系,让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居家养老与社区照护之间灵活切换,该模式已获国际关注。在近期举办的首届亚洲老龄化协会中国区专家论坛上,静安8号的“城芯享老+CCaH”模式成为各国专家关注的中国案例。
专家们普遍认为,颐年城·静安8号的创新模式实现了三大转变:从“生存保障型”向“生活享受型”转变,从“单一照料型”向“多元参与型”转变,从“资源分散型”向“生态整合型”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长者的生活品质,更为养老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未来的养老服务,必须以长者的核心需求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科技赋能,打造更具温度、更具品质、更具活力的服务体系。
王宇科表示,中国平安的目标不止于打造高品质养老社区,更希望以高品质市场切入带动全行业服务标准提升。
作为“平安臻颐年”首个旗舰项目,颐年城·静安8号仅是开端。据杨铮介绍,中国平安臻颐年在四年间已完成五城六项目布局,未来深圳福田、蛇口、广州、杭州等项目将陆续亮相。这些项目将延续“城芯选址+国际标准+本土服务”模式,结合城市特色打造差异化服务,将“平安臻颐年”打造为中国康养领域备受信赖的领先品牌,让中国平安的高品质康养服务覆盖更多长者。
选择城芯,不是简单地选择在这里养老,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丰盛的人生结构。正如王宇科所言:“平安臻颐年要做的,不仅是提供一个居所,更是打造一个让生命持续丰盈的享老乐园。"
注释1:数据来源:贵州省民政厅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的文章《办好老有所养这件“国之大事”》https://mzt.guizhou.gov.cn/xwzx/mzyw/202510/t20251017_887034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