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下一个10年中澳自贸协定如何“提质扩容”?

2025年11月06日,12时06分22秒 全球总览 阅读 3 views 次

2025年恰逢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生效实施10周年。展望未来,又需哪些升级?

11月5日下午,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澳自贸协定实施10周年”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该论坛由商务部主办。

中澳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签署的首个高水平自贸协定。商务部世贸司司长韩勇在致辞中表示,中澳自贸协定签署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0年来,协定充分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他举例道,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澳大利亚旅游、教育服务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在投资合作方面也成效显著,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地,双向投资涵盖基础设施、科研、金融等诸多领域。中澳产供链合作日益紧密,澳大利亚能矿产品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优质农食产品广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中国电动汽车和绿色科技日益得到澳消费者认可。

韩勇表示,未来中方愿与澳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共同放大自贸协定积极效应,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提供更高水平制度保障。

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下一个10年中澳自贸协定如何“提质扩容”?

不仅仅惠及双边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都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积极参与者。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今年有256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创历史新高。

首次参加进博会的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格兰姆斯(Paul Grimes)在主旨演讲环节表示,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之后,关税连续下调,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澳大利亚产品越发频繁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上。

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驻世贸组织前大使,世贸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则回忆起2005年中澳双方决定开启自贸协定谈判时的情景并表示,“中澳自贸协定对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

据中方统计,2024年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为2112.7亿美元,较2015年协定生效当年增长了85.6%。中国连续16年保持了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国市场已经占澳大利亚总出口的1/3。

除了惠及双边关系,易小准还强调,中澳自贸协定还极大地推动了双方在区域和多边层面的合作。比如,作为自由贸易的拥护者,中澳共同引领和推动达成了涵盖15个成员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双方还在世贸组织改革等诸多议题上配合默契、相互支持。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王新奎则通过丰富且详实的数据细化了中澳自贸协定对持续推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对各自经济发展和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积极作用。

公开信息显示,10年来,中澳自贸协定大幅提升了两国贸易的效率和便利性。原产地证从纸质升级为电子文件,1~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核验;清关时间也是大幅压缩,对于纳入跨境电商“白名单”的产品,得益于简化的备案流程和电子化通关系统,保税仓清关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6月,澳大利亚贸易和旅游部长法瑞尔(Don Farrell)给出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12月20日协定生效以来,中澳双边贸易额增长超一倍,达到3120亿澳元,为澳大利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与投资,推动了经济繁荣。

建言未来10年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新起点,格兰姆斯认为,需确保中澳自贸协定始终符合需求,发挥实效,通过总体审议,确保协定持续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服务。

今年7月15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期间,中澳双方签署了关于实施和审议中澳自贸协定的谅解备忘录,计划通过协定审议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巩固经贸合作制度保障。‌

作为10年前中澳自贸协定签署的见证者,澳大利亚前贸易、投资和旅游部长安德鲁·罗布(Andrew Robb)认为,中澳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已有良好基础,未来还有巨大合作空间,电子商务的革命性发展要求进一步制定一系列新的贸易规则。

罗布强调,西方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正重新筑起保护主义的高墙,造成全球供应链中断,抑制了经济增长和创新。进一步强化中澳自贸协定,正是对这种破坏性方式的反击。

在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先生(Vaughn Barber)看来,中澳自贸协定签署时,两国经济结构优势互补,如今这一互补的合作基础仍然至关重要,“但是未来须从优势互补迈向联合赋能,要跳出传统的矿产与农产品合作模式,迈入以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性联合发展的时代。”他从清洁能源与脱碳领域、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服务业与数字经济领域以及农食产品领域四个方面勾勒未来中澳双边合作的新机遇。

会后,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在现场告诉第一财经,对于中澳自贸协定的“提质扩容”,未来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贸易量,而是应从传统的农矿产品贸易转向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延伸,推动双边自由贸易的结构由货物转向规则与制度创新。

他举例道,比如,在数字贸易与跨境数据流通方面,澳大利亚有非常成熟的数字监管框架以及高质量的ICT产业,而中国的平台经济规模巨大,且结算体系非常完善,因此双方有条件在数据跨境的规则、服务贸易以及金融科技方面开展制度创新,为双方企业到对方市场发展提供透明和符合预期的环境。诸如教育、文旅等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也应成为未来自贸协定升级的突破口。农产品和食品供应链的韧性建设以及打造智慧物流体系、让优质产品更加稳定地进入中国市场,都应纳入清单。“未来,中澳自贸协定要实现稳健升级,通过机制化的建设,把波动或者外来冲击降到最低。”他说道。

举报

文章作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