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量、产能、价格三重承压!混凝土企业如何跳出“亏损循环”?
(来源:砂石骨料网)
近日,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建西部建设营业收入138.81亿元,同比下降7.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9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141.86%。单季度来看,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02亿元,同比降幅达2601.4%,亏损面持续扩大。
业绩大幅下滑的背后,是混凝土行业普遍面临的“销量萎缩”核心困境。专业人士指出,混凝土企业持续亏损的关键症结,在于销量(方量)的显著下滑,这一问题已困扰行业多个季度。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低迷、基建项目推进节奏放缓影响,下游市场需求大幅收缩——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国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下降6.9%。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中建西部建设也难以摆脱需求疲软带来的冲击。
销量下滑直接引发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产能发挥率严重不足。当前国内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预拌混凝土行业平均产能发挥率仅约16.6%,产能闲置问题极为严峻。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上升,即便报告期内中建西部建设营业成本同比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及营收降幅,叠加市场竞争白热化引发的“价格战”,企业毛利率被持续压缩,最终陷入“销量降、成本升、利润亏”的恶性循环。

需求疲软叠加竞争加剧 行业整体承压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中建西部建设的困境并非个例,背后折射出混凝土、砂石行业“需求收缩、产能闲置、竞争加剧”的共性困境。头部企业尚且如此,中小厂商的生存压力更可想而知。
2025年三季度,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未改,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持续低迷,直接导致商品混凝土需求端疲软;基建投资虽维持一定规模,但增速不及预期,且大型项目推进节奏放缓,难以完全抵消房地产端的需求缺口。
供需失衡下,混凝土、砂石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行业整体毛利率承压。截至9月底,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报收91.68点,较去年同期下跌18.74%,其中C30混凝土全国均价同比降幅达18.44%,华东、华南等主要区域价格持续走低。
砂石需求同样收缩。据砂石骨料网数据中心统计,2025年1-9月全国砂石需求总量达94.45亿吨,较2024年同期的99.50亿吨下降5.08%,需求收缩压力贯穿前三季度。在统计覆盖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河北、西藏、宁夏3个地区实现需求同比正增长,占比不足10%,凸显当前砂石市场面临普遍性下行压力,部分矿山甚至陷入“投产即亏损”的困境。
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环保合规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多数建材企业均面临业绩下滑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不少企业也在积极寻求突破。近年来,中建西部建设持续布局绿色环保混凝土、特种建材等新兴领域,这些方向虽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的缺口,却代表了行业未来的转型趋势。
2025东海论坛即将启幕 共探行业高质量转型路径
当前砂石市场正经历从“传统基建+房地产驱动”向“国家战略项目+区域补短板工程驱动”的关键转型。
为破解行业共性难题、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砂石骨料网将联合浙矿重工于2025年11月26-2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2025东海论坛-第五届中国砂石高质量发展峰会”,同期举行砂石行业新能源&智能化应用与降本增效实战研讨会、砂石产品供应链服务创新交流会。
届时,将汇聚行业顶级智库专家、规划设计研究机构、行业主流企业、水泥和商混企业、新工艺及智能节能装备、港口物流、砂石供应链服务商等,共同剖析当前困境的深层原因,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产业链协同等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共商如何加强行业自律,优化供给结构,防内卷竞争,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凝聚共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筑牢安全、绿色、稳定、高效的砂石产业链基础。
现诚挚邀请行业同仁踊跃报名参会,共赴行业盛会,共话发展新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