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欲加速掘金中大尺寸AMOLED蓝海,和辉光电-U(688538.SH)赴港上市“备粮”

2025年11月01日,22时37分50秒 投资建议, 港股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由于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需求以及A股企业赴港上市审批流程的优化,2025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显著加速。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年内共计有83家A股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且已有11家A股公司于年内成功登陆港交所。

其中不乏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例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赤峰黄金等,且该等公司在港股上市后均取得了不错的股价涨幅,因此投资者对赴港上市的A股龙头企业格外关注。而全球第三大、中国第一大的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冲击“H股”的进程于近日迎来了最新消息。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披露,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538.SH)已于10月24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曾于今年4月23日递交上市申请,此次属于二次递表。

和辉光电虽然是我国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领域的龙头企业,但从业绩来看,其持续大幅亏损。2022至2024年,和辉光电的净亏损分别为16.02亿元(人民币,下同)、32.44亿元、25.18亿元,且2025年上半年再度亏损8.4亿元。这意味着和辉光电在三年半的时间中,累计亏损幅度高达82亿元。

于多个细分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成立于2012年10月的和辉光电始终处于中国AMOLED行业的前沿,其不断挑战国际企业在这一高科技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在长达十三年的运营历程中,和辉光电凭借长期专注于开发先进 AMOLED面板设计及制造技术,以及自创立初期从事中小尺寸AMOLED显示产品所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公司已成功扩展至中大尺寸AMOLED面板领域,并确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若以2024年AMOLED中大尺寸面板制造商的销售量来计算,和辉光电以320万的销量位列中国第一位,全球第三位,占据了全球14.5%的市场份额,成功冲进了行业第一梯队。

新股前瞻|欲加速掘金中大尺寸AMOLED蓝海,和辉光电-U(688538.SH)赴港上市“备粮”

而在和辉光电将AMOLED中大尺寸面板销量做至全球领先的背后,得益于公司的产品已渗透向了诸多不同的领域,其中便包括了平板╱笔记本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领域,以及包括航空、桌面显示、智能物联及智慧家居等具有强大创新属性的新兴应用领域。

新股前瞻|欲加速掘金中大尺寸AMOLED蓝海,和辉光电-U(688538.SH)赴港上市“备粮”

且和辉光电在多个细分领域的销量同样占据着领先的市场地位。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若按2024年的销量计算,和辉光电于平板╱笔记本计算机显示面板领域位列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在车载显示领域位列全球第四,中国第二;在智能穿戴领域,位列全球第四,中国第三;在智能手机领域,位列全球第七,中国第五。

而和辉光电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三大领域,2024年时,和辉光电来自上述三大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6.8%、47.3%、12.6%。而来自车载显示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7%、1.6%。显然,和辉光电在新兴应用中的布局仍相对较小。

新股前瞻|欲加速掘金中大尺寸AMOLED蓝海,和辉光电-U(688538.SH)赴港上市“备粮”

从收入层面来看,和辉光电营收波动较为明显。2022至2024年,和辉光电的收入分别为41.91亿、30.38亿、49.58亿元。2023年收入明显下滑是因为报告期内受全球经济状况的影响,消费电子产业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平均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了当期营收。而在2024年中,随着市场需求的回暖,公司在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车载显示领域的出货量大幅提升,这带动了营收重回增长。

至2025年上半年,虽然智能手机收入明显下滑,但得益于应用于平板/笔记本电脑面板销量增加59.6%,这带动了和辉光电报告期内的收入增长12.64%至25.97亿元。

从利润端来看,和辉光电的持续亏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产线折旧及摊销成本较大,其二是财务成本压力较高。数据显示,2022至2025年上半年,和辉光电的折旧及摊销分别为14.69亿、17.13亿、19.17亿、10.76亿元;而同期内的财务成本净额分别为2.96亿、5.18亿、6.23亿、2.32亿元。如此之大的折旧、摊销成本以及财务成本,自然会对和辉光电的利润端造成严重侵蚀。

新股前瞻|欲加速掘金中大尺寸AMOLED蓝海,和辉光电-U(688538.SH)赴港上市“备粮”

市场高增带来成长机遇,2030年全球规模将超2100亿

事实上,和辉光电由于折旧及摊销成本、财务压力等因素造成大额亏损并非是个例,而是整个AMOLED面板行业的共性,这是由该行业的商业模式所决定。

AMOLED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一条先进的生产线需要投入高达数百亿的资金,这些巨大的投入在会计上转化为固定资产后,并会在后续年份通过折旧的方式计入成本。

同时,在产线建成后,需要经历漫长的“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过程才能实现稳定量产,在此期间,收入规模有限而固定成本高昂。且剧烈的市场竞争也带来了经营挑战,外加企业需要投入巨额研发资金才能跟上技术发展趋势,这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需求,因此AMOLED企业在中早期阶段往往呈现出有息负债的持续积累和居高不下。

而和辉光电当前便处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其产线折旧及摊销预计在未来至少2-3年内或许仍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2026年新产能投产转为固定资产之后。且和辉光电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有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金额达到172亿元,仅2024年一年的财务成本便超过了6亿人民币。

如此之大的资金压力,或是和辉光电此次赴港上市的核心原因,其已明确于招股书中表示,所募集的部分资金将用于偿还部分银行有息借款或其他借款。

除此之外,和辉光电客户集中度相对偏高亦需投资者重点关注。2024年时,和辉光电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超80%。而客户相对集中的背后,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集中于平板/笔记本和智能手机的消费电子市场。

当然,和辉光电所面临的机遇也较为明显,即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市场未来仍将高速成长。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从2020至2024年中,得益于AMOLED技术从智能手机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中大尺寸领域的加速渗透,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的市场规模从50亿人民币增至344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71%。

而在2024至2030年,得益于技术优势与体验升级、成本下降与规模效应的显现、下游应用场景的爆发以及产业链协同与政策的支持,全球中大尺寸AMOLED面板的市场规模将从344亿增至2123亿元,年符合增速仍高达35.4%。

和辉光电作为中国首家实现AMOLED量产的厂商,并且在中大尺寸领域的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这意味着和辉光电已经在这一高速增长的核心细分市场建立了先发优势和客户基础,其仍将受益于行业的持续成长。

显然,当前的和辉光电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均十分明显,其已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前方是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的“康庄大道”,身后则是高负债、持续亏损、剧烈竞争和技术迭代的“急流”。能否有效借助资本市场缓解财务压力,并成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和辉光电能否在行业浪潮中持续壮大的关键。而此次的赴港上市,无疑是其扭转局面的重要一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