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提价效果不佳,龙佰集团净利下降34%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钛白粉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深度调整。
日前,钛白粉上市公司三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龙佰集团(002601.SZ)、钛能化学(维权)(002145.SZ)和鲁北化工(600727.SH)净利润下滑,金浦钛业(000545.SZ)、惠云钛业(300891.SZ)和安纳达(002136.SZ)亏损,其中金浦钛业净利润降幅最大,亏损最多。
记者了解到,企业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到钛白粉价格下行的影响。今年以来,钛白粉企业多次提价,从三季报来看效果有限。《华夏时报》记者10月31日就公司业绩情况致电金浦钛业董秘办,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对于后续钛白粉价格走势,10月30日,卓创资讯钛白粉分析师孙珊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以来钛白粉价格持续下行,四季度国内需求进入淡季,尤其今年整体终端表现较为低迷,因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的需求将对钛白粉市场形成较大的下行压力。
净利下降
2021年之后,钛白粉行业产能持续扩张,与此同时,受到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钛白粉需求显著减少,而出口市场又面临倾销调查,导致行业供需失衡,钛白粉价格承压。
进入2025年,情况并未好转。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钛白粉总产量340万吨,同比增加约57万吨,增幅约20%,供给端持续增加。同期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约12997元/吨,同比下降14%。
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业绩下滑明显,行业龙头也未能幸免。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龙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4.35亿元,同比下降6.86%;净利润16.74亿元,同比下降34.68%。钛能化学营业收入57.65亿元,同比增长11.97%;净利润3.16亿元,同比下降29.40%。
与上半年相比,三季度业绩下滑更为严重。龙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1.05亿元,同比下降13.71%;净利润为2.89亿元,同比下降65.66%。钛能化学营业收入为19.95亿元,同比下降0.16%;净利润为5683.6万元,同比下降60.35%。
下滑原因是钛白粉价格较二季度下降。卓创资讯数据,三季度,钛白粉市场均价在12992元/吨,环比下跌8.92%,同比下跌14.21%。季度内各月均价触及过去五年低值。
孙珊珊告诉记者,2025年三季度钛白粉成本基本与二季度持平,但钛白粉价格却下跌了1300元/吨,亏损进一步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更多选择巩固或扩大市场份额,避免出现利润和市场双失的情况。
提价止损
今年以来,钛白粉企业多次提价。
2月下旬,由于钛精矿、硫酸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钛白粉企业纷纷发布调价函,国内普涨300元/吨,国际普涨50美元/吨。8月中旬,由于钛白粉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钛白粉企业再次发布涨价通知,其中龙佰集团国内涨价500元/吨,国际涨价70美元/吨。
从落地情况来看,提价效果一般。孙珊珊告诉记者,8月下旬国内钛白粉企业宣涨普遍在500—800元/吨,在9月实际执行基本在100-300元/吨之间,因提前备货的原因,9月新单成交量并不多。
企业也未能止损,三季报显示,钛白粉企业亏损还在增加。
前三季度,金浦钛业净利润亏损2.33亿元,同比下降325.09%;安纳达净利润亏损4636.90万元,同比下降213.57%;惠云钛业净利润亏损1121.22万元,同比下降191.38%。鲁北化工三季度净利润亏损3480.49万元,同比下降138.40%。
孙珊珊告诉记者,截至10月底,钛白粉行业亏损幅度在10%左右。虽然行业处于亏损态势,但钛白粉企业生产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轮转状态,这使得通过供应端减量来实现供需平衡的难度较大。
一位券商投资顾问告诉记者,一般来讲国企“反内卷”效果要好于民企,民企老板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可能会接受短暂的亏损,以将其他企业挤出市场,通常一个成熟的行业往往是由几家企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记者此前了解到,国内钛白粉企业有40多家,行业集中度也不高。
价格承压
进入10月,国内钛白粉企业又开始新一轮涨价。龙佰集团、钛能化学等多家钛白粉企业先后发函上调钛白粉价格。但是由于之前的涨价潮已经对一部分后市的需求进行了透支,实际成交价格较为灵活。
以国内市场走货量较大的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为例,10月国内钛白粉市场稳中微涨。生意社数据显示,10月1日钛白粉均价为13820元/吨,10月31日钛白粉均价为13860元/吨,价格上调0.29%。
后续来看,钛白粉价格或将下降。
孙珊珊告诉记者,今年下游需求是影响钛白粉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四季度需求进入淡季,尤其在11—12月份需求下滑较为明显,而国内钛白粉开工负荷依旧保持高位运行,钛白粉价格承压下行趋势明显,预计11—12月份商谈范围在12200—13000元/吨。
内需下滑的情况下,业内也将希望寄托在出口上,以缓解国内供给压力。
记者了解到,印度、巴西和沙特的反倾销情况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大。中国去年对印度地区出口量达到近31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6%。从印度对华实施反倾销政策以来的5—8月份,出口印度地区的钛白粉量下滑52%,累计出口量为5.52万吨。
龙佰集团则直接出海,10月16日,公司公告称计划收购海外钛白粉企业泛能拓英国资产并设立马来西亚和英国子公司。
公司此前曾表示,通过在海外建设新工厂,可直接贴近终端市场进行生产与销售,并辐射至周边市场,提高品牌在该区域的知名度,有效规避高额反倾销税。出海战略同时可以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