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全国担保资源,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一个能够实现跨区域资源高效配置的数字分保平台在重庆诞生。

10月29日,三峡担保集团数字分保平台发布会暨同业协同发展大会在渝举行。重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党委委员、副主任杨谊及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周更强出席会议。全国49家省级担保同业机构、市内34个区县政府和21家国企民企代表齐聚山城,共同见证全国担保行业首个数字分保平台的诞生。
此次发布会也得到重庆市各区县的高度重视。永川区、江津区、大足区、秀山县等在会上作了重点推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们的发展成果、产业规划与投资机遇,展现了其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的务实姿态,进一步体现了地方政府从“等商来”到“引商去”的积极转变。北碚、大渡口、铜梁、潼南、武隆、丰都、忠县、奉节等区县分别派出分管财政、国资、金融的区县领导参会;其他区县亦是相关领导或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
此外,两家高科技企业也进行了路演,其中,云潼科技是一家从深圳迁入的车规级芯片企业,已完成B轮融资,公司估值已超十亿元。
从“分散竞争”迈向“集约发展”
近年来,重庆以优化布局、提升效能为核心,大力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集中,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现代化国企集群。
作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今年3月,重庆正式批复以三峡担保集团为主体吸收合并兴农担保与进出口担保,加快实现全市担保行业从“分散竞争”迈向“集约发展”的新阶段。这场力度空前的整合,旨在凝聚分散优势,打造一个资源集约、战力统一的担保行业旗舰,以更强的核心功能服务区域发展大局。
改革之路,考验智慧、定力与担当。三峡担保集团党委秉持“行胜于言、实干为要”的工作理念,大力推动管理体系一体化重构,建立中后台拉通考核机制与事业部赛马比拼模式,多措并举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深刻转变,为释放聚合效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杨谊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分保平台,是三峡担保集团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协同担保生态的重要举措,致力于打破地域与信息壁垒,通过构建标准化、可视化的业务流程,实现风险精准识别、资源优化配置和能力高效聚合,为同业分保合作搭建高效、透明、可信的桥梁。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周更强认为,三峡担保集团发布数字分保平台,标志着担保同业合作从传统的个案分保,迈向标准化、产品化、数字化的新阶段。
西部金融中心的担保机遇
全国担保行业首个数字分保平台的应运而生,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是协同发展、开放共赢的革命性突破。

据了解,该平台以数字加密、生物识别等技术为支撑,汇集担保高质量信息,促成业务流、交易流、数据流全面聚合,实现分保产品的线上发布、在线申请、电子签约和全链条管理,助力担保行业提档升级,标志担保同业合作迈入标准化、产品化、数字化新阶段。
平台上线即显现实效,首批推出分保项目164个、金额229亿元,覆盖重庆14个区县并辐射全国11个省份。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额550亿元,达成意向分保金额124亿元。
同时,这也是三峡担保集团刀刃向内、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通过与全国同业担保机构建立分保合作关系,可有效实现“全国布局”与“区域深耕”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能快速优化业务结构和区域布局,分散风险;另一方面能将释放的担保资源更精准地投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重点,实现资本金使用效率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双提升”。
三峡担保集团负责人表示,新的三峡担保秉承开放、协同、共享理念,以期通过分保合作机制,突破银行异地授信限制,让全国担保机构走进重庆,共享市场、共同展业、共管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分保平台的上线,恰逢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通过汇聚全国担保资源,平台将有效提升重庆市场主体的金融可获得性。
重庆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正在成为担保行业发展的丰厚沃土。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的深入推进,为担保行业提供了丰富场景。
重庆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杨谊也同步向全国担保机构发出“邀请函”,他表示,重庆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需要大家支持;重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需要大家助力;西部金融中心的高水平建设需要大家参与。
在三峡担保集团的示范带动下,一个更加开放、协同、共享的担保生态正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焕发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