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阳光电源如何凭一己之力震撼了整个行业?
文 | 赶碳号科技
这真的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昨夜英伟达大涨近5%,股价站到203美元,盘后的现在仍继续飙升!
类似的奇迹发生在我们的新能源赛道。昨天傍晚,赶碳号在群里与光伏圈同学们聊各家三季报时调侃:“希望阳光电源今晚能带来惊喜。”就有人问:“什么叫惊喜?”赶碳号随口拍脑袋答曰:“净利润增长50%吧。”
其实从历史看,阳光电源的第三季度向来不是一个高增长期,同比50%恐难实现。赶碳号这次居然又“蒙”对了。
在此之前,赶碳号与同事打赌,大全能源第三季度或许能够扭亏。虽然第三季度硅料价格有所反弹,但硅片企业批量囤货时的入场价格并不算高。另外大全因为调降开工率低导致折旧成本上升,现金成本远超以往。在此背景下,大全居然真的在第三季度实现了扭亏。
赶碳号在吃瓜群里还拍脑袋说,隆基绿能第三季度说不定能实现扭亏呢。当然,这个猜测反对者众。赶碳号的依据是,一方面隆基在今年第二季度亏损就已收窄,隆基倾力打造的Hi-MO X10的确拥有不俗市场溢价且在放量。另外,市场传闻某一体化龙头在今年早期以3.2万元/吨的价格囤了不少硅料,现在浮盈已超10个亿,这家企业很可能就是隆基。隆基最近一年多年来“重拾奋斗精神、重塑冠军气质”,大幅降本提效,通过精细化管理运营也压降了不少成本。
第三季度,光伏反内卷推动硅料价格反弹,也传导到硅片环节。当然,隆基究竟能不能实现在第三季度扭亏,赶碳号纯粹瞎猜,至少会大幅改观,我们估且拭目以待吧。还有重要的一点,同为硅片企业的双良节能在第三季度都已经成功扭亏了,作为硅片双龙头的隆基大有希望。按这个逻辑,弘元绿能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实现大幅减亏,第三季度盈利也是大概率的事,大幅反转也未可知。
不管怎样,光伏反内卷是有成效的,虽然9月份新增装机数据让人不乐观,虽然组件市场价格尚未真正有效反弹。饭总要一口口吃,事情总要一步步做,昨天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蓝图,提振信心。光伏人更宜打起精神,奋楫中流。
当然,阳光电源的三季报最为炸裂。真的应了那句话,一种企业是周期底部正在缓慢爬坡的光伏企业,而另一种企业是那种根本就没有体现过什么光伏周期的企业,这种企业叫阳光电源。
赶碳号今天这个序写得有点长,还有很多话没说。总之,我们以企业发布的财报为准,反正,就只有今明两天了。郑重声明,上述猜测仅是探讨行业,不作为入市依据。
01增收更增利,同行已看不到背影
阳光电源爆表的三季报进一步印证一个事实:海外储能爆单是真的,而且越是在头部企业身上体现得就越明显,即所谓“强者恒强”!
2025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归母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单是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营收与利润双高增,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这表明公司产品毛利率和溢价能力明显增强。
近期,海外储能虽然爆单,但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电芯厂商直接参赛,整体市场价格出现内卷外化的苗头。令人欣慰的是,卷价格这事并没体现在阳光电源身上。
公司三季度毛利率保持在34%左右的高位,较上年同期提升约2个百分点。其背后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光伏逆变器高功率化、储能系统一体化方案化。尤其在储能领域,公司推出了高能量密度的“PowerTitan Plus”系统平台,并持续扩大高端交付能力。
根据公司与投资者交流时披露时就非常有底气地表示,“年初制定的储能发货目标为40–50GWh,目前公司对完成目标保持信心!”这意味着公司储能业务仍在稳定扩张的轨道上。上半年,公司在欧美、澳洲等市场相继中标多个大储项目,并在北美与主流电芯厂达成供应合作。
作为一家系统集成企业,阳光电源非常明智地选择不做电芯这样的重资产。但在过去一年,全球储能电芯已出现“一芯难求”的情况,很多电芯厂满产超产,排产到了明年一二季度。这会否对阳光电源的业绩稳定造成一定困扰呢?对此,公司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已与行业内众多优秀电芯厂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储能电芯的供应与价格保持稳定。"一家企业如果能够保持持续成功,肯定是长板众多,且不会有明显短板,特别是一些关键环节。阳光电源这类大厂的供应链能力,我们真的无须担心。尽管行业上游价格波动频繁,但阳光电源的供应链韧性、成本可控能力依旧突出。
阳光虽然普照,但每一家企业还是不尽相同。上能电气在集中式逆变器这样的产品结构、印度生产基地的选址以及美国等目标市场的开拓方面,一直是阳光电源的追随者,模仿者。但是,其三季报相形见绌。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65亿元,同比增长16.15%;归母净利润 3.11亿元,同比增长仅2.99%!
赶碳号一直关注阳光电源的美国市场,当然上能电气也在发力美国市场。最近,阳光电源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同时,公司在全球市场布局稳步推进。近年来,美国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15%–20%。对于美国可能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公司回应称将“密切关注政策落地,积极研判并应对”,并已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和海外本地化策略,确保核心市场的稳健增长。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阳光电源的战略韧性与全球经营能力:既能在欧洲、澳洲、中东等成熟市场保持领先,也能灵活应对美国市场的贸易政策变化。
总之,如果算下来,阳光电源的营收规模几乎是上能电气的19倍,利润是其38倍。更重要的是,阳光电源净利率维持在17.9%左右,而上能仅8.7%左右。这背后,不仅是规模效应的差距,更体现了品牌力、议价权与全球化能力的差异。随着三季报发布,上能电气股价大幅回撤。
0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暴涨,减负债超50亿
三季报显示,阳光电源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高达99.1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00%。在光伏储能行业资金链普遍紧张的背景下,这个数字极为罕见。
公司现金流改善的核心原因有三:一是销售回款加速,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客户结构更加优质;二是存货控制得当,产品需求强劲、周转加快;三是公司主动降杠杆,减少债务负担。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偿还了52亿元负债,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下降61.84%,长期借款下降34.87%。债务削减直接带来了财务费用的改善。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22亿元(去年同期为+3.18亿元)。负数意味着净收益:公司不仅节约了利息支出,还通过汇兑收益实现了额外利润。
据财报附注,公司“财务费用转负”的主要原因是汇兑收益增加。今年以来人民币相对稳定,公司海外销售结算币种分布合理,通过自然对冲和结构化安排规避了汇率风险,反而获得了正向收益。对于一家出口业务占比约60%的企业而言,这样的汇率管理能力体现了极强的财务精细化水平。
财务费用从正转负的这一变化,直观地提升了公司净利润质量,也验证了阳光电源在经营现金流与资本结构优化方面的战略成果。
阳光电源利润的”含金量“不一般。阳光电源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在三季度达到28.31%,这在A股所有制造类上市公司中都属于顶级水平。
这不仅仅是“赚得多”的表现,更是“资产用得好”的体现。公司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资产周转率显著提高,负债率下降、权益端效率提升。
若对比2024年全年ROE约21.7%、2023年18.9%的水平,阳光电源的盈利质量提升非常明显。光伏储能行业本身属于重资产+周期性行业,但阳光电源以技术驱动、高周转、高现金回笼的方式,使ROE稳定在近30%,堪称资本效率典范。
03审慎计提减值准备,近13个亿!
存货与固定资产减值作为损益类科目,本来是一项严格的财务纪律。但是客观说,近一年多来,在光伏主材行业,除了阿特斯等少数企业以外,很多光伏主材企业已经没有能力在财报中进行资产与存货减值了,或者计提不够充分——因为当下的财务报表真的支撑不住,先活下去很重要,存货和折旧就当没发生吧。
但这样做的危害很大。很简单,不计提就会少确认费用,就会导致利润虚高。除了利润表以外,同样,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项目虚增,这也会导致资产被高估。
财报显示,阳光电源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约3.2亿元、资产减值准备约9.6亿元,合计12.8亿元。这个规模在A股光伏板块中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额计提并非业绩下滑所致,而是公司一贯的审慎原则。管理层在公告中指出,本次计提主要系对部分应收账款、存货及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减值测试,旨在客观反映财务状况,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从历史数据看,阳光电源每年都会进行相对充分的减值测试,并在条件改善时适度转回。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约5137万元,占利润比例不足0.4%,反映出公司并未依靠“减值转回”调节利润。
当然,这也意味着,公司当前财报中的利润仍有一定“隐藏弹性”——未来若市场持续改善,这部分审慎计提的准备金可能形成利润释放空间。
04AI新蓝海,机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公司在投资者交流中明确表示:
“阳光电源把握AIDC(智能数据中心电源)快速发展机遇,依托电力电子技术优势,设立子公司开展AIDC电源业务。公司同时具备新能源汽车电控及电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能力。”
这意味着阳光电源已正式切入AI数据中心(AIDC)电源赛道——这是未来五年新能源与算力融合的重要方向。AI数据中心对于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能效要求极高,而阳光电源在高压直流、能量管理与储能耦合技术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此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形成完整的电控、电源系统布局,为车企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虽然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公司尚无量产产品,但已开展相关技术储备。
放眼未来,阳光电源的业绩具备较强可持续性:
-
技术驱动优势:储能产品迭代速度快,系统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领先同行。
-
供应链稳健:与多家电芯厂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锁定关键原材料。
-
财务结构健康:经营现金流充裕、负债率持续下降、汇兑风险可控。
-
全球化布局完善:欧洲、北美、中东、亚太多地同步扩张。
-
新业务增长潜力:AIDC电源与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为未来打开新成长曲线。
当然,短期也需警惕储能产能过剩、海外政策扰动、国内“136号文”执行节奏等不确定性。但综合来看,阳光电源的业绩爆发不是偶然,而是多年来技术积累、组织能力与财务稳健的自然结果。
后 记
光伏与储能产业的周期底部,总有人“旱死”,有人“涝死”。而阳光电源,却在压力中逆势成长。它不仅在利润表上创造了惊喜,更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上展示了真正的实力。
在行业出清的大背景下,阳光电源的这份三季报,让市场看到了龙头企业的盈利韧性,也让整个新能源链条重新认识了“技术+管理”所能带来的复利效应。
昨晚,阳光电源的成绩单,不只是财务上的亮丽数字,更是一种信号:在新能源产业真正进入高质量竞争阶段后,能穿越周期的,终究是那些既能创新、又能自我迭代的企业。
(来源:钛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