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郑晓曦:周期上行和自主可控共振 半导体迎来投资机遇期
10月24日,由上海证券报与南方基金共同举办的“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调研行活动,走进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复旦微电。在现场交流环节,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郑晓曦分享了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框架,并对行业未来发展做了市场展望。
郑晓曦表示,在当前人工智能算力芯片的持续升级和管制政策下,对于需要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链持续突破才能解决的国内算力问题,国内半导体产业已开启先进制程制造工艺的投入,打开了半导体设备的增长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头部领先公司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从行业最新发展情况看,当前制程已进入5纳米以下时代,全球的参与者越来越少,而且在极紫外线EUV光刻机的支持下,全球仅有3家龙头晶圆厂还在推动制程持续升级,2024-2025年有望将制程推进到2纳米,2030年更是有望达到1纳米。
郑晓曦认为,从龙头晶圆厂的经验看,每次工艺升级所需的投资额都有显著提升。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先进制程技术的突破。随着设备升级,预计投资额将持续增加,从而有望拉动先进制程设备的市场容量持续增长。
基于半导体行业的积极变化,郑晓曦表示,近年来国产化率提升,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核心设备和零部件陆续突破,龙头公司的在手订单和收入持续超预期,看好半导体自主可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来看,半导体前道设备的国产化率水平约为20%-30%,投资价值相对高的集中在中/低国产化率的设备厂商。另外,从周期角度来看,海外AI算力驱动的PCB、消费电子等板块处于景气高位,半导体设备行业则处在景气上行早中期,今年下半年陆续融资扩产的晶圆厂未来2-3年仍有景气上行的空间。
(来源:天天基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