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下调全年盈利预期,知名豪车巨头们这是怎么了?
文 |江瀚视野
最近几年,说起各家豪车巨头,感觉最大的特点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就在最近知名豪车品牌阿斯顿马丁宣布下调全年盈利预期,让人不禁想问这豪车巨头到底是怎么了?豪车巨头们的问题出在哪了?
阿斯顿·马丁下调全年盈利预期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阿斯顿·马丁更新2025财年指引,目前预计2025财年总批发量将较上年(2024财年:6030辆)出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下降,销量调整主要涉及北美和亚太(包括大中华区)市场。阿斯顿·马丁也不再预期能实现此前制定的2025财年下半年实现正自由现金流的目标,但预计2025财年第四季度的自由现金流将环比改善。此外,该公司确认预计Valhalla车型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当期预计交付约150辆。
阿斯顿·马丁表示,由于美国关税和亚太地区需求疲软抑制了销量,公司今年盈利将低于预期,并因此启动成本与资本支出计划的审查。公司预计全年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将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区间的下限,且不再预期下半年能够实现正自由现金流。公司指出,市场预期的经调整EBIT下限为亏损1.1亿英镑(约合1.483亿美元)。此次下调反映出销量下降及单车毛利率承压,而这已是公司在夏季下修指引后的又一次调整。
据阿斯顿·马丁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交付了1,922辆批发车型,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4% 。虽然看似降幅不大,但在豪车竞争激烈的当下,每一个百分点的变动都备受关注。从收入来看,更是下降明显,降至4.54亿英镑,同比下降25% ,其中第二季度收入为2.21亿英镑。
知名豪车巨头们这是怎么了?
其实,作为超豪华车领域的标志性品牌,阿斯顿・马丁的业绩下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豪车行业陷入困境的缩影,我们到底该怎么分析判断这件事呢?
首先,传统豪车开始被逐渐取代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近年来,传统豪车的优势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市场空间逐渐被压缩。阿斯顿·马丁近期宣布下调2025年全年盈利预期,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引发关注,但对长期观察豪华汽车行业的分析人士而言,这其实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作为英伦超豪华跑车的代表,阿斯顿·马丁曾凭借其优雅的设计、手工打造的工艺以及与詹姆斯·邦德电影的深度绑定,成为全球富豪心中“梦想座驾”的象征。然而,近年来,这家百年豪车品牌却频频陷入财务困境、销量波动与战略调整的漩涡之中。其下调盈利预期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传统豪华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过去,传统豪车品牌依靠品牌溢价、稀缺性、机械性能和手工工艺构筑起高不可攀的护城河,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数倍于成本的价格。但如今,这种优势正在被快速取代。消费者对“豪华”的定义不再局限于超强的发动机的轰鸣声或真皮包裹的方向盘,而是转向智能化、科技体验和品牌价值观。与此同时,全球豪车市场的整体增长空间开始被压缩。一方面,新兴市场增速放缓,中国等关键市场的豪车消费趋于理性;另一方面,欧美成熟市场面临高利率、经济不确定性以及环保法规趋严的压力,导致高端消费意愿下降。阿斯顿·马丁的困境,正是这一宏观趋势的缩影,它不再是孤立的经营问题,而是整个行业转型阵痛的集中体现。
其次,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不安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增加,这些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富豪们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他们在消费决策上更加理性和保守。购买奢侈品豪车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种无条件的炫耀行为,而是需要权衡利弊后的慎重选择。毕竟,一辆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豪车并非生活必需品,当经济形势不稳定时,富豪们自然会优先考虑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了豪车市场的销量。我们观察到过去几年间,全球超豪华汽车市场的增长率明显下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对于阿斯顿·马丁这样的高端品牌来说,其客户主要集中在高净值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时候,阿斯顿·马丁也不可能幸免了,因此,阿斯顿·马丁的业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而且,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一些国家还出台了加征关税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加了进口豪车的成本,使得原本就高昂的价格雪上加霜,这对于依赖出口市场的阿斯顿·马丁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第三,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对传统豪车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以特斯拉、仰望、尊界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迅速崛起,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正在改写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这些新能源汽车不仅具备高颜值、时尚的设计,而且在科技配置方面更是遥遥领先。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互联功能、高效的电池续航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元素的应用,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驾驶乐趣和使用便利性。相比之下,传统豪车虽然也在努力推进电动化进程,但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的速度上明显滞后于新兴势力。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豪车的固有认知。以前,人们认为只有大排量、高性能的燃油车才能称之为豪车;而现在,环保、智能、便捷的电动汽车同样可以成为高端出行的代表。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那些追求新鲜事物、注重环保的年轻一代。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豪车的千篇一律,而是渴望拥有更具个性和科技感的座驾,而不是那种看上去奢华,但是充满着陈旧老钱风的所谓的高奢。因此,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豪车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强大的分流效应,让后者日益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
从长期来看,阿斯顿·马丁绝不是第一个因时代变革而受挫的豪车品牌,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今天的阿斯顿·马丁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它既要应对电动化转型的巨大投入,又要维持品牌调性不被稀释;既要开拓新市场,又要应对老市场的萎缩。
在这种背景下,豪车品牌必须深刻反思:我们到底为消费者提供了什么价值?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还是身份象征?是机械艺术的结晶,还是智能生活的入口?未来的豪华,不应再局限于“贵”和“稀有”,而应聚焦于“体验”、“情感”和“意义”。阿斯顿·马丁需要重新定义其品牌叙事,将英伦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打造真正符合新时代消费者期待的产品。
可以说,豪车行业的洗牌已不可避免,唯有那些能够深刻理解时代变迁、勇于自我革命的品牌,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是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阿斯顿·马丁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了。
(来源:钛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