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陈翊庭:约300家排队IPO企业里,一半是新经济行业
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成为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
“今年年初到现在,港股平均每天的交易量已经达到2500多亿港元。来香港上市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今年1~9月,我们迎接了60多家企业来上市,融资总额1829亿港元,全球排名第一。”10月23日,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2025外滩年会圆桌讨论“宏观变局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中表示。

她进一步表示:“现在等待上市的企业很多,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大概300家,其中一半是新经济行业,包括电动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
港交所将如何保持这种热度?“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多资产类别的生态系统。传统上我们股票比较强,但是在固定收益方面相对比较弱,我们要更多地开拓固定收益和其他资产类别,因为大背景是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想‘去美元化’,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我们需要给投资者提供他们所要寻找的东西,不光是IPO,不光是股票,还要有更多的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和其他的资产类别,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一个领域。”陈翊庭说。
谈及香港股市上涨的原因,陈翊庭提到了去年中国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的催化作用等因素。
在吸引资金流入和活跃市场方面,陈翊庭强调,香港的“秘密武器”是包括沪深港通在内的互联互通机制。
“在过去几个月当中,尤其是二季度,我们有一些大型的IPO,不断有新的机会大量涌现,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凸显了香港作为一个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她认为,大量令人兴奋的、新的科技企业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他们通过沪股通、深股通参与投资,可以活跃内地股票市场;与此同时,内地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参与港股通,因此互联互通给两边的市场都带来了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