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688696.SH)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2025年10月21日,21时41分24秒 投资建议, 港股动态 阅读 2 views 次

业绩重拾正增长后,全球投影行业头部品牌——极米科技(688696.SH)踏上赴港上市征程。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9日,极米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极米科技拟将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大方向:全球品牌及产品营销以加速国际化扩张;强化研发能力及产品组合扩展;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中国投影行业“销冠”

极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公司的核心业务围绕消费级、车规级、工程级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展开。按产品类型划分,公司的投影仪产品涵盖长焦投影仪、短焦投影仪和创新投影仪三大板块。

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688696.SH)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年9月22日),极米科技产品远销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线下销售点位超6000家,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台。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自2018年起,极米科技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投影行业销量第一;2020年起,连续五年拿下国内营收冠军。在中国中高端投影仪行业,2024年以营收计市场份额达30.2%,销量与营收均位列行业第一。

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688696.SH)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极米科技业务规模保持领先,得益于公司在技术层面构筑了差异化优势。依托在光机自研、EagleEye鹰眼计算光学及GMUI交互体验领域积累的核心优势,公司能够将产品从消费级拓展至对投影技术有更高要求的车规级及工程级产品。其中,车规投影业务围绕车载座舱视听投影和智能车灯投影展开,目前已实现量产交付,并被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等领先的主机厂应用于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

工程级投影产品方面,极米科技于2025年9月推出T10系列,亮度最高可达6400CVIA流明,支持4K超高清画质,应用于高端家庭影院、商用展示等场景。在增值服务方面,中国市场通过GMUI平台提供影音内容与应用分发服务,与开发商分享收入;海外市场则与游戏开发商、流媒体平台合作,丰富产品功能和创收路径。

产品售价承压,业绩波动剧烈

从财务数据来看,极米科技近年业绩呈现收入增长承压、利润剧烈震荡的态势。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2亿元(人民币,下同)、35.52亿元、34亿元,连续两年下滑,主要因消费级投影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消费者对入门级产品偏好上升,公司为应对市场趋势推出低价机型,导致整体平均售价下降。2025年上半年,营收轻微增长1.63%至16.23亿元,显示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但较2022年同期的20.36亿元仍有明显差距。

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688696.SH)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利润端波动更为明显。2022-2024年,公司利润分别为5.01亿元、1.2亿元、1.2亿元,2023年利润同比大幅下滑76%,虽2024年企稳,但较2022年高点仍有显著差距。2025年上半年利润回升至0.88亿元,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但盈利稳定性仍需观察。毛利率方面,2022-2024年分别为35%、29.8%、30.3%,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32.1%,虽有所修复,但较历史高点有提升空间,反映出产品结构调整与成本压力对盈利的影响。

除业绩波动外,极米科技还面临市场竞争、供应链、技术迭代等多重风险,需持续关注。在行业竞争与产品价格压力方面,全球投影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清晰,但消费级市场涌入大量新玩家,叠加电视大屏化趋势冲击,产品价格下行压力显著。例如,2022-2024年,公司长焦投影产品平均售价从3400元降至2700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2600元。

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688696.SH)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供应链与成本风险方面,极米科技生产高度依赖芯片、激光模组等核心零部件。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36.8%,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3%。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大幅提升至51.9%,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升至35%,主要因公司为应对潜在供应风险及车规产品备货需求,战略提前采购核心部件。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价格受大宗商品波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若成本上升而无法有效传导至终端,将直接影响盈利水平。

技术迭代与研发风险方面,投影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快,4K化、激光化、AI融合成为趋势,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领先。2022-2024年,研发开支维持在3.6-3.8亿元,研发费率从8.9%提升至10.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12.2%,但研发投入能否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存在不确定性,例如车规投影与工程级产品仍处于市场验证阶段,盈利贡献尚不明朗。

投影仪行业增长红利尚存

尽管面临挑战,极米科技仍可依托行业增长红利与自身战略布局把握机遇,这一判断的核心支撑来自全球投影行业的发展前景与公司的差异化布局。

从行业层面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投影行业正处于稳健增长阶段。2024年,全球投影市场规模按销量计达1701.2万台,按营收计达531.9亿元;预计2024-2029年,销量与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0%、11.4%,2029年将分别突破3130万台、912.3亿元。

细分领域中,消费级投影仍是核心增长极,2024年营收占比60.2%,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1.4%;车规投影作为新兴领域,增速更为显著,2024年营收6亿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57.2%,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工程级投影虽增速相对平缓,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8%,但市场规模基数较大,2024年营收206亿元,随着商用场景需求升级,仍有稳定增长空间。

从公司战略来看,极米科技的三大方向有望与行业趋势形成共振。在消费级投影仪市场,公司已构建覆盖入门级到高端的全价格段产品矩阵,Play系列、Z系列瞄准大众市场,RS系列、T10系列卡位中高端,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同时,通过GMUI系统与内容生态建设,提升用户粘性,从“硬件销售”向“硬件+服务”模式转型,长期有望提升收入稳定性。

极米科技在车规与工程级投影仪市场已形成突破。车规投影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推动车载娱乐需求增长,公司已进入主流主机厂供应链,若未来能拓展更多客户,车规业务收入占比有望逐步提升。工程级市场,T10系列的推出填补了公司在高端商用领域的空白,随着文旅、企业展示等场景需求升级,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市场维度,公司计划加大北美、东南亚等市场投入,复制欧洲、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同时探索AI与投影技术的融合,例如开发AI眼镜等创新产品,拓展智能显示边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前景的实现依赖多重前提。一是研发投入能持续转化为技术优势;二是车规与工程级产品能获得市场认可;三是海外扩张能平衡成本与收益。

综上所述,从业务基本面看,极米科技具备技术壁垒、市场份额与全球化布局的核心优势,且所处的投影行业仍处于增长阶段,长期有望依托消费级市场深耕与车规、工程级市场突破实现可持续增长。但也需认识到,公司面临业绩波动、供应链集中、技术迭代等多重风险,尤其是在消费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盈利稳定性与增长确定性仍需时间验证。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其港股上市后的资金使用效率、新业务盈利进展及海外市场拓展情况;对于行业而言,极米科技的上市或将推动投影行业进一步规范化,加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竞争,最终惠及消费者与行业整体发展。未来,极米科技能否在保持中国市场优势的同时,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仍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