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就业影响几何?企业战略与行业数据深度解析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美国乃至全球的各个工作场所。然而,这项技术究竟是对现有就业构成生存威胁,还是会催生新的机遇,专家们对此依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最新数据显示,真实情况可能比任何一种预测都更为复杂和微妙:有些行业正经历着显著的岗位流失,而另一些行业则出现了新的就业增长。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最新研究表明,尽管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人们对AI导致失业的担忧持续了三年,但美国劳动力市场却展现出“显著的稳定性”。这项研究深入分析了各行业的职业变迁,并未发现许多人所担心的那种大规模岗位替代现象,从而对“AI就业末日”的即时预言提出了挑战。
然而,也有批评者指出,越来越多的公司正以人工智能为由进行裁员,从而优化人员结构。CNBC今日发布的一项分析报告揭示,虽然有12%的服务公司表示将在2025年因AI而减少招聘,但高达35%的公司选择利用AI对员工进行再培训,更有11%的公司实际上增加了招聘。报告中引用一位研究人员的话说:“现有研究中,尚未出现大量证据表明AI已导致大规模技术性失业。”
企业战略分化:AI实施路径大相径庭
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各大雇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整合策略。全球最大的私营雇主沃尔玛,在全球拥有210万员工,于9月下旬宣布人工智能将“切实改变每一个岗位”,但同时承诺将维持总员工数量不变。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向投资者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保持劳动力水平稳定,不过随着AI接管日常任务,岗位的构成将发生显著转变。
这家零售巨头已与OpenAI合作,计划从2025年开始推出全面的AI技能培训计划,旨在为员工适应日益自动化的工作环境做好准备。尽管此前有报道暗示沃尔玛将暂停招聘,但该公司仍在持续扩大其技术团队,并积极部署AI代理以优化运营流程。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则提供了一个关于AI实施挑战的警示案例。这家科技公司在其AskHR人工智能系统接管薪资处理和休假申请等日常任务后,裁减了大约8000个传统人力资源岗位。然而,首席执行官阿尔文德·克里希纳透露,自此次自动化改革以来,IBM的总就业人数实际上有所增加,因为公司将资源重新分配到需要人类创造力的软件工程、市场营销和战略性角色上。
语言学习平台Duolingo则采取了更为审慎的策略,在保留全职员工队伍的同时,减少了合同工职位。首席执行官路易斯·冯·安于8月澄清,该公司“从未解雇任何全职员工”,并强调AI赋能员工完成更多工作,而非减少劳动力需求。
数据揭示AI对各行业影响不均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分析显示,AI接触度与失业率增长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AI接触度较高的职业,其失业率增幅也越大。例如,计算机和数学类职业的AI接触度高达80%左右,这些岗位经历了最显著的失业率上升;而蓝领工作和个人服务类职位的失业率增幅则相对较小。
世界经济论坛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92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但同时也将创造1.7亿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农业、建筑、物流、医疗保健和教育领域预计将出现最大的绝对就业增长;而大数据、金融科技、软件开发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则将迎来最快的相对增长。
高盛研究报告估计,如果人工智能被广泛采用,它可能取代美国6-7%的劳动力。然而,报告也预计这种影响将是暂时的,因为新的就业机会会随之涌现。该机构预测,在过渡时期失业率将上升0.5个百分点,但历史模式表明,此类结构性失业通常会在两年内消失。
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工智能先驱杰弗里·辛顿近期建议年轻人考虑学习实用性技术行业,而非仅仅专注于科技职业。他指出:“如果你正在考虑学什么专业,那就去做个水管工吧”,因为手动操作的职业远比机器更难取代。
(来源:前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