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把AI和淘宝闪购带进双11,还打出一张暗牌
图源:圆桌讨论 唐辰拍摄
双11大促还有必要吗?
这是16日天猫双11发布会圆桌环节,易立竞开场就提出的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与此同时,我的好友也在问我,现在还有人参加双11么?
设问的背后是一个略微尴尬的现实:双11进入第17个年头,单从面上看,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的参与热情,亦或者是带动的消费体量,都没有了头几年的“疯狂”。
并且,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电商平台以及线下商家大促的常态化,双11对平台、商家、用户三方,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在不少人看来,当下最需要双11的,可能不是商家、也不是用户,而是平台。
双11果真没有必要再继续了么?
圆桌嘉宾、商家代表,李宁集团副总裁冯晔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可以视为对易立竞类质疑的回答。他认为,像双11这一类,在消费品领域的狂欢活动,始终有存在且延续的必要。
对消费者来说,一个是消费长期习惯的养成,第二是在这样的习惯里面,不断给消费者创造更创新的体验和惊喜。好的商品、好的体验,每次能基于消费者习惯有更好的成长。
这也可能是天猫敢于把这类直给的问题,堂而皇之的打在大屏幕上,供外界讨论的底气。
作为双11的发起者,也是主导者,天猫是主场选手,深知其中冷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天猫都在持续创造新的玩法、迭代商家服务策略以及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但商家、消费者的心态在消费环境的进化中发生剧烈变化后,天猫也成为守擂者,需要改变,为双11带来新的故事和内涵。
天猫意识到了这一点,天猫总裁家洛在分享时表示:
“六七年前,我们跟大家沟通双11的时候,我们关注流量的洪流、社会的氛围,关注这一刻消费者因为优惠感受到的疯狂的体验。但是到了今年双11,我们发现无论是消费的成熟,电商平台的多元化,消费者选择的多元化,还是供给的多元化(都十分完备了)。(在这种大环境下),细分的经营、技术的能力、产品能力的升级,对我们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不同于往年双11的大促逻辑,将大家的注意力锁定在“价格”、“质价比”、“发券”、“凑单”等传统玩法。今年天猫打算让AI打头阵、淘宝闪购融合线上线下边界,将双11从传统的电商大促节点,转变成一个涵盖“吃喝玩乐购”全场景的全民消费节日,以解决消费痛点,也能让商家获得增长。
为此,天猫官方明确了三重新含义——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第一个大消费时代的双11;第一个淘宝闪购全面参与的双11。
显然,这三个“第一个”,刷新出一个不一样的向“新”的天猫双11。
天猫打出两张明牌,一张暗牌
这个“新”的内核可以理解为:第17个双11,天猫继续选择主动进攻,打出两张明牌,一张暗牌,为撬动大消费市场带来更多看点。
第一张明牌是:AI,AI登上主舞台。
AI电商和AI搜索一样,都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放眼行业,早于天猫开启双11的京东,也在加速AI布局。今年双11期间,京东将免费向商家开放京点点、京小智、京东数字人等多款AI工具。
天猫则使出了更大的力气,在今年双11同步落地包括AI万能搜、AI Summary、拍立淘、AI帮我挑、AI试衣、AI清单在内的6款AI导购应用。部分消费券也由AI“智惠引擎”统一决策发放,试点期数据显示,AI发券更加精准,转化率比以往提升15%。
今年双11,堪称AI浓度最高的一年。更关键的意义在于,天猫将AI的应用从B端拓宽到C端,即从商家侧外延至用户侧,尤其是88VIP等核心用户。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些AI导购应用把复杂的购物决策变得简单,就像专属的导购,或者是DeepSeek的购物专家版,增加了很多有趣的互动与新鲜体验。
图源:凯夫分享 唐辰拍摄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称之为“AI重构淘宝”。他在与唐辰在内的媒体沟通中表示,淘天要做“好用的AI”,团队主要做了三件事——提高流量匹配效率,为商家降本增效,以及打造新的AI导购产品。
“我们希望AI能解决消费痛点,实现流量匹配效率双位数增长,让商家获得增长。”
目前,平台搭建的AI技术体系早已覆盖创意、推荐、数据等全场景,靠着AI对20亿商品库的“智能梳理”,AI搜索让用户更自由地表达,复杂语义下搜索相关性提高20%,这是一个惊人的量级提升;
AI推荐给消费者带来更惊喜体验,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高了10%;AI广告则给商家更精准的触达能力,广告投放ROI提高超12%;
在阿里电商转向做大消费平台的背景下,AI不再只局限于有限维度的“降本增效”,而要把经营链路重新做一遍,梳理从消费者到商家再到平台的新消费路径。
这也被36氪评价为,如果若干年后,AI会改写电商的运转模式。而今年双11,或许就是一个开端。
第二张明牌是:天猫与淘宝闪购深度协同,打破线上线下融合的“墙”。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处端表示,今年双11,首要将解决品牌加入闪购这件事,提供更多的供给,让用户能体验该服务。
此举在外界看来,是电商平台加码即时零售,试图打通线上线下,通过“近场”消费场景撬动“远场”交易,构建更为完整的消费生态。
今年双11,淘宝闪购正通过“千万免单”“88VIP五折外卖”“淘金币返现”等玩法,激活消费市场。天猫披露,首批已有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接入闪购,覆盖苹果、华为、迪卡侬等头部品牌。
图源:处端分享 唐辰拍摄
处端认为,对于商家们而言,当前品牌有三大“超级红利”:“淘宝闪购+淘宝大会员+88VIP会员”。
其中,淘宝大会员被称为“超级枢纽”。8月,阿里打通饿了么、飞猪等资源,全面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组成拥有10亿人的大会员体系。
这群人中,铂金及以上用户数过亿,购买力强、忠诚度高,在淘宝的年消费天数超90天。有统计称,在淘宝点过外卖而未在电商下单的用户,规模过亿,这是拉新的巨大潜力人群。
88VIP则是“超级引擎”。相比非会员,88VIP有数倍的消费力、复购率与品牌忠诚度,人均年度消费金额是非会员的9倍,现有会员体系人数已达5300万,贡献头部品牌55%以上生意。
处端认为,大会员和场景交叉后,用户消费频次变高,将对88VIP带来巨大增量。
淘宝闪购被定义为“超级增量”,承载着淘天和市场的期待。添可CEO冷泠在圆桌环节提到,其品牌已经接入淘宝闪购,“即使零售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变革,更是服务的延展。为品牌解决的不止是“最后一公里”的送货时效问题,而是真正能把服务送达用户。”
作为阿里商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商家代表的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这体现在数据上,一是万亿级的市场交易增量。根据阿里财报数据显示,淘宝闪购业务上线不到4个月,已吸纳3亿月度交易用户,并带动手淘8月DAU同比增长20%。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曾在电话会中预测,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二是融合转化为实在的成交增量。数据显示,“双11”首日,淘宝闪购在全国270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类订单增长670%,饮品、烘焙、水果生鲜等品类均实现2倍增长。
还有一张暗牌是:“一个淘宝”正成为阿里转向大消费平台战略的基石。这是阿里没有高调张扬的战略转型。
当AI及大消费两大机遇交汇,消费的边界正在被重塑。
今年以来,阿里正在加速捏合一个淘宝,把资源归拢到一处,把战略聚焦,保证在关键时候能够出牌。比如淘宝闪购奇袭美团之后,饿了么、飞猪等业务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为进一步融合远中近场电商积蓄能量。后面的战果也证明,这些动作是有效的。
在介绍淘宝大会员时,处端也解释,“大会员背后其实是阿里大消费平台的战略。我们认为,大消费平台已经开启,吃喝玩乐购、远场近场的结合、线上线下的结合,这是一套完整的大消费平台服务体系。”
图源:家洛分享 唐辰拍摄
而AI和淘宝闪购两张明牌,在一个淘宝的框架下,也将双11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用家洛的话说就是,双11正经历根本性变革,驱动力从单纯的流量与优惠,转为基于AI和用户的深度经营能力。
这也恰是双11进入第17个年头,阿里大消费平台的首个双11战役,天猫继续出牌的最好注解。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