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焦巍重仓银行“硬刚”AI狂潮,基民犀利评价:牛市里抱着熊市思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栗鹏菲 叶青 北京报道
在公募基金行业,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出现起伏本是常态。然而,当一位曾被赞誉为“价值派代表人物”的行业老将,连续三年业绩跑输基准,且旗下产品规模大幅缩水超90亿元时,便显得尤为刺眼。银华基金旗下老将焦巍,正身处这样的舆论漩涡。
记者注意到,在天天基金网的银华富裕主题A讨论区内,失望情绪弥漫,有基民直言基金经理“吊在一棵树上”“牛市里仍抱着‘熊市思维’”,更有尖锐评论称其“水平堪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3日,其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A今年以来收益率仅为0.66%,在沪深300指数上涨16.75%的背景下,这一表现显得尤为黯淡。更令市场侧目的是,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该基金资产规模从2022年6月30日的197.31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06亿元,在三年间萎缩超过90亿元,从高位滑落,折射出投资者信心的流失与策略有效性的质疑。
高集中度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双刃剑”
据公开资料显示,银华富裕主题A在2006年11月16日首发,至今已运行接近18年,是基金市场上最早的一批基金产品之一,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10月13日)该基金净值累计上涨779.53%。
2020年,基金经理焦巍凭借重仓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消费股,助力银华富裕主题A实现87.78%的净值增长,一举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奠定了其行业地位。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随着消费板块估值回落,焦巍迅速调整投资方向,将目光转向银行、保险等金融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华富裕主题A的前十大持仓中,有五席属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股,合计仓位达34%,再加上中国太保与中国平安两只保险股,金融板块整体权重接近50%。然而这种近乎“阵地战”式的布局,在AI、算力及新能源等成长板块轮番表现的市场中显得格格不入。

焦巍曾在银华富裕主题A 2025年中期报告中坦言,出于对分红比较的考量,将资金从公用事业板块转向金融板块,并进一步向股份制银行和区域城商行倾斜。例如,杭州银行、江苏银行等城商行,被他视为“经济造血功能可持续恢复地区”的典型代表。
某券商基金研究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高集中度投资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各异。在震荡市中,这种策略或许能发挥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在风格快速切换的行情中,却极易踏空,错失投资机会。
该研究员进一步分析道,以2025年前三季度为例,A股市场中AI、算力板块涨幅均超过50%,而银行业受地产风险传导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因素影响,估值持续承压。在此背景下,焦巍重仓的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年内涨幅不足7%,因此该基金和鹏华碳中和主题等年内涨幅翻倍的基金,也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值得警惕的是,焦巍这种“阵地战”式的投资打法,还暗藏着流动性风险。该研究员进一步警示:“中小银行股的流动性相对较弱,一旦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基金净值可能会经历‘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他补充强调:“其实,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从消费板块转向金融板块,本身并无不可。但若缺乏对行业周期的前瞻性判断,高集中度投资反而会放大风险,给基金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基金经理及投研团队是否调整现有策略一事,《华夏时报》记者致电银华基金并发送书面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正面回复。
基金“明星化”,投研体系隐忧浮现
焦巍所遭遇的投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是价值型基金经理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中集体面临挑战的一个典型缩影。
在近期的运作分析中,焦巍提出了“知其雄,守其雌”的规避策略,其核心意图是聚焦那些现金流稳定、分红回报良好的投资标的,以此寻求绝对回报。然而,市场的实际走势却与他的这一判断显著背离。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他对行业景气度变化的敏感度存在明显不足。
一位资深私募从业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价值投资的本质在于寻找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投资标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行业景气度的变化。”近年来,银行业面临着息差压力增大、资产质量存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银行股价形成了明显的压制。基金经理在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必须对行业基本面的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焦巍从消费板块到金融板块的剧烈投资转向,不仅是对其个人投资判断力的巨大考验,更深刻地反映出基金公司投研体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数据显示,银华富裕主题A的基金规模尽管大幅缩水,但它依然是银华基金旗下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产品。
上述私募从业人员认为,这种状况源于基金公司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在基金公司‘明星化’的过程中,公募一度受益颇多。一位基金经理‘出圈’后,其在市场认知方面的快速提升往往会给基金公司带来不少红利,基金经理本人管理的新基金往往能在首发时就取得好成绩,基金公司也可以趁此机会扩大规模,甚至‘弯道超车’,为团队配备更多更好的投研人才。”
“然而,如果基金管理人缺乏完善的决策和风控流程,明星基金经理话语权过大,一旦基金经理判断失误,投资者可能会遭受大额亏损。如今如何减少对个人能力的过分依赖,成了摆在很多基金公司投研体系建设面前的一大重要命题。”上述私募从业人员表示,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本质上是要求公募基金尽快从“规模扩张”向“能力建设”,从“明星时代”到“平台时代”转型。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