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张颖:站在十字路口,创业者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终局”?

2025年10月11日,14时15分17秒 科技新知 阅读 2 views 次

我们可以看到,创业的赛道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一方面,像AI、机器人、医疗等热门领域,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这些赛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一些公司身处十字路口,可能会失去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布局未来。

不久前,在亿万创业营开营仪式的闭门会上,经纬张颖基于最一线的投资体感,对未来形势和大家的疑惑给出了几点建议:创业从不是追风口,而是做时间的朋友。现在最该做的,是把商业模式磨得更实,把技术壁垒筑得更高,把现金流做得更充足;资本寒冬筛掉的是泡沫,留下的会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苗子。只要方向对了,再难的路,慢慢走依旧能够看到曙光。

这段两个小时的分享,信息量巨大。亿万7期学员前进四创始人肖荔基于自己的理解,整理了一份学习笔记,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借鉴意义。以下,Enjoy:

来源丨Vivian的AI进化论

前几天参加经纬的亿万创业营开营仪式,身边的很多创始人都在AI、机器人、医疗等赛道,而作为一家MCN公司的创始人,也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在谈论AI、机器人、硬科技的时代,我们这种天花板不那么高、模式不那么“性感”的行业,未来在哪里?

经纬张颖:站在十字路口,创业者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终局”?

很开心听到了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和另一位顶级投资者的内部分享。2个小时未经修饰的对话,信息量巨大。他没有讲太多高大上的理论,而是用最直接的语言,揭示了顶级VC当下的真实想法和给创始人的生存建议。

听完后,我感到很多我们内部一直在坚持的朴素想法,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和升华。我将其中最触动我的几点,整理分享给你。

1. 重新定义你的“终局”:你是“严肃的买卖”,还是“资本的故事”?

这是整场分享最核心的拷问。

张颖提到,创始人必须想清楚,你是在做一个“严肃的买卖”,还是在讲一个“资本化的故事”。

资本化的故事:属于大赛道、长坡厚雪的领域,比如AI、机器人。这类公司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用高投入换取高增长和高倍数退出,商业模式上可以容忍长时间不盈利。

严肃的买卖:如果行业天花板不够高,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有限(比如我们MCN),那么核心任务就不是去追逐风口和估值。任务是回归商业本质:做收入、做利润、做正向现金流。

这对我启发巨大。这并非一个“好与坏”或“高级与否”的价值判断,而是一个基于行业现实和自身情况的理性战略选择。对于我们来说,坚定地走“严肃买卖”的道路,意味着我们可以更专注于业务健康度,不被资本市场的短期情绪所绑架,从而构建一个更扎实、更可持续的商业闭环,我们不需要用“资本故事”的标尺来衡量我们“严肃买卖”的身材。

行动启示:把公司当成一个严肃的生意来经营,将“健康的利润和现金流”作为公司运营的第一要务,并围绕它来配置资源和评估业务。计划十一后重新梳理一下我们现有的业务布局中,哪些是真正贡献利润和现金流的“买卖”?哪些是为了“故事”而存在的(比如,是否在不计成本孵化博主、做不赚钱的业务线)。

2. 融资的艺术:最好的时机,是你“不需要钱”的时候

张颖分享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他说:“最好的融资阶段,就是你不需要有前期准备地跟潜在投资人的交流,才是最有意义的交流。因为你不经意的都能释放出那种‘老子无所谓’的自信。”

这听上去好像是说“不需要准备”,但紧接着又强调了做足案头工作的重要性。这其实并不矛盾,我理解这是一个因果关系:那种“不经意”的自信和从容,恰恰来自于你背后无人看见的充足准备和公司健康的业务基本盘。不是在表演“我无所谓”,而是真的有底气。

不做“随性融资”:大多数创始人在融资上花的时间,80-90%都是在浪费。原因在于没有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

建立你的“大名单”: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调研,列出所有潜在的投资方(包括产业资本、地方政府、个人LP等)。研究他们过去一年的投资案例,判断他们是否还有钱、是否还在投你的赛道,避免成为别人“Window Shopping”的免费行业顾问。

变“交易”为“交流”:在现金流健康的时候,主动与“高概率”名单上的投资人建立非交易性的联系。让他们了解你,跟踪你,在你真正需要启动融资时,沟通效率会指数级提升。

行动启示:即便我们不主动追求融资,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份战略“大名单”。把与外界资本的交流,看作是获取信息、建立连接、储备未来可能性的方式。

3. CEO的第一性原理:对自己诚实

作为一号位,你对自己的求真其实是一切的基础。

张颖认为,很多创始人非常勤奋,但做的决策正确率却低于一半,根源就在于无法对自己诚实。

如何做到诚实?他给了一个量化标准:75%看数据,25%看感觉。

数据是最好的镜子:公司的核心数据是变好还是变坏,是骗不了人的,比如人员、收入、利润、亏损等情况。要定期、诚实地审视它们,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印象里。如果数据在持续变好,那70-80%就说明走在正确的路上。

感觉是对未来的判断:剩下的25%,来自于你对团队、合伙人、行业和自己的反思。

行动启示:建立一个公司的核心数据仪表盘,每月与合伙人进行一次“求真会议”,只谈数据和事实,不谈感受和借口。诚实地面对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结语:

张颖在分享中提到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很多人在非常的勤奋,非常的努力,用自己这种勤奋与真实能力,在把过去时代红利与运气给予他的财富快速亏光”。

在当下这个时代,这或许是最值得警醒的。对我们 MCN这类公司而言,最大的机会或许不在于追赶下一个风口,而在于回归常识,做一个健康的、盈利的、对自己诚实的“严肃买卖”。

当投资泡沫退去,今天,才是真正考验创始人的最好时代。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