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涨30倍,新易盛实控人37亿高位套现,"易中天"三巨头年内减持超60亿
图片系AI生成
10月9日晚,光模块龙头新易盛(300502.SZ)披露询价转让结果:实控人高光荣以328元/股的价格,通过询价转让向机构投资者出售1143.07万股(占总股本1.15%),套现37.49亿元。
此次询价转让价格下限不低于发送认购邀请书之日(2025年9月30日,含当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此间新易盛股价一度逼近400元大关,正值历史性的顶点,本次机构认购倍数2.6倍,初步已有16家机构高位接盘,引发市场热议。
这意味着“易中天”三巨头进入全面减持周期,高光荣单次套现规模就已超过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年内减持总额之和。而此前2022年至2023年期间,他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1099.49万股,套现约5.79亿元。水面以下,2023年3月15日至4月11日期间,高光荣还通过家族信托2号账户及个人华泰证券账户,违规转让了1.42%的股票。今年2月被证监会以“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罚没3149.86万元。
过去一个月中,在戴维斯双击下暴涨超过30倍的CPO板块初步显露放量下跌的态势,这场由实控人领衔的减持热潮或将加剧板块资金的博弈趋势。
去年“暗度陈仓”卖飞,今年高位套现,重要股东连续11个季度减持
公告显示,新易盛控股股东高光荣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1143.0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转让原因系自身资金需求,主要用于支持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前沿科技投资。
10月9日询价申购情况显示,经向机构投资者询价后,初步确定的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328.00元/股,远超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以此估算,高光荣本次拟转让股份的价格约为37.49亿元。
图源:公司公告
参与报价及申购的机构投资者家数有29家,合计有效认购股份数量为2926万股,对应的有效认购倍数为2.6倍。公司表示,本次询价转让拟转让股份已获全额认购,初步确定受让方为16家机构投资者,拟受让股份总数为1143.07万股。
目前,高光荣持有新易盛约7344.54万股,占总股本的7.3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担任董事长职务。其与持股7.13%的第二大股东、总经理黄晓雷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新易盛。若本次转让顺利完成,高光荣的持股比例将降至6.24%,低于黄晓雷的持股比例,从而由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第二大股东。
新易盛Q2十大股东
除此之外,前任董事 LO JEFFREY CHIH(2020 年卸任)作为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投资人,曾为海外市场拓展作出贡献,但其自 2022 年第四季度以来已连续 11 个季度减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从 2022 年三季度末的 4.98% 降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的 2.5%,其中仅 2025 年二季度便减持 0.26% 的总股本。
以当期收盘市值计算,该部分减持股份价值超8亿元。持续减持下LO JEFFREY CHIH也从第三大股东降至2025年Q2的第四大股东。
2023年至今,新易盛高管共计进行了42次减持操作,且自2022年以来,高光荣也在“暗中”多次减持公司股份。2024年12月,高光荣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等行为被立案调查。最终证监会对高光荣没收违法所得949.86万元,并处以2200万元罚款。
“易中天”全线减持,CPO见顶了吗?
行业层面,"易中天"三巨头正同步上演撤退大戏,年内中际旭创与天孚通信股东的密集减持次数已经高达20次,总金额23.01亿元。
其中,中际旭创总计减持14.24亿元,减持方包括第五大股东苏州云昌锦等多家合伙企业、ITC INNOVATION LIMITED以及股东王晓东(部分减持单价超400元);天孚通信主要由实控人朱国栋减持8.77亿元,完成减持后其持股比例降至6.99%。
截至10月10日收盘,新易盛股价报345.8元,较上月高点已回撤近10%,市场对CPO赛道的分歧正在加剧,近期调整显著,出现高位放量下跌。
基本面上,经营指标未有实质性变化。由于下游英伟达、谷歌、Meta、亚马逊、微软等客户资本开支暴涨,光模块企业业绩均维持高位。产能上,新易盛年化产能1520万只,2025上半年销量695 万只,其800G LPO模块是英伟达H20芯片首选配套产品;中际旭创预计2026年产能达到1200万只,800G产能60万只,占据英伟达光模块采购量的60%市场份额。
三家公司存货对比
存货方面,中际旭创Q2存货由Q1的78.19亿元增至91.68亿元,新易盛由54.65亿元增至59.44亿元,天孚通信存货由5.44亿元降至3.65亿元,变动不大。
三家公司净利润变动
毛利率上,中际旭创毛利率由一季度的36.70%提升至41.49%,主要受益于800G及1.6T光模块的放量;新易盛毛利率由48.66%小幅降至46.64%,主要由于代工业务结构调整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天孚通信毛利率由53.05%降至49.38%。
AI集群应用爆发之下,2024年Q4,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四家公司合计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9%,达到706亿美元。据中信建投统计,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和谷歌四家企业的资本开支合计达958亿美元,同比增长64%。预计2025全年四大巨头合计资本开支还将同比增长37%,至3055亿美元。
在美国芯片政策尚未出现显著变动的背景下,行业底层订单、采购节奏仍相对稳定,这类“兑现型减持”或被市场视作风险释放,第三轮资金博弈已经启动。(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黄田)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