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半年考”:营收净利双增的“假象”?多项风险指标亮红灯?
(来源:明见局)

上半年,该行利息净收入为156.46亿元,同比增长22.13%,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54.94%。
2025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同步增长,取得了阶段性经营成果。
不过,在这一积极表现的背后其当前经营中仍面临一些需要关注的课题,例如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压力、资本充足率的优化空间、不良贷款的潜在变化,以及监管层面的合规提示等,这些情况对其“高质量发展攻坚年”目标的推进形成了一定挑战。

上半年经营中的核心问题及数据表现
从营收增长动力来看,利息净收入发挥了主要支撑作用。
据南京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营业收入达284.80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幅为8.84%。
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56.46亿元,同比增长22.13%,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54.94%。
不过,当前增长结构仍存在可完善之处。非利息净收入的增长态势相对平缓,叠加息差的长期调整,反映出该行业务多元化发展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具体来看,据南京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非利息净收入128.34亿元,同比下降4.26%,在营收中的占比同步下滑6.07个百分点。
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阶段性调整,该项收益从上年同期的43亿元调整至17.14亿元,同比降幅为60.13%,其在非利息净收入中的占比也从32.08%降至13.36%。
此外,中间业务的增长节奏也需关注,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债券承销收入同比减少24.24%,从6.86亿元调整至5.21亿元。
而息差的长期调整,也为盈利水平带来了一定挑战。据南京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历史数据显示,作为银行利润重要支撑的净利差已连续多年呈现调整态势,2021年末至2024年末从1.73%降至1.64%,2025年6月末进一步下滑至1.63%;净息差的调整趋势相对更明显,从2020年末的2.25%降至上半年的1.86%,五年间累计变化0.39个百分点。
在银行业整体息差调整、信贷需求变化及金融业降费的行业背景下,南京银行的盈利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均低于行业均值
资本充足率方面呈现持续调整态势,风险防控相关指标的优化需予以关注。
据南京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3.63%,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1.07%,较2024年末减少0.05个百分点,较2023年末下降0.33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7%。
对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行业数据,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58%、12.46%、10.93%,南京银行三项指标均低于行业均值,资本补充的需求相对突出。
与此同时,反映资产盈利效率的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至0.92%,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巩固。
资产质量层面,部分指标出现细微变化,经营过程中需重视潜在的结构性风险。
据南京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至0.9%,虽增幅较小,但结构性风险仍需关注。
其中,损失类贷款金额从上年末的40.99亿元增至47.28亿元,占贷款金额比重从0.33%升至0.34%。
分行业来看,教育行业不良率为10.14%,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不良贷款金额达19.91亿元,需针对重点领域做好风险管控。
个人贷款领域,风险指标呈现一定波动,相关风险防控工作需持续加强。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不良率升至1.43%,较上年末增长0.14个百分点。
细分品类中,住房抵押贷款、消费贷款不良率均有上升,个人经营性贷款在规模下降的同时不良率略有波动,仅信用卡业务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
此外,作为风险抵御重要保障的拨备覆盖率从上年末的335.27%降至311.65%,下降了23.62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仍需重点推进。

上半年监管罚单情况及发展展望
监管层面,2025年以来南京银行收到了多次监管警示,反映出该行内控管理仍有需完善之处。
据江苏证监局公开信息显示,1月,江苏证监局指出其基金托管业务在职责设置、岗位配置、人员资质及流程标准等方面存在待优化事项,具体包括内控稽核部同时承担投资监督和稽核管理职责、未设置专门信息披露岗位、个别核心岗位人员不符合从业经验要求、投资监督标准与流程不完善等,最终被出具监管警示函并要求限期整改。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苏金罚决字〔2025〕32 号)显示,7月,该行因监管统计指标计量准确性有待提升,被处以70万元罚款。
半年内,业务操作、信息报送及统计计量等环节先后出现需规范的情况,提示该行合规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
对南京银行而言,2025年是深化新五年战略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
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双增长为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业务结构、资产质量、风险抵御能力及合规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持续改进的深层课题。
下半年,如何应对息差调整带来的压力、改善非利息净收入表现、补充资本储备、做好不良风险化解工作,以及进一步筑牢合规管理基础,或是影响其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效果的核心任务。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