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发行频现千倍超额认购 上市首日破发率创九年新低 港股打新市场沸腾
|
◎记者 唐燕飞
近期,港股打新市场沸腾。10月9日,港股新股金叶国际集团暗盘一度涨超800%。金叶国际集团此次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逾9030倍,成为港股史上超额认购倍数最高的新股。
金叶国际集团的火爆申购是今年港股打新的一个缩影。截至10月9日,港股市场年内共有69只新股上市,其中大行科工、长风药业、布鲁可、银诺医药-B、蜜雪集团5只新股网上发行认购倍数均超过5000倍。同一时期内,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降至24%以下,创下九年来新低。
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表示,新经济明星股的集聚效应与市场流动性的显著改善,共同推动了本轮港股打新市场的活跃。此外,8月4日,港交所关于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新规正式生效。这一规则也对平衡投资者结构、提升新股定价效率有一定作用。
新经济公司IPO频现千倍认购
无论是从新股供给数量还是从市场投资热情来看,今年港股IPO市场的活跃度和热度都远高于去年同期。
截至10月9日,港股市场年内共有69只新股上市,其中44只新股网上发行认购倍数超过100倍。去年同期,港股市场共有48只新股上市,其中20只新股网上发行认购倍数超过100倍。
10月8日,呼吸疾病治疗赛道新星长风药业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较发行价上涨161%。长风药业在招股阶段获得了6698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超额认购11.7倍。此前,国内折叠自行车行业龙头大行科工获得了7558.4倍的公开发售有效认购倍数。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的新股多集中在以医药生物、先进制造、智能消费等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新经济领域。医药生物领域打新最受追捧,银诺医药-B、诺辉健康、中慧生物-B、维立志博-B网上发行有效认购倍数分别为5342倍、4133倍、4008倍和3495倍。先进制造领域,双登股份、天岳先进也引发市场热烈认购,网上发行有效认购倍数分别为3876倍、2809倍。
一名港股市场投行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机构与散户打新主要聚焦于代表未来产业方向、具备“硬科技”壁垒和长期确定性的核心资产。特别是一些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的上市,显示了资产的稀缺性,激发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
打新热潮与新股分配机制有关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近期新股动辄几千倍的超额认购倍数,或与这些公司的股票分配机制有关。
金叶国际集团本次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逾9030倍。招股书显示,金叶国际集团此次IPO发行1亿股,其中公开发售部分为10%,即1000万股,国际配售部分为9000万股。
“金叶国际集团公开发售部分仅占10%,这与港股市场8月4日生效的IPO规则有关。公开认购部分,港交所允许新上市申请人选用机制A或机制B,作为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的分配机制。机制B下,引入新的机制选项,要求发行人事先选定一个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比例,下限为发售股份的10%(上限为60%),并无回补机制。”天爱资本投资总监杜先杰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杜先杰认为,金叶国际集团最终选择了10%的公开发售比例,这一结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尤为值得关注。一方面,公司本次集资规模相对有限;另一方面,港股打新市场资金极为充裕,较低比例的公开发售份额面对庞大的申购需求,客观上加剧了股票的“稀缺性”,很可能导致超额认购倍数高企。
此外,新股市场的火热,也与港股IPO结算平台FINI有关。2023年11月港股市场正式启用FINI后,投资人只要预缴公开招股中可获配发最高股数的金额,而无须为超额认购的金额冻结全部资金,这提升了投资者的打新热情。
上市首日破发率创九年来新低
今年港股打新赚钱效益明显。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年内上市的69只新股中,共有49只上市首日收涨,4家收平,16家收跌。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低于24%,为2017年以来新低。
部分新股的高回报率颇为亮眼。截至10月9日,自上市以来,西普尼累计涨幅达457%,健康160累计涨幅达250%,中慧生物-B累计涨幅达280%,云知声累计涨幅为164%。
今年港股打新市场“高胜率、高回报”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港股市场流动性与投资情绪的实质性改善。近期,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随着今年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港股新消费、互联网、创新药等板块结构性行情持续活跃,企业赴港IPO意愿高涨。与此同时,港股流动性环境改善也是新股活跃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港股主板日均成交额明显高于2024年与2023年同期,南向资金大幅涌入更是成为港股市场资金面的主力。
不过,上述港股市场投行人士提醒,港股新股超额收益可能随着上市时间而递减,即短期内涨幅过大会出现回调。最终新股股价表现将更多地取决于其业绩兑现能力与长期成长性。
责任编辑: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