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电协同,“东数西算”绿算底座背后的数智力量

2025年10月09日,20时37分54秒 科技新知 阅读 1 views 次

“绿电+绿算”=“东数西算”零碳化。

走访完三大运营商落地青海的绿电智算融合项目之后,我粗略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

其背景是,我国算力总规模已稳居世界前列,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建设,不仅是贯彻“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算电协同,“东数西算”绿算底座背后的数智力量

图源: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智算融合示范园“橙色机房” 唐辰拍摄

早在2021年5月,我国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2022年初,我国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部获批,并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近5年平均增速近30%,2024年底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位居全球前列,算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特征鲜明。

新华社评论称,算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下称“绿算”)是我国高质量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的一个缩影。

我也注意到,当前有多项政策明确指向数据中心绿色节能。例如,“东数西算”工程将绿色化作为三大建设原则之一,推动东西部协同优化;《“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硬性指标: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需低于1.3,绿电使用率显著提升。

PUE值,即能源使用效率,是衡量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一个关键指标。指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PUE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

这也意味着,利用绿色电力(下称“绿电”),类似水电、风电、光伏等零碳能源,驱动数据中心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算力产业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是“东数西算”与“双碳”战略融合的重要路径。

换句话说,绿电绿算是“东数西算”的新引擎,其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手。在它的推动下,一批超大型绿电绿算融合项目在西部拔地而起。

运营商各自发力,打造青海绿电绿算融合样板

青海,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94.6%、70%,均居国内首位。其中,绿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达77%。

资源禀赋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青海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建设高效低碳、集约循环的绿色数据中心,承接东部地区中高时延业务需求,推动形成“1(西宁-海东核心集群)+2(海南、海西集聚区)+N(其他市州县)”的绿色算力基地发展布局。

截至2025年7月,青海省已建在建标准机架约19万架,已建成标准机架使用率超90%,服务器上线率接近100%,已建成智算超算规模超1.5万PFLOPS(即PetaFLOPS,是衡量计算机浮点运算能力的标准单位,表示每秒执行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下同),预计2025年实现机架规模和算力水平“双翻番”。

作为青海“绿电绿算”融合战略落地的中坚力量,中国移动(下称“中移动”)、中国联通(下称“联通”)、中国电信(下称“电信”)三大运营商发挥着引领作用,各自打造出算电协同发展的标杆和样板。

中国移动青海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下称“示范基地”),是青海移动按照“3+7+X”布局重点建设的三大核心数据中心之一。项目完成后,将具备超过3000PFLOPS的算力规模,并预留扩展至十万卡级算力集群的能力,可高效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需求。

算电协同,“东数西算”绿算底座背后的数智力量

图源:中移动青海公司 唐辰拍摄

基地采用全栈绿色技术,风光储一体化供电、余热回收等方案,以“绿色能源+智能算力”为核心,依托液冷、智能母线、间接蒸发冷却等技术,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低碳排放,实现PUE值低于1.2。

青海移动政企客户部总经理陈亮表示,示范基地立足西北,辐射全国,推动形成“算力供给—数据应用—产业孵化”一体化生态,深度融入青海“1+2+N”绿色算电融合发展布局,助力打造绿电直供及算网、算电协同的一体化智算示范园区。

在绿色算力发展方面,青海移动持续聚焦投资国产化算力,推进国产化模型孵化。同时,绿电智算数据中心也正在建设,旨在不断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提高国产化算力性价比,为国产化模型孵化、国产化应用开发提供绿色算力孵化土壤。

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智算融合示范园(下称“示范园”),在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方面,以“绿色电力、绿色算力、绿色金融”为核心路径,成功实现“零碳”示范——其创新采用“风光储充+算力中心”协同调度管理模式,通过光伏、风电、储能互补供电,年均可为算力中心提供约1000万度安全稳定的零碳绿电,实现100%绿电消纳,从能源源头筑牢绿色算力根基。

算电协同,“东数西算”绿算底座背后的数智力量

图源: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 唐辰拍摄

青海联通绿算公司总经理饶润祥称,示范园的核心目标是打造绿电直供、算网融合、算电协同的一体化智算综合园区,建设成为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的大型绿色算力基地。

他重点提及,示范园微电网项目全容量并网后,已成为一个集技术验证、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工程。

如在示范价值上,该项目既是“零碳算力”的典范,带来显著的环保效益,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同时,它也成功验证了多能互补与智能调度技术,成熟度已达实用级别。

在节约成本方面,项目通过绿色电力直供、储能削峰填谷、减少市电购入等智慧调度方式,实现整体电费降低近20%,同时充电设施还可带来额外服务收益,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发展同样具有良好经济可行性。

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下称“数据中心”),其已成为青海省"3+8+X"算力布局的核心节点,为200余家单位提供算力服务。该数据中心有两项创新,一是打造全国首个100%清洁能力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标杆,二是全国首个大数据中心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智慧供应系统示范样板。

算电协同,“东数西算”绿算底座背后的数智力量

图源: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 唐辰拍摄

作为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标杆,该项目通过100%清洁能源供应实现“零碳”运营,运行一年累计减碳量约30万吨。数据中心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供应系统,结合自然冷却技术与余热回收设计,将PUE值控制在1.2以下。

青海电信绿色算力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金惠瑛对我表示,作为青海算力的牵引者,青海电信一直在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创新。比如,加快了5G网络的覆盖和升级,为算力中心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持。

她还介绍,数据中心的创新点和竞争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绿色算力的深度优化。虽然青海已经有清洁能源的优势,但如何在技术上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仍然是未来的重点;

二是应用场景的拓展,算力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如何与行业结合,像在AI、自动驾驶、医疗健康等领域,谁能更快地找到落地场景。

助力“东数西算”打造绿算底座

分地域来看,西部地区作为“东数西算”核心算力承接区,也是环境脆弱区,双碳要求更高。青海运营商结合绿电资源特性优化供电方案,提升绿电应用占比,进一步强化绿色属性,契合“东数西算”对高效节能的要求。

从青海来到张家口,由中明能源集团开发建设的中明张家口智算中心,是“东数西算”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的关键项目,也是距北京一小时可达的首个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总规划算力超5万P,位列国内首批万卡万P算力集群之列。

在这里,以高端算力为主的异构多元结构可以支撑万亿级参数的大模型训练使用,高效支持京津冀区域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进行大模型训练、训推一体等先进技术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打造高端算力的同时,该智算中心同样重视绿色节能,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算力资源为核心,通过“绿色电力和智能算力协同发展”的产业模式,达成“双碳”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再来到“东数西算”工程南部的韶关集群,来自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实时需求都在这里得到实时响应,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移动粤港澳(韶关)数据中心。

它是粤港澳地区规模首屈一指的数据中心,总投资56亿元,规划建设4栋数据中心、2栋动力中心及1栋算力运维中心,部署3.2万个标准机架,今年6月已投产1.6万标准机柜,并已吸引首批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入驻。

在极致节能方面,数据中心依托间蒸空调与AI调优系统的协同应用,在华南气候条件下,将PUE控制在 1.25 以下,达到国家A级数据中心标准。

该数据中心通过为粤港澳大湾区构筑坚实可靠的绿色算力底座,助力韶关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算产业集聚区,并辐射整个华南区域的互联网IDC需求。

总的来看,在“东数西算”这一国家工程的大地图上,不同区域的数据中心项目在绿电绿算融合上的布局,各有侧重。但背后站着一个共同的合作伙伴,那就是中兴通讯

在分享青海移动在绿色节能方面的亮点举措时,陈亮称,示范基地在AI“智”冷方面,使用中兴通讯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充分利用自然冷的同时,依据室外气象条件智能切换制冷模式。

同时,400KW模块化间蒸空调的各制冷模块,相互独立又协同工作,实现弹性制冷,最大程度降低机械制冷能耗。

这是中兴通讯在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中,利用自身核心技术方案,突破高海拔数据中心的性能挑战,实现设备稳定运行的一个切面。

实际上,作为一位得力的合作伙伴,也是“东数西算主力军”,中兴通讯已经为该战略落地,前瞻性地提供了充足的炮弹,包括全场景技术方案、全模块产品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交付能力。

并且,其围绕中、西、南部区域产业需求,以“EPC总集成、核心产品供应、定制化方案”为核心角色,在不同项目中呈现出的差异化场景适配能力,助力三大运营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打造绿色算力底座。

简单来说,中兴通讯助力“东数西算”核心枢纽节点打造绿算底座,有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即,采用行业最全的系列预制化、模块化方案构建“绿色算力走廊”,提供从咨询规划,到集成交付的端到端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满足从超大规模到微小场景,从新建到改造的数据中心低碳快速建设。

图源:青海电信“数据中心”配电室 唐辰拍摄

由点到面,“东数西算”背后的数智力量是战略落地的柱石,为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了样板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在算力载体绿色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900万标准机架,液冷、算电热碳一体化、预制模块化、智能化运维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数据中心设计、建设、运维全生命周期。

在和饶润祥的交流中,当得知青海联通示范园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将园区从一栋楼,改扩建成占地近100亩的绿色数据中心,并将扩建成1000亩的“算力牧场”时,我不禁感慨这是青海绿算产业的“联通速度”。

他也着重提到,这离不开中兴通讯等合作伙伴的支持。而这投射出的正是,在“东数西算”战略快速落地的背后,产业上下游紧密协作,共同用数智力量推动行业转型。

参考资料:

新华社,《绿色算力“算”出发展新机遇》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