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黄金涨破4000美元大关,国内金饰克价突破1160元
10月8日上午,现货黄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持续创新高,年内涨幅超52%,COMEX黄金也已突破4000美元关口。
随着国际金价近日大涨,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水涨船高。截至发稿,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涨至1165元/克,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为1162元/克。


黄金为何不断创新高
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危机持续、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多次降息预期增强,以及全球多个地区地缘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近期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部分投资机构对金价的后续走势仍然保持高度乐观。高盛将2026年12月金价预估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先前预估为4300美元。预计2025年和2026年各国央行的黄金净购买量将分别平均为80吨和70吨,因为新兴市场央行可能会继续通过增持黄金来实现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多元化。
瑞银近期发布报告称,黄金市场目前倾向于看涨行情,预计到2026年年中金价将升至4200美元/盎司。瑞银认为,美元走弱、央行大举购买黄金以及ETF投资增加等因素对金价构成利好,同时建议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为5%左右。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提醒,短期内的金价走势难以预测,也未必会带来明显的投资收益,不建议个人投资者秉承黄金短线炒作的心态投资黄金。但从长期来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金价市场化以来的数十年间,美元金价的平均年回报率约在8%左右。在其看来,应将黄金作为一种正确的投资避险工具,根据不同的诉求,按照比例在资产分配中配置黄金。以平衡型的投资者为例,资产组合中保持5%到10%左右的黄金投资配比是比较合适的。
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7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告诉记者,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存在不可替代的优点,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我国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在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战术操作不会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也不会改变。
不过,庞溟也提到,9月黄金储备环比增加4万盎司,低于近几个月环比增加6万到7万盎司的水平,显示出央行继续在优化储备结构、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和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标间取得动态平衡,以更好地进行投资组合流动性管理、规避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对冲其他类别金融资产波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记者,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涨幅明显扩大。由此,9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
他进一步指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事实上,在金价迭创新高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央行增持黄金的节奏整体呈现放缓态势。2025年1月至9月,央行增持黄金储备量依次为16、16、9、7、6、7、6、6、4万盎司。
展望未来,王青判断,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中黄金的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未来需要继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天天基金网)